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技巧归纳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816680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语法技巧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汉语语法技巧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汉语语法技巧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汉语语法技巧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汉语语法技巧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汉语语法技巧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语法技巧归纳(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 thesis submitted toXXX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Engineering 第二章 语法基础 本章首先介绍与句子、短语、词有关的一些基础概念,然后再由这些基础概念出发来介绍与句子、短语和词有关的基础分类。由于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与词的构成有关的问题,在词的后面作些简要的说明。 第一节 语法的基本单位 这一节我们先简要说明句子、短语、词及它们最基础的分类。一、句子、短语和词 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形式。古代汉语是书面语言

2、,句子前后的停顿是通过后人所加的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来表示的。如: ()齐师大败。(公羊传成公元年) ()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子玉无礼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以上三例都是句子,例()句子的停顿用句号表示,后两例是用问号和感叹号来表示。至于这些句子的语调,今人只能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调比照地来认识,很难确切地知道古人当时到底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来说这些句子。以上三个句子全都表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一个句子常由主语和谓语这样两个句子成分构成,在以上四个句子中,用点和标示的不同部分,分别是主语和谓语。主语表示一句话的话题,通常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已知的信息,所以主语趋向于有定。谓语则是

3、对主语的陈说,对于听话者来说,谓语对主语的陈说常是未知的信息。主语、谓语可以由词直接充当,也常由短语来充当。短语又叫词组,它有时可以直接成句,但更常见的形式是,在它用做主语或谓语之后,再构成句子。以上例()中的主语“齐师”和谓语“大败”,就都是短语。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以上例()中的“齐”、师”等就都是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短语、词与句子是不同的语法单位,句子是使用单位,人们用句子来进行言语活动;而短语、词则是备用单位,它们并不在言语活动中直接使用。从大的方面看,一个句子在使用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作用。一种作用是关于客观世界说了些什么,逻辑学上称之为表述了一个命题;另一种作

4、用则并未直接表述命题,即关于客观世界没有直接说些什么。以上三个例句中,例()直接表述了命题:说了一件事实。后两个例句与例()不同。例()是提出问题,关于客观世界没有说出什么。例()是感叹,这样的句子主要是表示说话人的感情,它间接地表述了命题,但不直接表述命题。短语和词不是使用单位,它们没有语调,也不存在句末停顿的问题。短语和词既不表述命题,也不提出问题和表示感情,而是表示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是存在于使用语言者的头脑中的。词表示的是比较单纯的概念,而短语则表示由词组合成的比较复杂的概念。 在短语中,词和词的地位并不完全一样,有的词在短语中是“中心词”,有的不是;有

5、的短语有中心词,有的短语没有中心词。中心词是指与短语的整体功能相同的一个或几个词,这一个或几个词能够决定该短语的功能。中心词之外的其他词是非中心词。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两个句子: ()段入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晋侯、秦伯围郑。(左传僖公三十年)例()中,“入于鄢”是短语。在“入于鄢”中,“入”是词,而且是中心词,因为“入”与“入于鄢”的功能相同:都可以做谓语。“于鄢”又是短语,“于”、“鄢”都是词,由于“于”和“鄢”与“于鄢”的功能都不相同,所以这个短语中没有中心词。例()的“晋侯、秦伯”是短语,在这个短语中,“晋侯”、“秦伯”都是中心词,因为这两个词与这个短语的功能都相同。 词

6、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又叫“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所谓“最小”是说语素已经不可能再进一步切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口语中的一个音节,或书面上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语素。只有一个音节的词一般不可能切分,比如“齐”、“大”这些词就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复音词要复杂些,比如“百姓”、“沛然”(雨下得很大的样子)、“匍匐”是三个词。“百姓”这个词我们可以切分出“百”和“姓”这样两个语素,“沛然”也可以切分出“沛”和“然”这样两个语素。与“百姓”不同的是:在“沛”“然”这两个语素中,“沛”的意义比较实在,而“然”的意义则比较虚。“匍匐”和以上两个词又不同。从语音上看,虽然我们可以切分为“匍”和“匐”这

