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861511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_企业文化个人总结 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 岁月在不经意中消逝,随着岁月消逝。这一阶段的工作又将过去。我们在新一阶段工作来临前对这个阶段的工作做个总结。作好总结,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那么工作总结我们毕竟该如何才能写好它呢?为此,我从网络上为大家细心整理了建设企业文化电力企业工作总结.,欢迎您参考,盼望对您有所助益! 在当今时代,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制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加快进展的最经济有用的战略资源,已被大家普遍认可。但是,如何实现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邹县发电厂企业文化建设状况,试从

2、搭建企业文化落地平台、确保企业文化落地实效、夯实企业文化落地基础等三方面浅析企业文化的胜利落地。 一、营造“两个环境”,搭建企业文化落地平台。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邹县发电厂建厂以来,不断吸取儒家文化养分,紧跟时代进展脉搏,秉承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国际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形成了以“竞和”为品牌的邹电文化。 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先后经受了“拼搏”文化、“争先”文化、“竞和”文化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一个时期的企业文化阶段,该厂都留意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中,使文化力气发挥出了强大的凝心聚力作用。 企业文化萌芽时期的“拼搏

3、”文化。从建厂到1989年,在当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山东省建设的首台30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和生产筹备任务特别繁重的大背景下,企业提炼形成了“团结拼搏,求严务实,爱厂爱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作为该厂企业文化的雏形,这16字精神象集结号,曾很多次呼唤职工们自愿跑到厂里“抢险”奉献;220千伏升压站电压互感器因质量问题发生爆炸,干部职工不约而同地奔向事故现场乐观投入抢修。 企业文化进展时期的“争先”文化。从1990年到1999年,随着四台30万、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建成投产,邹县发电厂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最大的也应成为最好的”成为企业干部职工的剧烈要求和奋斗目标,“争先”文

4、化提炼形成。这期间,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日臻完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党群工作都走在了电力行业前列。企业相继荣获山东电力首家平安文明生产创水平达标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一流发电企业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成熟时期的“竞和”文化。从XX年至今,企业站在落实.、构建和谐企业的战略高度,在仔细学习领悟华电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具有“竞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思想上的突破,先进理念的引领,卓越精神的激扬,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制造力,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特殊在百万机组建设过程中,“共建和谐工地、打造百万精品”、“品牌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口号,将各参建单位、全部参建者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为工程

5、建设营造了和谐凝聚、上下同欲、乐观向上的内外部施工环境。两台百万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29个月零20天,机组投产后的各项指标和参数都达到、超过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助推文化落地。邹县发电厂的“竞和”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识别系统、分支文化、文化品牌和企业故事四部分内容。企业识别系统又涵盖了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环境识别和听觉识别五部分内容。在工作生活中,企业注意通过企业领导人宣讲、组织企业文化学问竞赛、利用影视宣扬、组织培训班和厂歌大赛等形式,使职工对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注意结合经营管理重点提炼分支文化。XX年年发布平安文化,20xx年发布廉洁文化,目前

6、,经营文化和检修文化正在提炼整理之中。 作为.的细胞,邹县发电厂乐观履行.责任,投身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爱护、公益事业等,树立邹电的“竞和”品牌。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了一、二期废水深度处理系统,真正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对4台30万机组和2台60万机组分别进行了节能、脱硫技术改造;新投产的两台百万机组更是采纳了新技术、新材料,全厂8台机组实现了全脱硫运行。公益事业方面,自XX年以来,在抗击“非典”、救助海啸灾区、“慈心一日捐”等活动中,企业捐赠各类善款超过百万元,被授予XX年年度“中国电力行业最具.责任感企业”。特殊在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后,该厂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7、,先后四次为灾区捐款,捐款总额近三百万元,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执中政和”的品牌内涵。 企业还擅长从文化进展的三个阶段,从邹电人的长期实践和广阔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提炼与企业同存共荣的人物故事和事迹,并整理成百万礼赞、奏响生态和谐新乐章、飞跃颠峰、耕耘盼望等一系列企业故事,编辑印发“竞和”文化系列丛书、举办“竞和”文化论坛等活动,在职工中大力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二、通过“三个转变”,确保企业文化落地实效。 杰克韦尔奇曾这样评价改造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假如想要列车再快10公里,那只要加大马力就可以;但要想让车速提高十倍,就必需得更换铁轨。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

