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只错一点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851164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人只错一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每人只错一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每人只错一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每人只错一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每人只错一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每人只错一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人只错一点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责任,一个沉重又轻松的话题-和我分享每人只错一点点每人只错一点点,当我读完这本小书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萦回脑际的是一个关于责 任、细节、执行的让人回味良久的真实故事。当这本书在同事中传阅的时候,公司的公告牌 上赫然写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人只错一点点以一个发人深省的沉船故事为引子,向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责任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环大西洋”号海轮是条性能先进的船,但在一次海难中沉没了,21名船员全部遇难。当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望着平静的大海,救援人员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时有人发现 救生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

2、,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上面记载着从水手、大副、二副、管轮、电工、厨师、医生、船长的留言:有的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用来照明,有的是 发现消防探头误报警拆掉没有及时更换,有的是发现救生阀施放器有问题把救生阀绑了起 来,有的是例行检查不到位,有的是值班时跑进了餐厅??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发现火灾时,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 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是每人只错一点点”的错误酿成了船毁人亡的悲剧! 读完这本小书,我们仿佛看到那21名船员在苍茫的大海上,在 环大西洋”号海轮里,在自责,在叹息,在惊恐,在挣扎 ??掩卷沉思,

3、想到的是 细节”和 责任心”两个词,是对细节 的疏忽,是责任的缺失,才酿成了这一船毁人亡的悲惨一幕。虽然他们只是错了一点点,或 许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一点点,但无论环大西洋”号在当时是多么先进、多么坚固,却无奈于那一点点错误。在书中作者溶解了古今中外的智慧,那些浪漫的寓言、真实的故事、扎实的调查都准确地告 诉我们:什么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责任、忠诚、协作、奉献。这 些熟悉的名词绝不是空泛和无用的,它和真、善、美一样恒久和重要。这些经常被我们忽略 的,却恰恰是最重要的。它永远是我们工作的内动力,这些品质的缺乏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最 严重障碍。事实上,一份权威的调查显示

4、,我们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专业技能,而85%却来自于良好的工作态度。 如果我们拥有了上述的四种品质,就会告别举步维艰的困境;如果我们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最坚实的财富!不管将来我们会遇到有多少挑战,它们都是驶向理想之岸的最棒的舵手。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责任无论是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 部门,还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员工,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有句古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充分说明古今中外对责任、对细节的关注和看重。当前,企业管理进入精细化管理时 代,公司就是细节”的论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实、做好,越 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个企业能否避免出现沉船

5、”的命运,关键在于企业从上到下每个人能否始终如一,认真负责地做好身边的小事,管好身边的小事。真正杜绝每人只错一点点” 切实做到,凡是规章制度都不折不扣地执行;凡事都具备强烈的责任感, 树立角色责任意识,不给自己留隐患,不给自己留退路,不给自己找借口;凡是工作都真正实现精细化操作,自 动自发,养成一种习惯,培育一种品格企业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应该认真吸取每人只错一点点”的教训,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慎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以你漏我堵,你缺我补的主人翁责任感处处盯问题,时时查隐患,认真把好每一个岗位、每一 个环节的关口,确保零违章零差错,确保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你愿不

6、愿意,我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不管你逃不逃避,工作 的欢乐和苦恼总是紧紧萦绕着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无庸置疑,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在工作中得到历练,我们都希望经过耐心的守侯径直走入快乐的殿堂。当我读完这些文字,我发现 它轻松,因为工作原本就没有那么复杂;它真诚,因为它是在你我心间流溢的话;它睿智,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告因为它经历了思考和实践的锤炼;它洞察我心,指出了我的不足 诉我解决的方法-坚决杜绝 每人只错一点点”。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转载)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门前立着一块高 5米宽2米的石头,上面密 密麻麻地刻满葡萄牙语。那是关于责任的、让人心情沉重的真实故事。 下面就是石头上所刻的文字内

7、容。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 洋”号海轮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 地发着求救的摩氏码。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 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 纸条,12种笔迹在上面这样写着: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 子写信时照明用。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 说了句“这个台灯底座轻, 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 将救生筏绑

8、在架子上。二水戴维斯:离港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 绑牢二管轮安特耳: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锈蚀,心 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 查报告。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 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 要求换新的。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 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 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阀合上,

9、没有查明原因。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 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 晚上会餐。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 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 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 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 大错。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在一条高速公路上, 一位司机面对烧焦的货车失声痛哭,原来,天气炎热,轮胎长时间在灼热的路面上行驶起火燃烧,而他拿出的灭火器早已失效。同样在一条公路上,一年青小伙在开车时捡掉在脚边的手机,致使车辆撞上护拦,车上的女友当

10、场甩出致死,追悔莫及的他跪在女友身旁万念俱灰。这是笔者刚在电视里看到惨不忍睹的场面, 其结果令人扼腕叹息, 如果没有意外,司机也许 早已平安到达,年青小伙也将拥有一段美好浪漫的爱情。 然而一个不经意的疏忽,造成了无 法挽回的悲剧!有人会觉得这些事情是偶然,但事实上往往是这种偶然的失误,构成了事故的根 源。唯其小,不易发生,人们才常常容易放松警惕,让隐患有了发展的机会。迈克尔舒马赫作为F1车坛最伟大的车手,倍受观注。前不久,当他在日本铃 鹿赛道向第八个,也是退役前最后一次向总冠军发起最有力冲击之时,引擎的爆炸使一切努力化为泡影,让亿万车迷泪流满面。其罪魁祸首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 的排气阀。如今,安

11、全早已是企业的重要环节,安全制度愈来愈严密,但仍不免有百密一疏 的时候。“环大西洋号”海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四十多年前的一天中午,巴 西海顺远洋公司“环大西洋号”发生火灾事故,当巴西海顺远洋公司的救援船赶 到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已经沉没了。救援队员最终从船员留下的字条上 明白了这艘先进的船为什么会在没有风浪的情况下沉没的原因:水手甲私买台灯回来后,并没有人制止这件事,同事找他时又随手把台灯打开;负责安全巡视的 人又漏掉了这个正在肇事的房间。 实际上,由于底座太轻,开着的台灯在船只的 颠簸中掉到了地上,在地毯上点燃了第一个火苗;然后,火苗慢慢爬上桌腿、桌 布、床单房间过热,电路烧断,出现

12、跳闸;电工却对这个重大的危险信号习 以为常,问也不问就随手把闸合上;因为房间里的消防探头被拆掉了,新的尚未 安装,所以无法报警,火苗静悄悄地肆虐着;焦糊的气味传了出来,三管轮闻到 了,就直接打电话给厨房;厨房觉得没问题,却没有一个人追究不良气味从何而 来;下午几乎所有人员都离开岗位,去了厨房;晚上,医生放弃了日常的巡检, 就放弃了发现问题的一个机会;就连值班的电工也私自离岗! 当大火被发现时,着火的房间已经被烧穿,水手区的门被绑死了,怎么也进不去, 消防栓锈蚀打不开,无法灭火,闭门器和救生筏被牢牢绑住,无法逃生。而这些问题船长在此前根本没有发现,因为他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 报告。最后是船长的话:火势已无法控制,船在倾斜,船上全是火。每个人都仅仅错了一点点,却酿成了船毁人亡的惨剧。巴西海顺远洋公司,以此 为戒,四十年来不再有一次海难事实证明,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一点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而成的。 我们不能因 其琐碎、微小而掉以轻心,反之唯有以严谨认真的态度,防患于未然,才能最大 限度的消灭事故隐患,构筑牢固的安全屏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