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技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82912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物理法:一种是污水过滤分离处理:格栅与筛网,属于污水固液分离处理的粗滤,也是污 水的预处理。所谓污水的预处理是指污水在进入主体处理构筑物之前的处理过 程,所以预处理又称前处理;格栅和筛网是安装在泵房集水井进口处或污水处理 厂前端的一组平行栅条或筛网,主要用以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和粗大的悬浮物, 如纤维、碎皮、毛发、木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 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筛网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化纤等类的工业废水 处理。近年城市污水处理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筛网、粒状材料过滤。另一种是污 水的重力分离处理:沉淀分类,污水中许多悬浮固体的密度比水大,在水中它们 可以自然地下

2、沉,利用这一原理进行的污水固液分离过程称为沉淀,沉淀法是水 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污水处理的重力固液分离(沉淀)装置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沉淀无机固体为主的装置,通称为沉砂池;另一类是沉淀有机固体为主的 装置,通称沉淀池。2. 化学法:污水的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处理对象主要是污水 中无机的或有机的(难于生物降解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 有化学混凝、中和法、化学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使用酸和碱为工业原料的工厂 往往要排放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酸性和碱性污水的处理常用的就是中和法,如 果同一工厂或相邻工厂同时有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可以先让两种污水相互中 合

3、,然后再加中和剂中和剩余的酸或碱,从而达到以废治废,降低处理成本的目 的;化学沉淀法就是用易溶的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某种离子以其难溶盐或氢氧 化物的形式析出,从而使污水达到净化的方法。氧化还原法在污水处理中不很常 见,只有在处理特殊污水时采用:电镀污水处理中除去铬酸根和氰根可用氧化还 原法,含汞污水也可用氧化还原法回收汞,有色污水也可用氧化法脱色。3. 生物法: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微生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微生物具有体积小、表面 积大、繁殖力惊人等特点,能不断与周围环境快速进行物质交换。污水具备微生 物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 从而使污水得到

4、净化。3.1活性污泥法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 组成。活性污泥法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 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 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 状态,形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 反应得以正常进行。其运行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 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 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第二阶段,微

5、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 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 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 理。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 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 统。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活性污泥法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 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 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 这些剩余污泥中。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说法

6、: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污水变 成了干净的水。它本质上与自然界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只是经过人工强化,污水 净化的效果更好11。3.2生物膜法一般的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 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 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 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厌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 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 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 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7、。废水中微生物沿固体(可称载体)表面生长的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因微生 物群体沿固体表面生长成粘膜状,故名。废水和生物膜接触时,污染物从水中转 移到膜上,从而得到处理12。生物膜法具有几种典型流程,流程中的生物器可以是生物滤池、生物转盘、 曝气生物滤池或厌氧生物滤池。前三种用于需氧生物处理过程,后一种用于厌氧 过程。最早出现的生物膜法生物器是间歇滤池和接触滤池(满盛碎块的水池)。它们的运行都是间歇的,过滤-休闲或充水-接触-放水-休闲,构成一个工作周期。 它们是污水灌溉的发展,是以土壤自净现象为基础的。接着就出现了连续运行的 生物滤池。新型塑料问世后,又有了新的发展。3.3 生物塘法此法又可称为

8、稳定塘或氧化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 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 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 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 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 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生物塘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量,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 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作为初始能量的推动 下,通过稳定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 入塘中污水

9、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不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 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资源予以回收 再用,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种植水生植物、养鱼、鸭、鹅等形成多条食物链。其中, 不仅有分解者生物即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生物即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还有消费 者生物,如鱼、虾、贝、螺、鸭、鹅、野生水禽等,三者分工协作,对污水中的 污染物进行更有效地处理与利用。如果在各营养级之间保持适宜的数量比和能量 比,就可建立良好多生态平衡系统。污水进入这种稳定塘其中的有机污染物不仅 被细菌和真菌降解净化,而其降解的最终产物,一些无机化合物作

10、为碳源,氮源 和磷源,以太阳能为初始能量,参与到食物网中的新陈代谢过程,并从低营养级 到高营养级逐级迁移转化,最后转变成水生作物、鱼、虾、蚌、鹅、鸭等产物, 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4.1A2/O复合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是一种很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确认它是在传统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基 础上,在缺氧和好氧区填入生物膜载体,实现生物膜与活性污泥絮体的共存。该 工艺的特点是各区的处理功能明确,反应器中单位体积的生物量大,占地少,投 资少,运行费用低,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可以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功能, 较易维护和管理,是一种适合于中小

