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85004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灰化过程 脱硅富铝化过程 等电点 土壤质地 土壤肥力 FC 硅铝比率 土壤呼吸土壤通气性 阳离子交换量 潜性酸 黄化作用 土壤比重 BSP 活性酸 凋萎系数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1、在森林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脱硅富铝化过程可发生在( )条件下。A高温少雨 B低温多雨 C高温多雨 D低温少雨2、在森林土壤形成过程中,SiO2在土体亚表层残留的过程是( )。A粘化过程 B灰化过程 C钙化过程 D白浆化过程3、土体内盐基大量流失,铁铝相对富积的过程称为( )。A粘化过程 B灰化过程 C钙化过程 D富铝化过程4、富含有

2、机质的土层是( )。A A层 B B层 C C层 D D层5、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叫做( )。A最大吸湿量 B最大分子持水量 C田间持水量 D凋萎系数6、小麦的凋萎系数在下列土壤中最大的是( )。A砂土 B壤砂土 C壤土 D粘壤土7、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分为多种形态,其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水分形态是( )。A气态水 B固态水 C膜状水 D毛管水8、有效水含量范围最大的土壤是( )。A 石砾土 B砂土 C壤土 D粘土9、土壤空气组成特点是氧气少、二氧化碳( )和水气饱和。A多 B少 C较少 D最少10、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盐基离子可以被代换到土壤溶液中供植物吸收利用。下例正确的代换方式是(

3、)。A等离子价代换 B等离子代换 C正负电荷代换 D不对等代换11、酸性土和碱性土淹水后,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规律是( )。A酸土更酸,碱土更碱 B均无变化 C均向酸方向发展 D均向中性发展12、土壤容重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孔隙)土壤的( )。A烘干土重 B风干土重 C湿土重 D自然土重13、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理想的土壤结构体是指( )。A粒状 B团粒状 C块状 D片状14、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结构体的形成的物质是( )。A胡敏酸 B富里酸 C有机酸 D 无机酸15、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养分有效化的物质是( )。A胡敏酸 B富里酸 C木质素 D

4、单宁16、适宜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土壤酸碱性环境是( )。A 碱性 B中性 C 酸性 D 强酸性18、在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土壤带谱的排列正确的是( )A砖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B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C砖红壤、红壤和黄壤、暗棕壤、棕壤、黄棕壤、棕色针叶林土D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砖红壤、红壤和黄壤19、在北亚热带的土壤垂直带谱中排列正确的是( )。A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 B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C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 D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20、土壤与大气候、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叫做

5、( )。A地带性分布 B非地带性分布 C隐地带性分布 D地域性分布2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脱硅富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的土壤是( )。A棕壤 B黄棕壤 C褐土 D红壤22、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粘化过程的土壤是( )。A灰化土 B棕壤 C黄壤 D红壤23、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 )A 暗棕壤 B黄棕壤 C 黄壤 D 砖红壤三、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25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1、在各种植被下,土体表层都进行着有机质的聚集过程,一般说来,有机质的聚积过程包括( )。A腐殖化 B矿质化 C斑毡化 D泥炭化 E 富营养化2、土壤自然成土因素

6、包括( )。A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形 E 时间3、下述内容中属于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特点的有( )。A快速反应 B慢速反应 C可逆反应 D不可逆反应 E 无反应4、在下述阳离子中,属于盐基离子的有( )。A A13+B Ca2+C Mg2+D Na+E H+5、能引起土壤酸性的离子有( )。A H+B Ca2+C Mg2+D A13+E Na+6、土壤中的酸碱缓冲体系包括( )。A碳酸盐体系 B 交换性阳离子体系 C有机酸体系 D铝体系 E硫体系7、土壤耕性包括( )A 耕作阻力的大小 B耕作质量的好坏 C宜耕期的长短 D根系穿插孔隙质量E土壤分散的程度8、土壤结持性包括( )。A粘结性

7、B涨缩性 C压板性 D粘着性 E塑性9、有机质在厌气条件下分解的特点包括( )。A分解慢 B分解不彻底 C常产生有机酸 D释放的养分多 E 分解彻底10、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质在好气条件下分解产物的有( )。A CH4B H2C NO3D SO2E H2S11、在通常的土壤pH值范围内,土壤腐殖质胶体( )。A带净电荷为正 B带净电荷为负 C净电荷为零 D能吸附大量阳离子E能吸附大量阴离子12、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具有的作用包括( )。A营养库的作用 B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C生物的支撑作用D雨水涵养作用 E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13、下列土壤种类中属于水平地带性分布的土壤有( )。A棕壤

