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84811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方法第一节 概述一、定额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工程建设定额的作用 1、在工程建设中,定额具有节约社会劳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2、定额有利于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 3、定额是对市场行为的规范; 4、工程建设定额有利于完善市场的信息系统;二、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和体系结构 (一)工程建设定额及分类 工程建设定额是:工程建设中单位产品上人工、材料、机械、资金消耗的规定额度. 1、按定额反映的物质消耗内容分类:劳动、机械、材料消耗定额三种; (1)劳动消耗定额:完成一件合格产品(工程实体、劳务)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劳动定额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

2、。 (2)机械消耗定额:完成一件合格产品(工程实体、劳务)规定机械消耗数量标准。机械消耗定额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 (3)材料消耗定额;完成一件合格产品所需消耗材料数量标准。 2、按照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施工、预算、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 (1)施工定额:施工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企业生产定额的性质,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定额。以工序作为研究对象由劳动定额、材料定额、机械定额组成。主要用于施工管理,编制施工设计、施工预算、施工作业计划等,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2)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时,计算工程造价和计算工程中劳动、机械台班、

3、材料需要量使用的定额。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性质的定额,是概算定额的编制基础。以分部分项作为研究对象它是调整工程预算和工程造价的重要基础,编制施工组织、施工技术财务计划的参考。 (3)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时,计算和确定工程概算造价、计算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所使用的定额,是预算定额的综合扩大。以扩大分部分项作为研究对象。(4)概算指标:是在三阶段设计的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工程概算,计算和确定工程的初步设计概算造价,计算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时所采取的一种定额。是在预算、概算的基础上编制,比概算定额更加扩大.其是控制投资的有效工具,也是计划工作的依据和参考.是概算定额的扩大分部分项

4、作为研究对象,以整个建筑物为研究对象 (5)投资估算指标: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定额,其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编制,编制基础是:预算、概算定额. 3、按投资的费用性质分:工程、安装、费用、工器具、其他费用 (1)建筑工程定额 (2)设备安装定额 (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其他直接费定额、现场经费定额、间接费定额) (4)工器具定额 (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4、按专业性质分:全国通用定额;行业通用定额;专业专用定额。三用 5、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 (1)全国统一定额由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

5、门根据有关情况编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 (2)行业统一定额只在本行业和相同专业性质的范围内使用的专业定额。 (3)地区统一定额考虑地区特点,对全国统一定额作适当的补充调整。 (4)企业定额只在企业内部使用,是企业素质的一个标志,其水平一般要高于国家现行定额; (5)补充定额指随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而补充的,只能在指定范围内使用,可以作为以后修订定额的基础. (二)工程建设定额的体系三、工程建设定额的特点科系统权定时1、科学性;2、系统性;3、统一行4、权威性;其客观基础是是科学性,只有科学的定额才具有权威.5、稳定性和时效性;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稳定的状态,第三节 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机械台班、材

6、料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方法一、工作时间的研究和分类 (一)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 1、动作研究:也称工作方法研究,包括对多种过程的描写、系统地分析和对工作方法的改进。 2、时间研究:也称时间衡量。是在标准测定条件下,确定人们作业活动所需时间总量的一套程序。两者互为条件、互为补充。改进工作方法包括五个影响因素:人地活动;工作场所地改进;工艺过程和工作顺序地改变;产品或劳务地产出设计地改变;物资、原材料等投入的形式、条件、规模和时间的改变. (二)施工过程及分类 1、施工过程的含义:是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施工建设的生产过程.施工过程是由不同工种、不同技术等级的建筑安装工人完成的,并且必须

7、有一定的劳动对象:建筑材料、半成品、配件、预制品等;一定的劳动工具:手动工具、小型工具、机械等。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 每个施工过程的结果,都获得一定的产品;都有一定的工作地点. 2、施工过程的分类:目的是通过对其组成部分进行分解,并按其不同的劳动分工、工艺特点、复杂程度,来区别和认识施工过程的性质和包含的全部内容。 (1)按性质不同分:建筑过程;安装过程;建筑安装过程; (2)按完成方法不同分:手工操作过程;机械操作过程;机手并动过程。 (3)按劳动分工特点分:个人完成;小组完成;分队完成。 (4)根据施工组织上的复杂程度分:工序、工作过程、综合工作过程。工序:是组织分不开和技术上相

