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晋书王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85027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晋书王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晋书王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晋书王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晋书王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晋书王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晋书王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人也。世寒素。父铨,历阳令,少好学,有著述 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未就而卒。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 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建兴中,过江,丞相军谘祭酒涿郡 祖纳雅相知重。纳好博弈,每谏止 之。纳曰:“聊用忘忧耳。”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 则以言达其才,故否泰不穷也。当今晋未有书,天下大乱,旧事荡灭,非 凡才所能立。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夷成败皆在耳目,何不述而裁之! 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 急就章,犹行于世,便为没而不朽。当其同时,人岂少哉?

2、而了无闻, 皆由无所述作也。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易称自强不息,况国史明乎 得失之迹,何必博弈而后忘忧哉”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道,力不足也。” 乃上疏荐隐。元帝以草创务殷,未遑史官,遂寝不报。太兴初,典章稍备,乃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令撰晋史。豫平王敦功, 赐爵平陵乡侯。时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 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窃写之,所闻渐广。是后更疾隐,形于言色。预 既豪族,交结权贵,共为朋党,以斥隐,竟以谤免,黜归于家。贫无资用, 书遂不就,乃依征西将军庾亮于武昌。亮供其纸笔,书乃得成,诣阙上之。 隐虽好著述,而文辞鄙拙,芜舛不伦。其书次第可观者,皆其父所撰;文 体混漫义不可

3、解者,隐之作也。年七十余,卒于家。隐兄瑚,字处仲。少重武节,成都王颖举兵向洛,以为冠军参军,积功, 累迁游击将军,与司隶满奋、河南尹周馥等俱屯大司马门,以卫宫掖。时 上官已纵暴,瑚与奋等共谋除之,反为所 害。 晋书列传五十二注军谘祭酒涿郡:军谘祭酒是官名,涿郡是地名。芜舛不伦: 杂乱无类。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不交势援势援:后盾,这里指权贵谙究:熟悉、探究B. 西都旧事多所谙究C. 旧事荡灭荡灭:扫除、消灭,这里指失传D. 游宦四方游宦:远离家乡周游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故君子疾没世而无闻青,取

4、之于蓝,而青于蓝B. 以斥隐,竟以谤免,黜归于家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 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D. 时上官已纵暴,瑚与奋等共谋除之,反为所害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2. 下列对原文说明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建兴年间,王隐渡过长江来到江南,丞相军谘祭酒、涿郡的祖纳非 常赏识看重他,王隐和他的谈话也可以直言不讳。B. 王隐认为晋代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加上时局不够太平,史事资料也 多有丢失,但只要有志有才的人才能在著述史书方面有所建树的。C. 王隐认为祖纳成长于繁华的都市,并且拥有较为丰富的官场经历, 耳濡目染了诸多胜败兴衰之事,具备了著书立说的许

5、多优越条件。D. 王隐继承父亲遗志,潜心修学,博闻强识,官至著书郎,后来虽遇 挫折,但他依旧矢志不移,坚持著述,终成心血之作,成为一代知名的史 学家。13. 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小题5分,共10分)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故否泰不穷也。其书次第可观者,皆其父所撰;文体混漫义不可解者,隐之作也。7. 【答案A】A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判断标志是“也”; B项,状语后 置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被动句。8. 【答案C】A项,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B项,古义,指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C 项,古今同义,均为“没有礼貌,不

6、用礼节对待”。D项,古义,指牛体的 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9. 【答案入】例句中,兄”修饰“事”,是名词作状语; A项,“岁”, 名词作状语,“每年”。B项,“王”,使动用法,“让称王”。C项,“履”,名词作动词,“踩、踏”。1)项,“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10. D (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11. A (A都表转折,却;B介词,因为;介词,把C介词,向;表被动D 表被动;介词,替)12. D (文章中并没有说王隐成为一代知名的史学家)13. 古人逢遇良机,就以建功立业贯彻自己的主张;未遇良机,就以著 书立说显示自己的才华,因此无论好运坏运都是不会困厄的。依序可读的,都是

7、他父亲所撰写的;文体杂乱意思不好理解的,就是王 隐的大作。附文言文翻译王隐,字处叔,是陈郡陈地人。世代寒微位卑。父亲王铨,曾任历阳 令,年少好学,有著述的志向,常私下记录晋朝政事及功臣事迹,未完成 就去世了。王隐坚守儒者素质,不结交权势,博学多闻,继承父亲遗业, 对西都旧事多有探究。建兴年间,渡过长江,丞相军谘祭酒涿郡的祖纳非常赏识看重他。祖 纳喜好博弈之戏,(王隐)每次劝谏阻止他。祖纳说:“聊以忘忧罢了。” 王隐说:“古人逢遇良机,就以建功立业贯彻自己的主张;未遇良机,就 以著书立说显示自己的才华,因此无论好运坏运都是不会困厄的。现今晋 还没有史书,天下大乱,旧事失传,(史书)不是一般人所能

8、创立。您年 少成长于繁华的都市,又因仕宦游历四方,耳闻目睹华夏成败兴亡之事, 何不著述记载!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 学篇,史游作急就章,还流传于世,便是人虽逝而著述永存人间。 当他们同时代的,人难道少吗?可都已了然无闻,就是因为他们无所著述 啊。因此君子病逝却无所闻,易称自强不息,何况国史明示得失之史 迹,何必靠博弈之戏而借以忘忧呢。”祖纳喟然感叹道:“不是不喜欢你 所说的道理,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于是上疏荐举王隐。元帝因政权 刚刚建立,事务繁多,还未来得及设立史官,于是此事被搁置起来不被通 过。太兴初年,典章制度稍稍完备,于是就召王隐以及郭璞担任著作郎, 让他们编撰晋史。

9、豫平王敦功,赐爵平陵乡侯。时著作郎虞预私下编撰晋 书,可他生长在东南地区,并不了解中朝的事情,多次拜访王隐,并且 借王隐所著书私下抄录,所知渐多。此后更加嫉妒王隐,言辞间多有流露。 虞预是豪门贵族,又结交朝中权贵,同为朋党,排挤王隐,最终王隐因为 遭诽谤而免职,被罢黜还家。家贫无可资用,史书于是难以写成。后到武 昌投靠征西将军庾亮。庾亮为他提供纸笔,书才得以写成,呈送朝廷。王 隐虽然喜好著述,但文辞浅俗拙劣,杂乱无类。依序可读的,都是他父亲所撰写的;文体杂乱意思不好理解的,就是王隐的大作。七十多岁,在家 中去世。王隐的哥哥王瑚字处仲。年少习武,成都王颖起兵进军洛阳,任他为 冠军参军,因战功累升迁游击将军,和司隶满奋、河南尹周馥等一起屯驻 大司马门,以保卫宫掖。当时上官已肆意暴虐,王瑚与满奋等共同谋划除 掉他,反而被他所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