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84077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识记内容)绪言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所以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物理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 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_ 、_、 、 、 等 。3、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 、 、 、 、 、 等。 点燃前:蜡烛是色的固体,呈 状,硬度,密度 比水。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放出 ,生成了和,其火焰有三层: 、 、 ,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2、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 从烛心飘出,顺着它能将蜡烛重新点燃。5、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多少不同,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则含有较多的 和 。(1)药品的取用 a.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 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取。b.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在 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时,要用 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处保持水平,取少量液体时用 ,滴加时 (能或不能)伸入容器内,要垂直悬空滴。(2)物质的加热6、基本操作 a.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酒精灯必须用

3、灭,不可用去吹。 b.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给物质加热时,先进行 ,然后用 焰固定加热。(3)洗涤仪器洗涤仪器时,先 ,再用水洗,若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 刷洗,当仪器内壁俯着的水既不 ,也不 时,表示仪器已经洗干净。小试牛刀:下列变化分别属于什么变化?酒精挥发 变化,蜡烛燃烧 变化,空气液化 变化,冰雪消融 变化矿石粉碎 变化,牛奶变酸 变化,钢铁生锈 变化,电解水 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 变化,工业制氧气 变化。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氮气:占空气体积的 ;属于纯净物,用途有:作 气等。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属于 物。 组成 稀有气体:占空气体积的 。空气 二氧化碳

4、:占 ;它是 物,物,物。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 污染物:烟尘和 (通常指CO、 、 ) 污染 防治方法:1、 ;2、 ;3、 4、 种草等。 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是色味的 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性质 硫在空气中燃烧: ( ) 碳在空气中燃烧: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化学性质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 (写出化学方程式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并注明反应类型)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 在空气中点燃一氧化碳 (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氧 气 结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 ,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放出 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 性,是一种 剂。 药品: 溶液、加热氯酸钾

5、或加热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 原理 ( ) ( ) 实验室制法 ( ) 发生装置装置 ,因为氧气 收集方法 向 排空气法,因为氧气 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 收集气体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固体加热排水法收集氧气) 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 、木条 检验方法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 、木条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变化) 供给呼吸:如 、 等 用途 支持燃烧:如 、 以及宇宙航行等 记住几个重要的实验现象:1、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2、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6、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从微观上讲,物质分别是由 、 、 三种微粒构成的;从宏观上讲,物质由 组成的。2、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1)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2)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总在不断 , 且温度越高,微观粒子运动的速率 。(3)分子、原子之间有 ,且粒子间的间隔随压强的增大而 ,随温度的升高而 。 例如,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而气体容易被压缩,这说明气体分子间间隔比液体和固体分子间间隔 ;蔗糖放到水中,一会儿就不见了,水却有了甜味,这说明 。3、(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

7、)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所以分子并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该物质由那种微粒构成,就由那种微粒保持它的化学性质,如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是 和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 、 、 、 。4、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 、 、 、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 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在化学变化中, 能分成 ,而 不能再分。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的构成 (不带电) (带负电)原子和离子 在原子中: 数= 数= 数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 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示,其中圆圈“”表示 ,圈内“13”表示 圆弧表示 ,由此该原子有 电子层,最外层有 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 (得或失)电子。 离子的形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易 (填“得到”或“失去”下同)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