8、同的施工过程.特征:工人编制、工点、施工工具和材料均不发生变化。工序是工艺方面最简单的施工过程,但又可分为:操作和动作。如:平直钢筋、弯曲钢筋、切断钢筋、动作:是施工工序中最小的可测算的部分,是工人接触材料、构配件的举动,目的:是使之移位、固定或对之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动作是由许多动素组成。操作:是一个施工动作接一个一个施工动作的综合.工作过程:由一个或一个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操作上相互有机联系的工序。如:砌墙与勾缝,摸灰与粉刷.综合工作过程: 在组织上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最终获得产品。(5)按施工工艺分:循环施工过程、非循环施工过程.循环的施工过程:以同样的次序不断的重复,每次重复都产出同样的产品

9、。非循环的施工过程:若施工过程的工序或其组成部分不是以同样的次序重复,或者生产的产品各不相同。 3、施工过程的研究常采用模型分析法:实物模型、图式模型、数学模型三种。 4、动素的研究:是把人的手和身体在施工中的动作分成更为详细的部分加以研究. (三)工作时间的分类 研究工作时间分类的目的:确定施工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工作时间:工作班延续时间。又可分为:工人工作时间和机器工作时间 1、工人工作时间,工人在工作班内的消耗时间.分为:必需消耗时间和损失时间工人工作时间必须消耗的时间有效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施工工艺引起的包含;组织不合理引起的不

10、计。损失时间多余和偶然时间偶然工作能获得产品,应考虑停工时间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如:材料供应不及时,不考虑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停水、停电,应合理考虑违背纪律损失时间 必需消耗时间是:工人在正常条件下为完成一定产品(任务)所消耗的时间,是制定定额的主要依据。 损失时间是:和产品生产无关,而和施工组织和技术缺点有关,与工人的个人过失和偶然因素有关的时间消耗。 必要工作时间分:有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施工工艺特点有关的中断,应包括在定额时间内;组织不合理造成的中断,不能计入定额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分:准备和结束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损失时间分:停工时间;多

11、余和偶然时间(偶然工作时间,定额中适当的考虑,如补遗留的墙洞);违反劳动纪律损失时间。 停工时间分: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定额中应适当的考虑,如:停水、停电)。 3、机器工作时间:分必需消耗时间和损失时间机器工作时间必须消耗的时间有效工作时间正常负荷下计入有根据的降低负荷下如:运输体积大,重量轻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如:运土空车返回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有关如:汽车装卸货与机器有关如:保养工人休息时间尽量利用间隙损失时间多余工作时间不(缺料)停工时间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不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如:下雨,应考虑违背劳动纪律时间不低负荷下工作时间不 必

12、需消耗时间分: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分:正常负荷下;有根据的降低负荷下;低负荷下(不算在定额时间内)。 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有关;与机器有关;工人休息时间。 损失时间分:多余工作时间;停工时间;违背劳动纪律时间。 停工时间分: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计入时间定额)。二、测定时间消耗的基本方法计时观察法 (一)计时观察法的概念 是研究工作时间消耗的一种技术测定方法,它以研究工时消耗为对象,以观察测时为手段,通过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时间研究。在机械化程度不太高的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 (二)计时观

13、察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需要进行计时观察的施工过程; 2、对施工过程进行预研究;划分若干组成部分(划分至工序);确定定时点(上下两个相衔接组成部分的分界点)和产品计量单位。 3、选择施工的正常条件; 4、选择观察对象;观察对象就是对其进行计时观察的施工过程和完成该施工过程的工人。 5、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表格;(三)计时观察的方法 对施工过程进行观察、测时;计算实物和劳动产量;记录施工过程所处的施工条件和确定影响工时消耗的因素,乃计时观察法的三项主要内容。计时观察法测时法(一个时段)选择测时间隔的选择施工中非紧连接的部分(工序或操作)接续测时连续测定一个施工过程各工序或操作的延续时间写实记录法(

14、一个过程)数示法2个人 (可对半个或一个工班进行长时间观察)图示法3个人以内混合法3个人以上工作日写实法(一个工作日) 1、测时法:适用于定时重复的循环的工作耗时,精确度较高.一个时段。 有选择法和接续法 2、写实记录法:是研究各种性质的工作时间的方法。此法可获得分析工作时间消耗的全部资料。一个过程. 数示法:精度最高,可对两个工人同时进行观察. 图示法:可对三个工人同时进行观察。 混合法:可对三个以上工人同时进行观察 3、工作日写实法:是一种研究整个工作班内的各种工时消耗的方法。一个工作日 此法有两个目的:一是取得编制定额的基础资料. 二是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找出缺点,改进工作。工作日写实法、写实记录法、测时法具有技术简便、费力不多、应用广泛和资料全面的优点。三、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一)分析基础资料,拟订编制方案 1、确定影响工时消耗的因素根据施工过程影响因素的产生和特点: (1)技术因素: (2)组织因素 根据影响因素对工时数值的影响程度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