11、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艺。411工艺流程图4.2 AOA_fe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具有可发展的生命力,目前试验已得出结果,对于SS、COD、 TN等均有一定处理效果,将生物膜串联在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之后联合 处理城市污水也已成为强化一级处理的热点方向围绕传统除磷机理与生物絮凝 吸附技术,在生物絮凝吸附强化级处理中添加厌氧池,称之为AOA工艺18,后 接生物接触氧化池对其进行补充,形成AOA生物接触氧化池系统,基于分段 处理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高负荷段的生物絮凝吸附和低负荷的生物膜过滤而形 成一种高效低耗的新型一体化处理工艺。重点探讨AOA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 果,同时着重对

12、系统的氮磷去除效果进行分析,为系统进一步优化做出准备。AOA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其 处理城市污水的实用性,确定试验条件下该技术的最优条件,为工艺的开发设计 提供试验依据,并为此技术在其它污水处理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得 出一套具有同时脱氮除磷功能的一级强化生物絮凝吸附新型系统19。4.2.1处理设备示意图生拘戻i.填科表面:b.缺執层q好氣展江结合桶:I養齐舉木;QW机祐鶴E铁甌;g 现:甌机札frtW爭勉岂4.3曝气生物滤池法处理水污染4.3.1技术简介曝气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艺为国外引进技术,是普通生物滤池的一种变形 型式,也可看成是生物滤池氧化

13、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建 成第一座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厂后,该工艺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为流 行,目前世界上已有数百座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这种技术。其运行原理 是在生物反应器内装填高比表面积的颗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膜成长的载体,并 根据污水流向不同分为下向流或上向流,污水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流过滤料层, 在滤料层下部鼓风曝气,使空气与污水逆向或同向接触,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填 料表面膜通过生化反应得到稳定,填料同时起到物理过滤作用。该技术也从单一 的工艺逐渐发展成系列综合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 除去AOA (有害物质)的作用。4.3.2处理

14、流程简图汙泥it理證比4.4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4.4.1 技术简介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 m,简称CASS)是在SBR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该方法最早是美国川森维柔废水处理公司 于 1975 年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专利,目前在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国270 多个污水处理厂应用,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 200 多家,工业废 水处理厂70多家。CASS工艺集曝气与沉淀于同一池内,取消了常规活性污泥 法的一沉池和二沉池。工作过程分为曝气、沉淀和排水三个阶段,运行中可根据 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控制运行参数,如

15、有机负荷、工作周期、水力停留时间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使污水处理厂在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条件下降低运行成本。4.5 “WT-FG”生物法污水处理4.5.1 工艺原理简介“WT-FG”生物法处理污水新工艺,是一种将微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的 生物工程。是有机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的重大发展。“ FG-12 ”是高效微生物菌群的粉状菌剂,它是遴选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 通过工业化设备分离提纯、繁殖、浓缩、固化、贮存。针对污水中污染因子及浓 度,研究选择降解性能最佳的优势微生物菌种及所需菌群数量,配制成高活性、 高浓度、多组合粉剂,让其休眠,保存备用。“WT-21”是生物酶制成的专用液体 助剂。使用时,首先

16、将“WT-21”助剂,均匀洒到污水水体中,通过助流循环装置和 射流曝气系统,造成适当强度的“ 气相一 液相” 两个界面扰动条件,促使污水 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大于3 mg/L ;再将“ 激活” 微生物投人污水水体中,微生物 以几何倍数繁殖增长,每 15 min 繁殖一代。微生物分解繁殖中能分解出一种特 性酶,这种特性酶将污染物包围,将污染物作为微生物食物源,通过生化作用而 将污染物质分解。微生物发挥其强大的新陈代谢功能,吞噬污水中的有机物,最 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当污水中污染物全部消除后,微生物在“ 清 水” 中缺乏“食物” ,就会自动“死亡” 。微生物在污染物浓度较低,亦即营养基 质浓度很低的条件下,可进行内源呼吸,内源呼吸时将自身深度分解成二氧化碳、 水和热量(CO2 , H2O和ATP )。这种微生物清洁无毒,对人和动植物无害,可 安全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