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83353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的学习心得体会 永善县第二中学夏安岭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从本质上说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走出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深刻的变革,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由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它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 一、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 通过学习我认为我们的学生学习差异较大,这些年来总感觉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基础就差,进了初中,开始时学习兴趣还挺浓厚,但过一段时间后,通过测试成绩的差距拉开了,渐渐地差距越来越大,呈现两极分化,差的那部分学生的甚至丧失了学

2、习的动力,长此下去,学生进教室便成为一项任务,人只要进了教室,他一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厌学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各科的都差,考试考一套试卷,一个评价标准,他们与优生相比差距更大,远远地落在后面,这些学生慢慢地被拖跨拖废了。 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与其埋怨差异不如研究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课堂里能够听得懂,他就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了。 我认为这些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可以尝试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分好、中、差三个层次,对差生开始时不能采用与优生一个 标准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学生的智力水平等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又能学懂,学习兴趣

3、激发起来后,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再逐步提高学习要求,逐步缩短与优生的差距。去年,我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最差的学生写作文,一个已经是初中学生了不会写作文,甚至认识的字相当有限,他教学生从识字组词造句写一句话写一段话写一篇文章。魏书生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习的要求标准,其实这就是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重要体现,我们可以尝试把学生分成快慢班,上慢班的老师的教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基础水平,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学校对慢斑成绩考核,评价标准,管理模式,都要符合教育规律,管理落到实处,抓实效,这样看上去与快班不合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我听

4、冯恩洪老师的讲座,他讲了一个实例,他接受了一个6年未进学校的学生,小学都没读完,直接进初一,这可谓是一个极为严峻教育对象,由于病魔使她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在社会大学堂里积累了见识,是她同龄人所不能具备的。可是老师们对她是施行的是一对一教学,说明采用了适合于她的教学,后来这个学生消灭了差距。虽然我们的这些差生没有她哪坚强意志,但是,我们可以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差生成绩提高了这样教学成绩自然地提高了。 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可否从这方面去考量,从小学就抓起, 但是,必须建立一整套适于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管理制度和一系列评价体系。学生如果在小学就背了学习账,进入初中后,他们与班上中上学生的成

5、绩差距会进一步拉大,最后产生厌学情绪。他们坐在教室里就属于冯恩洪老师说的属于“忍受教育,坐在教室如坐针毡”如果从小学逐层抓起,关注差生,转变差生,分层教学不要停留在形式上,那么永善的教育也许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应关注差异。学生是有情感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自尊心遭受打击,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的情绪,有的学生会由此丧失学习的信心,我们在面对差生该怎么办呢。积极鼓励他们是至关重要的,要肯定赏识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要相信他们的潜质,对他们正确引导,而耐心细致给予无微不至

6、的关怀,比如:“那个美国黑人小男孩,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对于35给出的答案是大概是等于7,如果这是发生在我们这些课堂里,老师一定会暴跳如雷,肯定是一通训斥之后,打电话给家长,然而美国老师的那名句话:“孩子你真了不起,你离成功就差下一步了”我的内心为之一震,没有一个老师不会说,没有一个老师不会写,但是要在这样的情境下,面对14岁的受教育者算不出最简单的个位数的加法,要你说出你 离成功只差一步了,该有多么艰难。其实我们的学生应该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成长的。使学生有成就感,认为自己这有别人没有的优势,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就帖上差生的标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同样是冯恩

7、洪老师的亲身经历,他讲了一件真实的事情,我听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可谓心灵受到又一次洗礼。“石家庄一位小学老师他的班级到了毕业班六年级的时候,校长给他的班级里安插了一个数学只考个位数8分的学生,这个班主任正好是数学老师,面对毕业班只有一年的时间,这个学生性格内向自卑,数学课他从来不敢举手,结果他远离了这个学生群体的时候老师鼓励他,不管你会不会做,听懂没听懂都要举手。你听懂了你就举右手,老师叫你,你没听懂你也不能不举手,因为你一不举手,同学就远离你了。这位老师的行为岂不是尊重学生情感的最好诠释吗。曾几何时,我曾默默地反思我的教学。调整心态,理智面对差生,积极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三、教育要

8、释放学生的潜能 人人都是有潜能的,总分第一的学生不等于没有弱势智慧,总分倒数第一的学生不等于没有强势智慧。哪一个老师能发现总分不高的学生身上的强势智慧并且创造环境让人的强势智慧充分燃烧,那么这个老师在他的孩子们的心目中是视为恩师的。我们已曾遇到过一些学生家长,对老师表示衷心感谢的是属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又被老师教育好了的那部分学生家长和学生,他们 的孩子学习习惯太差,思想道德水平较差,只要老师不歧视他们,对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在需要关爱的时候,老师及时予以帮助,为他们树立理想的信念,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潜能,许多年后他都会记得你的。冯恩洪老师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为此,创造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释放学生潜能的途径。 我们应该多接受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如何使自己的教育适合学生,不是让学生来适应你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关注学生的差异,对他们要施以差异的教育,尊重学生的情感,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应有的特长,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