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3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82371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作者及工作单位奈曼旗大镇四小学区中心校 韩丽丹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生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阶段孩子还不太习惯于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或者说自主阅读能力还没养成,而阅读教学恰恰要求孩子通过语言符号、感知课文中描写的具体事物以及隐含的思想感情,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是教会孩子突破语言障碍理解文字包含

2、的意思,然后教会孩子体会语文文字的精妙绝伦,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借助画面和语言描述等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注重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

3、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2.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引课二、小组合作学习三、组间交流及教师精讲四、写字五、拓展练习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请学生介绍你所了解的民族特点。教师出示学习提示:1、读课文学习字词,理清文章的顺序。2、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所学校?3、课文是围绕那几个方面来描写这所学校的?组织学生交流合作学习的收获和未解的问题。预设问题: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这所学校景色美、服饰鲜艳、体现了民族团结、这里的孩子都很快乐。)2、课文的叙述顺序

4、是: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3、为什么一所西南边疆的民族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快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1.提醒学生注意发现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规律,重点关注写字有困难的学生。2.在田字格里示范写学生提出书写有难度的字。3.个别指导,评价自己写的字。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的民族小学吗?你愿意赞美他吗?1、认真倾听跟唱。2、大胆勇敢的介绍民族的资料。学生认真读课文完成学习提示的内容。小组内互相交流对问题的理解,发表不同的看法解决问题。学生大胆交流,认真倾听思考,再次朗读练习体会。1.读生字,写生字。注意左右结构和上下

5、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规律,2.观察老师的示范书写,自己练一练。3.小组里交流各自写得字,评出写得最好的字。学生写下自己对学校的赞美,和同学交流。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友好团结。让学生有合作的意识,敢于大胆交流。逐步形成小组合作机制。培养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倾听的习惯。学会和其他人交流自己的见解。学习自评,提高写字的质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 美丽景色 服饰我们的民族小学 团结多民族 快乐下课做游戏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生生之间的评价,组内评价。2.生生之间的评价,组间评价。3.师生之间的评价。教学反思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

6、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刚开始,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那些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呢?看到一名学生带来的一套白族服装,我灵机一动,马上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请她套上这套服装。当她再次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立刻传来一片赞叹声,我看到,自豪与喜悦也漾在了她的脸上。我马上提议:“你能用现在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片断吗?”她有了新的朗读体会,果然读得声情并茂。接着,我又让在坐的全体同学用刚才发自内心的赞叹体验来朗读课文,他们也读得入情入境。由此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