8、 B山地棕壤 C山地暗棕壤 D黄棕壤 E黄壤14、黄棕壤成土特点包括( )。A淋溶作用 B粘化作用 C弱富铝化作用 D黄化作用 E强富铝化作用15、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和盐基养分的生物学富集的土纲是富铝土纲,包括的土类是( )。A红壤 B黄壤 C砖红壤性红壤 D砖红壤 E燥红土16、半淋溶土纲的成土过程主要是土壤脱钙与积钙同时进行,并且有明显的有机质积累。包括的土类是( )。A褐土 B灰褐色森林土 C 暗棕壤 D棕壤 E黄棕壤17、淋溶土纲的成土过程表现为彻底脱钙、明显的盐基淋溶和土表的有机质积累。包括的土类是( )。A棕色针叶林土 B灰色森林土 C暗棕壤 D棕壤 E黄棕壤18、土壤空气与

9、大气成分之间的扩散方向一般是( )。A 大气CO2向土壤 B土壤CO2向大气 C大气O2向土壤 D 土壤O2向大气E没有差异四、判断改错(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并改正。)1、 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这两种过程应有严格的区分。但是在自然界中,这两种过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 )2、脱硅富铝化过程大多数发生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土壤或旱生森林土壤形成过程中。 ( )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富集养分、选择性吸收调整元素比例、生物固氮等促进肥力的提高,生物小循环还使土壤中的元素得到重复利用。 ( )4、土壤胶体既有带正电荷的交换点,也有带负电荷的交换点,但通常带正电

10、荷的交换点占绝对优势,所以,常说土壤带正电。 ( )5、同一种土壤的交换性酸度大于其水解性酸度。 ( )6、土壤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潜性酸决定着土壤的总酸度,活性酸与潜性酸是土壤胶体交换体系中两种不同的形式,它们之间没有截然界限,可以互相转化。 ( )7、土壤中的主要氧化还原体系是氧体系和有机体系,土壤含氧高,则土壤的Eh值低;土壤含有机质高,特别是新鲜有机质高,Eh值就高。 ( )8、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越强,耗氧越多,土壤的Eh值越高。 ( )9、土壤有机质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常把有机质含量作为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 )1

11、0、人类对土壤的影响也具有两重性。利用合理,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利用不当,就会破坏土壤。 ( )11、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壤肥力包括水、肥、气、热四大因素。( )12、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土壤肥力包括水、肥、气、热四大因素。( )13、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黄壤或黄棕壤。 ( )14、土壤垂直带谱由山下向山上的排列规律,类似于基带土壤向低纬度水平方向的排列规律。 ( )15、前苏联的土壤分类制进行土壤分类的着眼点是气候和植被,而美国的土壤分类制则是以诊断层作为分类的依据。 ( )16、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是暗棕壤。( )17、

12、黄壤的脱硅富铝化作用相对较红壤强。 ( )18、除灰化土外,由北至南,随土壤地球化学过程强度的增高,粘土矿物的成分和结构愈来愈变得简单。( )19、土壤趋于酸性是森林土壤的共性之一。但在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及相应的成土过程下,各类土壤的pH值有它的取值范围。总的规律是,南北两端酸性最强,处于中间的则酸性变弱,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大致呈现“”型。()20、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1、简述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关系。2、什么是阳离子交换作用,影响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阳离子交

13、换量?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盐基饱和度和土壤pH值有什么关系?5、以硅酸(H2SiO4)为例画图说明土壤胶体的构造?6、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是什么?7、土壤胶体有哪些特性?8、简述成土因素学说的主要内容。9、简述灰化淀积层的形成过程。10、以蛋白质为例,简述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11、简述土壤腐殖质的分离过程。12、简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13、简述土壤水分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14、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过程的因素。15、简述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16、简述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大小的因素。17、简述土壤胶体电荷的起因。18、简述土壤质地与土壤

14、肥力的关系。六计算、分析与证明1、一亩地,耕层深度为20cm,土壤容重为1.15g/cm3,请计算:1)耕层土重与土壤总孔隙度;2)已知现在的土壤含水量为8%,要求灌水后达到18%,计算目前该土壤的耕层储水量及灌水量;3)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计算土壤中有机质的重量及氮的重量。2、已知某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为20%,凋萎系数为6%,目前土壤的重量含水量为13%,确定该土壤的水分有效性范围并分析其水分有效性。3、测得某土壤的 CEC=50cmol(+)l/kg,交换性盐基离子Ca2+、Mg2+、K+、Na+的含量分别为10 、5、10、5cmol(+)l/kg,求该土壤的盐基饱和度。4、分析南北两端强酸性土壤酸性的来源及表现形式有何不同?5、证明: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比重七论述题1、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以及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之下的产物,请任选前四种成土因素中的两个,举例论述其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世界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的表现形式。3、分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4、以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为例分析说明气候、植被以及土壤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