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结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83156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结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结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结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结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结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结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结题研究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王森组员:王栋姚会岩 杨小霞古城乡井楼回民小学课题研究组2015年12月10日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王栋,杨小霞, 姚会岩,王森(古城乡井楼回民小学,唐河 ) 摘要: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离开创新,艺术也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与发展的动力,只能止步于亦步亦趋的因袭和刻板呆滞的复制。在新课改中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焕发生命光彩互动的过程。所以班主任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本课题对小学班主任现状进行了

2、大量调查研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综合考虑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因素,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追踪等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深入实践不断总结,探索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发展的教育理念。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新课改;班级管理;自身素质提高;学生德育 一、问题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提出背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渐宽广,鲜明的个性更为突出.而对学生的诸多变化,作为引导学生成长的班主任面临的问题逐渐增多,要作为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除加强自身专业化素质锻炼外,还应向智慧性发展。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

3、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离开创新,艺术也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与发展的动力,只能止步于亦步亦趋的因袭和刻板呆滞的复制。在新课改中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焕发生命光彩互动的过程。所以班主任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发现对于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心得类文章可谓铺天盖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关注在一个点上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东风下,切实转换自身的角色。且大多都停留在关注实践的层面,没有一个真正可以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系统理论框架或具体

4、操作模式。针对我校实际,全面研究、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既然班主任工作是全方位与学生接触的一项工作,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原则,为改进班级管理工作,改变师生在学校生活中生存方式,建立和谐的班集体,何不通过“学生的视角”这一个点,来研究“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这一个面呢,或许会更加有效而快捷?1. 通过实验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及班级管理水平,努力探索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权威性、艺术性,加强班主任及班级的管理和评价,以达到用正确的目标激励人,用科学的途径方法培养人,用班主任自身素质影响人,用良好的生活学习实践引导人,用发展的观点评价人的目的。2. 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二、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5、与创新之处(一)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改革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制度,创新我校德育工作管理模式,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培养班主任研究的意识,能时刻用反思的习惯来从事班级管理,使我校班主任自觉自愿地进行研究性评价活动,形成学校反思文化氛围,进一步丰富学校工作的管理内涵。课题研究对深化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理论价值。(二)创新之处旨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发展的教育理念。三、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一)课题的界定1. 新课程理

6、念:(1)“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关注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2)建立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2. 班任工作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是指班主任娴熟地运用班主任工作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并通过情感的感染以实现班级教育的目的。班主任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二)支撑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创造学、学习论、管理

7、学等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与课题相关的专题性研究成果。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为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而寻找一种可操作的转变途径和方法的理论尝试和实践探索。(1)实践意义学生、教师、学校在研究中能动发展。形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能动发展的有效模式。(2)理论价值以支撑性理论为指导,以优秀实践经验为基础,形成不同层面与本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形成的理论化操作样式又成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理论,为与本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走向实践打开通道。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新的生长点,使相关理论得到丰富发展。课题研究对深化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理论价值。五、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转变我校全体教师

8、的教育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提高班主任的管理的能力,全面提升我校德育的整体水平。具体目标有:1. 在班主任艺术的理论上形成一定的创新认识。 2. 形成规范与创新并举的班级管理特色。3. 形成学校特色的班主任艺术风格和实践经验。4. 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管理艺术能力的班主任团队与个人。六、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研究班集体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促进班级建设的发展。2. 通过班主任的工作,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供有效的保障。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特点。4. 主题班会对学生的“情商”教育,以促进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提高。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 文献研究法:在查阅

9、大量文献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研究同类问题的水平、成果和最新状况,这是课题研究的立足根本和强大的理论支撑。2. 教育调查法:采用谈话、问卷了解、信息采集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摸清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和班主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气象、新特点,了解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为实验计划的制订、课题的分析研究提供准确而具体的第一手材料。3. 行动研究法:在自然条件下让班主任进行亲身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并在实践中检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丰富评价体系的内容。4. 案例研究法:抓住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进行深入研究,以点带面,探索适

