2011届哈九中高三物理高考二轮模拟试卷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86686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哈九中高三物理高考二轮模拟试卷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届哈九中高三物理高考二轮模拟试卷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届哈九中高三物理高考二轮模拟试卷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届哈九中高三物理高考二轮模拟试卷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届哈九中高三物理高考二轮模拟试卷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哈九中高三物理高考二轮模拟试卷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哈九中高三物理高考二轮模拟试卷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哈九中高三物理高考二轮模拟试卷十2011-05-04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 )A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m的结论C根据F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m1m2D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

2、系数G的大小15. 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权,即只要其中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提案就不能通过。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票或弃权时输入“l”,提案通过输出为“l”,通不过输出为“0”,则这个表决器应具有的逻辑关系是 () A与门 B或门 C非门 D与非门16. 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1/4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为F1,甲对斜

3、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 )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C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 DF1缓慢减小,F2不变17.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先期到达灾区的武警战士利用千斤顶解救了大量压在废墟的群众。图示为简易千斤顶示意图,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预制板顶起当预制板刚被顶起时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然后预制板将缓慢被抬起。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两臂支持力大小均为1.0105NB此时千斤顶对预制板的支持力为1.0105NC若继续摇动手把,千斤顶对预制板的支持

4、力将增大D若继续摇动手把,千斤顶对预制板的支持力将减小1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栓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A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开始时用手托住B,让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B物体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B. 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C. A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B物体重力做功与弹簧对A的弹力做功之和D. A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细线拉力对A做的功19. 如图是电熨斗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金属片上层金属的

5、膨胀系数小于下层金属B常温下,上下触点接触;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发生弯曲使上下触点分离C需要较高温度熨烫时,要调节调温旋钮,使升降螺丝下移并推动弹性铜片下移D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20.在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扫描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其扫描原理如图所示.图形区域内的偏转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在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使屏幕上出现一条以M点为中心点的亮线PQ,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应是( )21.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一个带负电的物体沿水平方向的绝缘天花板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设为t = 0)起,电场强度从E0均匀增

6、大。若物体与天花板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电场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电场空间和天花板平面均足够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t = 0之前,物体可能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向右匀速直线运动B在t = 0之后,物体做减速运动,最后要掉下来C在t = 0之后,物体做减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直到停止D在t = 0之后,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5题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2(共4分)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调整游标卡尺两侧脚间距离,主尺和游标的位置如图

7、所示,此时卡尺两脚间狭缝宽度为 mm;若要狭缝宽度调到0.20mm,应使游标上除0刻度线外第_条刻度线与主尺上表示 mm的刻度线对齐。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23.(共11分)电源的输出功率P跟外电路的电阻R有关。如图所示,是研究它们关系的实验电路。为了便于进行实验和保护蓄电池,给蓄电池串联了一个定值电阻R0,把它们一起看作新电源(图中虚线框内部分)。新电源的内电阻就是蓄电池的内电阻和定值电阻R0之和,用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用E表示。 写出新电源的输出功率P跟E、r 、R的关系式: 。(安培表、伏特表看作理想电表)。 在实物图中按电路图画出连线,组成实验电路。 表中给出

8、了6组实验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在方格纸中画出P-R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知,新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约是 W,当时对应的外电阻约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U(V)3.53.02.52.01.51.0I(A)0.20.30.40.50.60.724(14分)“太极球”是近年来在广大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A、B、C、D位置时球与板间无相对运动趋势。A为圆周的最高点,C为最低点,B、D与圆心

9、O等高。设球的重力为1N,不计平板的重力,忽略平板与球间的摩擦力。求:小球在C处平板对小球的弹力比在A处的弹力大多少?设在A处时平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F,当小球运动到B、D位置时,为维持小球的匀速圆周运动,板与水平方向需有一定的夹角,试求出与F的关系,并作出-F的关系图象。25.(18分)如图,两光滑导体框ABCD与EFGH固定在水平面内,在D点平滑接触,A、C分别处于FE、HG的沿长线上,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上;导体棒MN质量为m,置于导体框上与导体框良好接触,以速度v沿BD方向从B点开始匀速运动,已知线框ABCD及棒MN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线框EFGH电

10、阻不计。求:导体棒MN在线框ABCD上运动时,通过MN电流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为维持MN在线框ABCD上的匀速运动,必须给MN施加一水平外力,用F(t)函数表示该力;导体棒达D点时立即撤去外力,则它还能前进多远(设EF、GH足够长)?35. (3-5模块) (15分)(1) 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部分只有四条谱线,一条红色一条蓝色两条紫色,它们分别是从 n = 3、4、5、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红色光谱是氢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产生的;B蓝色光谱是氢原子从n = 6能级或 n = 5能级向 n = 2能级跃迁时产生的;C从

11、 n = 6 能级向 n = 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比从 n = 6 能级向 n =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低; D若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1 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原子从 n = 6 能级向 n = 2 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辐射将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2)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置于足够大的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01,板上最左端停放着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的电动小车,车与木板的档板相距L5m,车由静止开始从木板左端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经时间t2s,车与挡板相碰,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电动机的电源切断,车与挡板粘合在一

12、起,求:试通过计算说明,电动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木板能否保持静止?试求出碰后木板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题号1415161718192021选项22. ; ; 23. 24.25.35.(1) (2)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选项ABADABDBCDBC22. 0.65;4,4; 1.50023. 如图所示:(1.01.1);R5.0 (由P-R关系图线可得)24. 设球运动的线速度为,半径为R, 则在A处时 (2分)在C处时 (2分)由 式得(4分)在B处不受摩擦力作用,受力分析如图则(4分) 如图(2分)25. 设某时刻棒MN交线框于P、S点,令PS长为l,则(其中2vt =

13、l ) 此时电动势E = Blv MN左侧电阻 MN右侧电阻 则 故:I=因导线框ABCD关于AC对称,所以通MN的电流大小也具有对称性,所以当l = 0时,电流最小值当l = 时,电流最大值设MN到达A的时间为t0,则t0=,到达D点用时2t0,当0tt0时,得: 代入F=BIl得:F =当t0t2t0时,将代入得: 代入F=BIl得:导线框进入矩形磁场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取任意t时间有: 35(1)C(2)设木板不动,电动车在板上运的加速度为a0 由L 得此时木板使车向右运动的摩擦力 木板受车向左的反作用力木板受地面向右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板不可能静止,将向左运动 设电动车向右运动加速度,木板向左运动加速度为,碰前电动车速度为,木板速度为,碰后共同速度为v,两者一起向右运动s而停止。对电动车 对木板m+M)gMa2 FF又 解得 两者相碰时,动量守恒 根据动能定理:解得:S0.2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