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随笔心得10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850278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育随笔心得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体育教育随笔心得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体育教育随笔心得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体育教育随笔心得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体育教育随笔心得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育随笔心得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育随笔心得10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育随笔心得10篇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体育教学的 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托尔斯泰以 前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一、巧设悬念诱兴趣二、诱导探究激兴趣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潜力及创新 精神,是体育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务必思考到 学生透过多种途径(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 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就应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 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

2、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 活动,激发探究体育知识的兴趣。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 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三、研讨释疑增兴趣学生透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 题。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怎样去做, 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争论不休。此时,教师只要给以恰当 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 辩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 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 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

3、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 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 程,优化体育训练,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用心开展体育活动课,充分 调动学生用心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 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 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 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潜力。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 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 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

4、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透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 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 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 教师务必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 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 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 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道 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的投掷的教材第一次课的要

5、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 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透过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 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同一教 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 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小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体操等多种 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 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理解为主 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 田径教材的“跑”,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 增加教材的趣味性。三、根据儿童

6、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 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 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到达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 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到达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 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 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既用 “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

7、”具有无声 的语言,更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 据具体状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 学目的。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学生基本队列的练习,使他们了 解并掌握正确的身体姿态以及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今天新授的游戏名称是我是小司机,一说这个游戏名字,小朋友 们都很有兴趣。老师问,“爸爸是怎么开车的”小朋友都很有经验的做起 开车状,嘴巴还滴滴嘟嘟的、开了起来。简单的介绍了游戏内容,最主要 是要学会看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的时候需要变速,如果不看信 号灯,警察叔叔就会过来敬礼,拿出驾照,扣分了。介绍完了游戏规则,那就要开始游戏了。来

8、到了宽阔的操场上,给小 司机们设置了一个情景,去儿童公园玩喽!小司机们看到绿灯就飞快的 “开车”,看到黄灯了,慢慢的减速,红灯的时候马上能停下来,嘴巴还 说,“眦”!刹车了。每次开车前都设置不同的情景,“小司机们”总是很兴奋的开着“车”,飞驰在“马路”上。不知不觉中,看到小司机们满头大汗。游戏 在“小司机”的汗水结束了。反思:我是小司机的游戏很贴近幼儿生活,小朋友们都非常熟悉 小司机的任务,所以进行起来也非常的顺利,同时,孩子们的参与度也很 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大家都很认真的看信号灯,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真正 的司机,如果违反了交通规则,警察叔叔就真的看会来扣分了。都说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是的,在

9、这个游戏中,看到了每个孩子都 有参与进来,看到开心的笑脸就知道,他们在游戏中学到了平时过马路或 者开车等都需要看信号灯,保护自己,也保护了别人。遵守交通规则,人 人有责。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全面成长。体育课正 是学生展示鲜活个性,迅速获取成就感的大好舞台。为此,体育课务必让 学生在掌握动作和技能的同时也得到快乐。然而,学习的快乐也有层次之分。学生对体育课相对宽松的组织和对 体育活动本身的原发性快乐是较低层次的;而对体育课构成自觉习惯,主 动透过锻炼身体来寻求快乐是较高层次的;只有为促进身心健康,透过意 志努力,全面增强体质去从事各种锻炼,甚至构成了以苦为乐的信念,才 是体

10、育的最高层次的快乐。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就是要让学生的快乐不断“晋级”。这就要求教师务必把握好教学双边关 系中“导”的作用,在导德、导思、导法、导向之时,不忘了导趣。例如 有的同学在体育活动中兴趣单一,发展不够全面,致使体育教师就要向学 生展示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魅力,启发、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 学习过程中,掌握运动技巧,体会运动的快乐,这样才能更全面有效的训 练学生的肌体,增强运动技能的储备,挖掘学生的身心潜能,为终身体育 夯实基础。体育教学之快乐,就应是双向的。在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 也应是快乐的、简单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师 生情

11、去相互感染,使教学气氛热烈而又理智。如果教师的课上得很累,很 死板,那么,这样的课绝不能算是好课。须知,在给学生“松绑”之际,便是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自由快乐之 时。前段时间,我们班来了四个外籍学生,她们是新加坡南洋女中赴苏浸 濡学习团的成员,她们在星海学校将跟班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体育课也 不例外。这天下午第二节课是这些新加坡女中学生来校后的第二次体育课。铃 响后,我们都集中在操场。这时天公却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我略作 思考,便改变计划(为避免学生淋雨着凉),宣布本堂课在体育馆进行乒乓 和羽毛球训练。话毕,同学们都欢呼雀跃地涌向体育馆,一时间馆内热闹 非凡(还有其他班的学生在运动)。照例,

