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4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85100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4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4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计划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

2、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

3、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4、: 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第三单元热: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

5、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

6、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五、基本措施: 、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

7、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小学教学计划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51班有学生7人,学生的学习态

8、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前任数学老师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班的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习中懒惰思想严重。2、不太会抓重点,学习方法不当,不懂得灵活运用,学习成效不高。 3、学习习惯有待改进。4、老师采用上课提问、下课辅导、指导监督等方法提高其学习成绩。 因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显著的着意教给其学习方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大多数同学需要家长配合。同时用“一帮一”促使其尽快把学习赶上来。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

9、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分数除法、长方体(二)、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统计、总复习。 2、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4)使学生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

10、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课时(2)长方体(一)7课时(3)分数除法

11、 10课时 (4)长方体(二)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8课时 (6)百分数 1课时 (7)统计 5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

12、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升、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研修计划 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贯彻“新课标”的实践中力争上游,抢占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继续开展“提问反思”的小课题研究。每天上课前三

13、分钟仍然坚持:提问三分钟。每周坚持完成一次“提问反思集”的作业,装订成册,在班级传阅,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互相学习、相互提升的目的。 2、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评比”、“每月上课之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

14、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五、潜能生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加强与家长的配合

15、,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小学教学计划篇3 一、班级同学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人。从上学期教学和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对基础知识、概念、定义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也有部分同学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同学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 1、思想教育要求: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