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865637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三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三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三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三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三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三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三语文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文档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山东省高三冲刺模拟(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遴选甘霖猫腻匿名信孛戾玉米饽饽B贲门喷雾酤酒紧箍咒谬论未雨绸缪C羞赧牛腩裸官脚踝骨怠工百战不殆D觊觎城隅荟萃大杂烩鹰隼卯不对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肿胀 杂沓 凯旋门 谈笑风声B辩析 卑怯 天然气 一筹莫展C陷阱 更叠 圣诞节 黄粱美梦D仲裁 和蔼 文抄公 一副对联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4月18日上午,济南和泰

2、安交界地区的森林发生火灾,截至当天16时,火灾尚未得到控制。由于风势较大,火势仍在 。 为官 ,勤政爱民是评价每一位领导干部德行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心中用来衡量领导干部的一把重要标尺。 非强制规定, 在总统大选即将到来之时,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纷纷公开报税记录。A漫延 廉政 虽然/但是 B蔓延 廉政 即使/但C蔓延 廉正 尽管/但 D漫延 廉正 因为/所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B记者在售楼部看到,该楼盘优惠均价为5200元/平方米,但前来售楼部看房的人凤

3、毛麟角,大多数人在索取资料后便匆忙离开了。C山东旅游注重文化与旅游结合,精心打造“好客山东”品牌,“孔子从这里诞生”“泰山在这里崛起”等品牌应运而生,异彩纷呈。D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征兵微博”的开通,不仅有助于增强征兵宣传效果,还有助于相关部门随时了解群众的建议,整治违反征兵纪律的现象。B随着股票的上市,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身价达到近3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C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

4、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D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

5、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从中展示

6、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像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就是通过对故乡一些自杀个案的追踪采访、记录和反思,指出巨大的医疗负担和尖锐的家庭关系,仍是威胁中国农民生存尊严的重要因素。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

7、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换句话说就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像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以作家自己“卧底”传销组织的亲身经历,鲜活演绎“传销”这颗社会毒瘤之所以屡除不灭的缘由。而李天田的相亲记则通过自己的相亲经历,揭示了各类婚介机构的隐秘内幕,对人们的道德伦理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此外,像韩石山的既贱且辱此一生、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

8、子等作品,在追忆自我成长经历的同时,不断追问历史深处的沉重与诡异。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6关于“非虚构写作”,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理论上讲,“非虚构写作”应该涵盖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从发表的作品实际看,它又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B“非虚构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

9、析和思考,表现出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C与传统的“纪实文学”相比,“非虚构写作”记叙的事件可以是不完整的,所表达的主题也不一定是宏大的。D在纪实过程中,“非虚构写作”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有时也会有一定的感性抒情和诗性怀想。7下列对“非虚构写作”价值的认识,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写作”能够激发当代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改变他们蛰居书斋进行想象性写作的习惯。B“非虚构写作”能使作家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调查,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C“非虚构写作”使作家不再仅仅凭借媒介资讯和既往经验的惯性来了解社会,进而克服作品“不接地气”的问题。D“非虚构写作”能够让作家通过对

10、历史或现实的细致观察和分析,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观化的、现场直击式的介入是“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作家的有效思考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呈现来达成的。B作者举李天田的相亲记为例,意在揭示各类婚介机构的隐秘内幕,对人们的道德伦理提出尖锐的质疑。C因为“非虚构写作”追求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强调彰显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因此艺术性难免受到影响。D从“非虚构写作”的内容来看,既有来自历史的,也有来自现实的,甚至有的还来自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报燕王书望诸君(即乐毅)乃使

11、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窃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先正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使臣为亚卿。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遗教而骤胜之遗事也,娴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

12、莫径结于赵矣。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

13、之江。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节选自古文观止报燕王书)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报:回复B今王使使者数之罪数:数落,列举C不以官随其爱爱:喜欢D故受命而弗辞辞:拒绝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察能而授官者渔父见

14、而问之曰B今王使使者数之罪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C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其若是,孰能御之D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1下列句子全部用来说明乐毅“敢以书对”原因的一组是( )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顾反命,起兵随而击齐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A BCD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怕惠王身边的人不了解先王之所以容留臣下的道理,就写了这封信,书信词真情切,富有感染力。B乐毅认为圣明国君是“功立而不废”,而“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含蓄表达对贤圣之君及“蚤知之士”的景仰,实则含蓄批评燕惠王。C乐毅得燕昭王之恩遇,但却不为燕惠王所赏识。惠王取代其兵权,还有加害责难之意,故乐毅愤而奔赵,欲说赵伐燕。D本文铺张排比,气势不凡,同时也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阐释了君臣正道、用人原则、功名俸禄等原则问题,可谓遣辞精当婉曲,柔中带刚。第卷 (共114分)四、(2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