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835045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1一、内容及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空气的组成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及保护空气,指的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和空气受到哪些方面的污染以及应该怎样防治,其核心是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分析该实验的设计原理、药品的选择及量的要求、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已经学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以及常见仪器的使用,本节课的内容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氧气有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铺垫的地位,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空气成分的探究,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由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研究,引出

2、探究氧气含量时所选实验应考虑到的综合因素,由综合因素的确定得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案。二、目标及其分析1、目标:(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2).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3).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分析:(1)了解空气的组成就是指了解组成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掌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2)了解空气污染和防止措施,就是指了解空气污染的*并能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探究氧气含量时所选实验应考虑到哪些综合因素,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懂实验原理,不会设计实验,对

3、物质的性质不是非常了解,不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在做演示实验时边做边讲解、分析。其中关键是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理念。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活动:(1)、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2)、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有哪些主要的不同?(3)、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补充知识: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4)演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你看到了哪些现象?对于药品的选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该实验,

4、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哪些因素导致实验中氧气体积小于1/5?问题2: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设计意图:概念的初步形成。师生活动:混合物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纯净物就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纯净水等。问题3: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师生活动:分别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问题4:空气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污染?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空气的污染物和污染源,更好的从自身做起,防止空气污染。师生活动:(1)、空气污染物有烟尘、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2)、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化石燃料的燃烧

5、;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问题5:空气污染带来哪些危害?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更好的保护环境。师生活动:空气污染使全球气候变暖;产生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问题6:防止空气污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设计意图:使学生更好的了解防止空气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自己应该怎样做。师生活动: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多植树造林。五、课堂小结本课题主要学习了空气的成分(重点是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何防止空气的污染。六、目标检测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

6、活动都不能离开空气C.把空气中的氮气分离出去,剩下的只是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D.空气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2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此实验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要使实验成功要注意哪些问题?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某品牌纯净水B.清新的空气C.24K黄金D.氦激光气4、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

7、好5、有六种物质:汽车排放的尾气;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A.B.C.D.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2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按一课时安排。但应在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浏览相关网站,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活动,可以由学生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1.课前任务布置:(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覆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水资源如

8、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加以规划和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浪费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为,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在我们周围,水资源保护的状况好吗?你认为哪些行为会使水质受到不良影响?从目前来看,淡水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地区,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丰富的,你有什么好设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须是自己的设想,不一定正确,不必追求科学性,但需从可行性和经济角度出发)。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改变人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做到节省淡水?举具体措施或归纳一些节水的小窍门。(2)查阅相关网站,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证明自

9、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措施是可实施的。(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交流用。2.课前准备工作: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浏览,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讨论进行得全面。对有创意、有价值的的设想,不考虑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3.课堂教学:分为两个阶段。(1)教师将课题引入后,由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释疑,此过程大约用时25分钟。教师可将已收集的资料片当堂播放,加深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认识。(2)由教师以实验为突破口,演

10、示电解水的实验,根据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根据气体的体积、,两种气体的密度,推导水的组成。(完成电解水的实验使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若没有,可根据教学参考书P89的装置自行制作,所用试管选用带刻度的,以便于寻找电解产物量的关系。为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实验前应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这一点一定事先向学生做交待。避免与初中物理可的有关知识矛盾。)4.课后小结: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小结,简要介绍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做展示,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最后将制作精美的展板放于墙报展览。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

11、世界一、内容与分析(一)内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二)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识别、药品取用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方法。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方法,其核心是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了解药品取用规则。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示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二、目标及分析(一)目标: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2、,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二)分析: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3、“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立操作能力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立进行物质的取用、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三、问题诊断分析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一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无

13、所谓动手做,不如用脑记;二是有恐惧心理不敢动手,怕危险。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讲到药品的取用时,为了给学生做好示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用”、“块状固体取用”和“液体取用”三个视频。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化学实验室简介仪器识别药品取用规则托盘天平的使用连接仪器装置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二)教学情景问题1:化学实验室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设计意图:一是增强对实验室的直观印象;二是提高对实验室功能的认识。师生活动: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实验桌做实验(或探究)的平台;水电设施提供

14、实验用水电;仪器柜存放实验仪器;药品柜存放药品。问题2: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有哪些?这些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有哪些?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初中常见仪器的识别能力。师生活动: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问题3:实验室药品取用有哪些规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遵循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师生活动:记住以下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简记为“三不原则”。)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使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得拿出实验室。(简记为“一要三不”。)试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冲洗时要不断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问题4:怎样使用托盘天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基本技能。师生活动:说出天平的构造。天平使用要点:调零平衡左物右砝放回砝码调零。说出使用天平的其它注意事项。问题5:怎样连接仪器装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师生活动:看下图回答连接仪器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