8、的转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进展。”邹县发电厂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环境,从未放松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律的探求,通过转变不适应企业进展的文化模式,保持了企业高度的弹性,时刻布满着创新与活力。 一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向管理文化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问题。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不是在企业管理之外重起炉灶,再搞一套管理体系,而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状着手,通过民主治企、奖评激励、监督约束、训练培训等各种管理措施,将企业的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融合在一起,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全厂的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跳出政工部门“单打一”的操作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化目标管理、经济文化一体化

9、运作的新路子。该厂乐观推动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厂务(政务)公开管理体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真正把敬重职工、信任职工、关怀职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广阔职工充分感到了同在一个大家庭的暖和。每年开展一项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增加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三德”训练、“职工素养工程建设年”、“管理创新年”等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级联动”效应,党支部负责宣扬发动、制度措施、组织落实,党员带动广阔职工乐观参加,活动的扎实有效、有声有色,使文化力切实转变为生产力,有力推动了企业中心工作开展,促进了各项指标的逐步改进和管理的

10、不断提升。 二是通过企业管理从阅历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两张皮”问题。建设企业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启发企业经营者们的文化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规范融入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使无形的经营管理变为有形的文件管理。为此,邹县电厂一方面抓好设备治理和环境治理,改革与健全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断改进提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逐步形成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岗位责任化。另一方面,注意职工的素养训练,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塑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消遣活动,潜移默化地实现了阅历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由党委主导向党

11、政共同主导、行政主要负责转变,解决了企业文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实现改革进展和稳定,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企业文化必需要借助行政的力气加以推广落实,真正实现“软”文化的“硬”约束。邹县发电厂充分熟悉到,经营管理是行政的职能,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主体同样是行政的,作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既应当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企业经营者的主导作用。该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领先做到由单一的思想训练向提高人的整体素养转变;由“说教式”向符合心理规律的“诱导式”、“解惑式”转变;由单一说教向思想训练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约束

12、转变。每年年初,厂党委、厂部与各部门签定责任制承包合同,把企业文化建设与行政工作一起部署、检查和考核,每月考核兑现,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考核的经营责任制包保体系。正是通过企业主要管理者熟悉并充分发挥文化力的作用,运用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企业行为中这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不断深化进展。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邹县发电厂于XX年和XX年年分别被山东省和华电集团公司命名为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竞和”品牌的企业文化成果分别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特等奖和山东省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创新成果奖。 三、夯实企业文化落地基础,做到“三个必需”。 管理是企业永恒

13、的主题,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追求的不变目的。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措施之一,最终是为企业创效服务的。 首先,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需落在战略重点上。企业最终的竞争是文化的较量,是文化力的竞争。而企业进展战略最核心的就是经营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管理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需与企业可持续进展的战略相融合,围绕战略进展目标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培育企业的文化力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协调进展。 “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质量,三流企业靠价格”。邹县发电厂作为华电集团旗下最大的电厂,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在进行了企业文化的理念设计和宣扬落实后,正着手企

14、业文化的评价诊断等工作,力求实现企业文化的完善与提高。同时,注意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在分析企业文化建设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把握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全局、战略的高度,实现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与企业文化的完善融合。在企业进展新的征程上,提出了“大而强,和而亲”的进展目标,既包含了企业的现实属性,又升华到精神层面,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热闹响应,成为全厂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 其次,企业文化的“落地”必需落在经营管理上。邹县电厂注意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平安生产等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了以平安生产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平安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

15、立了以状态检修为主、方案检修为辅,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分别的设备管理模式为主的设备管理机制;建立了科学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领先在电力系统完成了“三标一体”贯标认证;建立了以“双向纳入、技能培训、绩效考评、动态管理、薪酬安排”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营造了敬重学问、敬重人才、敬重劳动、敬重制造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职工的乐观性和主动性;建立了完善的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邹电特色的“三级联动”效应,凝聚了全厂干部职工力气,推动企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第三,企业文化“落地”必需落在关键环节上。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班子,而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和

16、经营理念直接打算了企业的进展方向。在邹县发电厂,企业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抓手,形成了“培训是职工最大福利”、“大培训”等理念,塑造了独特的培训品牌,成为了华电集团公司人才培育和培训的重要基地。党委中心组每月的集中学习雷打不动,把党的重要理论、上级决策部署作为学习重点,并广泛学习法律、科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学问,把科学理论转化为促进企业进展进步的理论成果。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开展“家庭助廉”训练活动、坚持廉政训练例会召开制度、重大传统节日设立廉政监督岗、把廉政训练课堂搬进监狱等,搭建了家庭训练、内部训练、外部训练“三个平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上下联动的惩防体系共建局面。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它不仅意味着一粒种子成长为大树,更体现了一棵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