10、应不同层级的老师和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不同发展模式,从而发挥教育的最佳功效。 八、课题研究过程 (一)设计申报:2014年12月 证与选题;制订研究方案,建立起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与研究实体;建立和健全研究的组织管理办法;配备专门教师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及管理;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二)实施研究:2015年1月2015年9月1. 题论证:2015年1月2015年3月开题论证、修改研究方案、落实研究措施,开始对研究方案进行初期实施 2. 面实施研究方案:2015年4月2015年9月 (1)运用文献研究法,加强班主任反思性教育理论和艺术性相关理论的学习,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学校班主任工作特点和班主任

11、艺术形成的基础,班主任撰写论文。(2)运用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法,通过班主任工作实践,开展相关活动。(3)运用实践检测过的反思性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指导学生学习、偶发事件处理、学习指导等的能力。 3. 题鉴定: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课题组总结会,全面检查课题研究过程;分类整理、汇总研究资料,撰写研究结题报告;做好结题准备工作;结题鉴定报告会;出版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课题成果推广。九、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课题组历时一年对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问题,跟踪调查分析,探索出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

12、生全面和谐完美发展的教育理念。(一)调查阶段该阶段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学习、调查。我们从14年12月份开始成立了课题组,通过定期学习课题相关专著、期刊等,统计班主任所存在的问题现状。1. 班主任问卷调查结论与思考 调查结果表示,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1)、总体来看,我校班主任是一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德育队伍,他们爱岗爱生,富有爱心,注重班级日常管理。(2)、班主任工作事务烦琐,难以面面俱到,班主任心理压力较大,如何切实提高自己的班主任管理水平,使其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3)、班主任工作中还存在粗线条管理模式,小事工作、细节工作忽视得较多,特别是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调动还

13、缺乏系统性,以及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活动,贴近学生的心灵不够到位。(4)、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已经给当代小学生造成强烈冲击,小学生价值追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就凸显为班级管理的难点;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现状,使得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成了班级管理的难点。对小学生来讲,养成教育仍然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抓手,而要了解学生心理,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就迫切需要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艺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班主任的自我认知和发展观还需改进。班主任工作的被动执行往往会带来低效率的结果,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还需进一步深化,而对于班主任培训必须落到实

14、处,案例分析研究和经验交流是提升班级管理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同时班主任也要重视个人素质,不断学习班级管理理论和艺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根据班主任工作问卷调查表所显示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进一步明确新课改下班主任工作目标,梳理各个阶段工作重点,较科学地拟订班主任工作计划,认真落实班主任工作任务,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有效模式。(2)、精心设计班主任培训专题,认真组织班主任培训工作,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根据班级管理问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困惑,将分专题、多形式开展班主任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更新班主任观念,牢固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班主任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

15、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使班主任工作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3)、狠抓德育常规教育,认真策划班级德育主题活动,启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为我们能全面、准确、具体地了解与掌握我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情况及为本课题提供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课题组设计了此套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三年级15人,四年级18人,五年级17人,共50人。分两期进行调查。 2015年5月12日为前期调查,2015年9月15日为后期调查。两次调查均发放问卷50份,实收50份。以下是针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所作出的反思:班级纪律为很好的前期有25.6%,较好的有25.6%,还有48.7%为一般;并且班级学习氛围好与较好平分秋色,各占一半。后期调查班级纪律很好的占58.3%,较好的30.8%,一般的占15.4%。通过前后期的数据对比,我们发现这三个班的纪律较课题实验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可见我们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不但投入了较多的精力,而且在班级管理的艺术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与创新。班上的学习氛围前期选择“深厚”的占38.5%,后期为48.7%,选择“一般”的前期占41.0%,后期占48.7%,“差”的由前期20.5%降到后期的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