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工法简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83355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工法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隧道施工工法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隧道施工工法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工法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工法简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工法介绍1)TBM法及盾构法为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主要设备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在中国,将用于岩石地层的简称为TBM,用于软土地层的称为盾构机。集掘进、 支护、出渣等施工工序并行连续作业,是机、电、液、光、气等系统集成的工厂 化流水线隧道施工装备,具有掘进速度快、利于环保、综合效益高等优点。对于TBM:通常用这类TBM在稳定性良好、中厚埋深、中高强度的岩 层中掘进长大隧道。适用于山岭隧道硬岩掘进,代替传统的钻爆法,在相同的条 件下,其掘进速度约为常规钻爆法的410倍,最佳日进尺可达40m;具有快速、 优质、安全、经济、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劳动力保护等优点。对于盾构:工法优越性如

2、下:在盾构的掩护下进行开挖和衬砌作业,有足 够的施工安全性;地下施工不影响地面交通,在河底下施工不影响河道通航; 施工操作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产生的振动、噪声等环境危害较小;对地 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较小。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盾构法隧道施工示意图2) 矿山法矿山法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 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的洞 身,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等为外层支护形式,称为初次柔性支 护,系在洞身开挖之后必须立即进行的支护工作。因为蕴藏在山体中的地应力由 于开挖成洞而产生再分配,隧道空间靠空

3、洞效应而得以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承 载地应力的主要是围岩体本身,而采用初次喷锚柔性支护的作用,是使围岩体自 身的承载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次衬砌主要是起安全储备和装饰美化作 用特点是在开挖面附近及时施作密贴于围岩的薄层柔性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支 护,以便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应力释放,从而在支护和围岩的共同变形过程中,调 整围岩应力重分布而达到新的平衡,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固有强度和利用 其自承能力。因此,它也是一个具体应用岩体动态性质的完整力学方法,其目的 在于促使围岩能够形成圆环状承载结构,故一般应及时修筑仰拱,使断面闭合成 圆环。它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在软弱围岩中更为有效。矿山法隧

4、道施工示意图3)浅埋暗挖法浅埋暗挖法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一 种方法。在城镇软弱围岩地层中,在浅埋条件下修建地下工程,以改造地质条件 为前提,以控制地表沉降为重点,以格栅(或其他钢结构)和喷锚作为初期支护 手段,遵循新奥法”大部分原理,按照十八字原则(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 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称之为浅埋暗挖法。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地下洞室具有埋深浅(最小覆跨比可达0.2)、地层岩性差(通常为第四纪软弱地层)、存在地下水(需降低地下水位)周围环境复杂(邻 近既有建、构筑物)等特点。4)明挖法明挖法是指一种先将地面挖开,在露天情况下修筑衬砌

5、,然后再覆盖回填的 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多用于浅埋隧道。明挖法是软土地下工程施工中最基本、最 常用的施工方法。明挖法的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及主体结构受力条件较好等,在 没有地面交通和环境等条件限制时,应是首选方法。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 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与震动等。5)管幕-箱涵顶进法管幕-箱涵顶进工法是在工作井内分节制作箱涵,箱涵在管幕内推进,把复 杂的超大断面长距离箱涵非开挖施工,简化为小顶管与大顶管的组合。将小直径 的钢管推进,形成“口”字形水平钢管幕形成保护支撑,是为小顶管;符合地道 内径尺寸的箱涵预先在工作井内逐节制作养护后,达到强度后在与管幕内一节节 推进,是为大顶管。特点:适用于软土地区浅埋暗挖大断面地下隧道工程建设。管幕-箱涵顶进法施工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