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839099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密 封 线 古月中学九年级三月份月考物理试卷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2下列关于对图所示的光学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图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故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图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图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散排列情况3关于声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

2、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一句是音调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影子 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总是先将一个金属小圆镜(平面镜)放在火上烤一烤,再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蒸气液化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

3、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会堂、电影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增强声波的反射。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调节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多数情况下,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大手机备用电池不能与硬币放到一起,主要是为了手机电池被短路而损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物体向平面镜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C、把0的冰放入0的

4、水水中,冰会熔化 D、冰棍周围的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9.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S2均闭合后,则( )AL1、L2都能发光 BL1、L2都不能发光CLl能发光,L2不能发光 DLl不能发光,L2能发光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水位高低,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响度逐渐增大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

5、放出热量D、看到物体成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11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D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2. 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下面能反映该原理的电路是 ( )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 线13如图l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用电压表检测得到的结果是:Uab=Ubc=Ude=Uef=0,若故障只有一处,则可能的原因是( ) A电路a、b间短路

6、 B电路b、C间断路 C电路d、e间短路或断路 D电路e、f间断路14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S1断开,S2、S3闭合,电路总电阻最大 BS3断开,S1、S2闭合,电路总电阻最小CS3闭合,S1、S2断开,L1、L2并联 DS1闭合,S2、S3断开,L1、L2串联15如图19所示,a、b、c表示的是伏特表或安培表,当K1、K2都闭合时, 下列正确说法是( )Aa、b、c都是安培表Ba、b是伏特表,而c是安培表Ca、b、c都是伏特表 Db、c是安培表,而a是伏特表 16、有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距透镜20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A、始终

7、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大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一、选择题答题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 密 封 线二、填空题(共20分)17在图7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8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_V和_V18、科学工作者为了探究海底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后听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为什么? 19. 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

8、这是由于液氨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20. 小华是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5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之间的距离应 5c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的虚像。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 21.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不适应,体温上升而头痛眩晕、恶心。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患者身上 (填一种方法即可),对中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道理是 。22. 教室里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电压为_V,家用电器之间是_连接的。(选填“串联

9、”或“并联”) 23、小明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做测温物质,原因是 三、作图与实验(共13分)24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人眼在C点处看到筷子B点的像在位置B点。请画出B点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过C点的光路图。1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25、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26.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 线四、实验探究题(共29分) 27.小周用图l2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

10、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2)小周在图12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 移动同时把光屏向 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28.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

11、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29.小英和小芳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8分)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1)该物质 晶体(选填“是”、 “不是”),理由是: (2)在第8min时该物质是 (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3)小芳同学实验时发现海波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方法: (4)细心的小英发现: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海波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了,然后和其他组同学交流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明什么? 30.如图 (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