12、我穿梭在一组组打球的学生中, 指点动作,规范要领;大家都很放松,也很悠闲,还有七八个女生因场地 限制在场边看着聊着,我赶紧催她们到场边作运动,但效果不是很好,也 许是馆内人太多的缘故,施展不开,我也就随她们去了。不一会,我注意到四个新加坡女生拿着羽毛拍走出了门,心想她们肯 定是去放松偷懒了,不管了,内外有别么。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我环顾场 内未见她们四人身影,我想该把她们召回了。于是来到门口,刚想张口发 令,却嘎然而止,只见两位女生(卓惠盈和李美洁)在细雨中打着羽毛球, 更让我惊讶的是她们在进行的是高远球对打练习(比较正规的练习),只见 一个奋力把球抽向对方身后不同落点,另一个透过步伐快速移动、

13、左右开 弓把球送到前者头顶上方,伴随着呼呼的抽球声,羽球在空中飞行了十几 个来回,有板有眼的模式就像是我们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在上训练课。此时, 我觉得操场上很静,虽然不远处有男同学踢足球、打篮球传来的呼喊声, 但是我耳中那呼呼的球声和广式英语的加油声是那么地强烈;不知是雨水 还是汗水,随着她们轻巧的身体转动甩向四周。我问我自己,她们是女中 学生吗从她们盯着羽球那专注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一种东西,那是什么, 我说不清楚。我疑惑着回到了体育馆下课铃响了,我和学生们一齐走出了体育馆,此刻操场上的学生都朝 着通向教学区的小桥涌去,我也低着头,顺着跑道,在蒙蒙细雨中赶向办 公室。突然,我看到眼前不远处有一双

14、脚,逆行迅速向我靠近,我不由自主 身体向旁一侧,抬头,一个带着眼镜的,不是很高的女生掠过我身旁,我 顺着她的背影望去,跑姿很一般,两臂摆动肘部略带外展,还有点撅臀, 显然是一个普通学生在跑步。我调头继续走路,快到桥边时我又看到她一 圈过后朝我跑过来,我顺口打招呼式地说:“跑完了”“还有六圈。”边 说边抬腕看了看表,又是那种外来汉语,又是我不很熟悉的新加坡女学生。 我脚步停了下来,从她身体反应我决定,她至少已跑了4-5圈,雨中跑 5000米(我们的操场是400米标准的田径场),没有老师规定要求,她一 个普通学生,进行5000米跑,没有经过长期锻炼是一般学生无法承受的, 尤为可贵的是,她在锻炼过程

15、中的目标意识以及所承受的心理和情感上的 历练将是她一笔重要的成长财富,我的思维顿时凝固了。我一向看着她跑完,看着她并不很累的样貌,便同她交谈起来。她告 诉我:她“叫林若双,小时候身体弱,父母就带她到家附近的体育场去看 别人锻炼,慢慢自己也参与跑步,此刻几乎天天要跑5000米,大约在30 分钟左右跑完。”我问她:“跑步对身体有好处吗”她说:“很好,不怎 样生病。”“跑步对学习有帮忙吗”“不觉得,平时每一天上完课就想睡 觉。学校下午2: 30放学,我回家先睡一会,就去家附近的体育场跑步, 我们学校没这么好、这么大的操场。”她还告诉我另外一个叫黄莉恬的同 学,是她们学校田径队练铁饼的;在我们学校,放

16、学后班上很多同学都参 加各类体育兴趣锻炼,卓惠盈和李美洁就是羽毛球俱乐部的(还有参加艺 术类、文学类的),学校固定体育课每周一节,1小时”。她们的言 语很朴实,丝毫没有大道理,其实她们本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女中学生,同 我们的同龄学生没有两样,但是两者对体育的理解、态度和方式方法却是 截然不同的,这种差异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还无法 推断。然而,有一点我能想象,她们两者对终身体育观念的构成的效果是 不同的,换言之,她们今后对用心的生活方式构成的态度也将有差异,目 前彼此父辈之间体育锻炼意识的差异就是一个明显的佐证。我们期望培养 我们的学生能有用心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那决不该是说教所能做 得到的,它需要载体具体落实实施,体育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途径。新加 坡南洋女中学生的体育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体育精神,一种学生阶段务 必培养的精神 用心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目前,在学校中正推行新课程标准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