7、样两个音;可是从意义上看,我们却不能这样切分,这是因为“匍”和“匐”独立时都没有意义。所以“匍匐”尽管是双音节的,可它却只是一个语素。语素大多是单音节的,但也有少数是多音节的。 与语素有关的另外两个概念是“词根”和“词缀”。词根是指在一个词中表示基本词汇意义的那个语素。对于单音节词来说,词根当然就是构成该词的语素。复音词中有的词不止一个词根,比如“百姓”中就有两个词根:“百”和“姓”。有的多音节词中只有一个词根,另外还有一部分是词缀。词缀是附着在词根上的、位置比较固定、意义比较虚的那个语素。在“沛然”中,“沛”是词根,“然”是词缀。二、句子、短语和词的基础分类 有了语法的基本单位,也有了主语和

8、谓语,就可以对句子、短语和词作出最基础的分类。(一)句子 根据句子中谓语的数量,可以把句子分为单句、复句两类,另外还有一类特殊的句子:非主谓句。单句,主谓句和无主句 只有一个谓语的句子是单句,常见的单句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主谓句和无主句。 在一个单句中,既有主语,又有谓语,这样的句子是主谓句。在第一章第四节中,我们曾指出:主语表示的是话题。我们这里所说的话题,意义比较宽。施事、当事、受事、论断的对象是话题,时间、处所等也是话题,而表示这个话题的句子成分就是主语,如: ()张仪逐惠施於魏。(战国策楚策三)()齐大饑。(礼记檀弓下)()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家

9、之福也。(战国策秦策三) ()冬,晋文公卒。(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口中有珠。(庄子外物)以上前四个例句的主语分别是施事、当事、受事和论断的对象,例()、()的主语表示的是时间和处所。主语之后的部分都是谓语。这六个句子都是单句,而且是主语、谓语齐全的主谓句。 无主句是只有谓语,没有主语的句子。古汉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在今天看来可以用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语的句子,古汉语通常取无主句的形式。在无主句中,这样的句子最为常见。如: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 )遂伐楚。(左传僖公四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例()中“遂伐楚”前没有主语

10、,伐楚的应该是齐侯,这里不用代词指代他,构成无主句。例()中的“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的陈述对象都应是武公从申国娶来的那位妻子,即姜氏,可是这里都不用主语,构成无主句。除了这种无主句之外,在主语泛指时,也能构成无主句。所谓主语泛指,是说主语所表示的是一般的人,不能也不必确指是哪一个人。如: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荀子议兵)以上二例的主语泛指一般人,所以没有主语。有的句子从逻辑上看没有陈述的对象,也只能构成无主句,如: ()有人不难以死安利其国。(国语晋语八)例()从逻辑上看没有陈述对象,也是无主句。 无主句不同于主语省略。无主句是说这种句子通常根

11、本就不用主语,根据古汉语的语法规律,也很难补出主语。在对话中,有时可以省略主语,这种句子并不是无主句。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 )甚急。”(史记项羽本纪) ()“追我者谁也?”其仆曰:“( )东郭顺子。”(庄子田子方)例()中“甚急”的主语是“今日之事”,由于有前面的问话,在这里省略了主语。例()的答话中省略了“追我者”。以上这两例不用主语的地方,根据古汉语的语法规律,都可以有主语,不同于前边说的无主句。复句、分句 有的句子比单句要复杂,句子中有不止一个谓语。一个句子中如果有不止一个谓语,而这些谓语彼此又不互相包含对方,这样的句子是复句。我们知道,一个句子总是表达了一个相

12、对完整的意义,所以复句中所存在的那几个谓语,也必然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复句中的谓语,前边出现主语或没有出现主语,都称之为分句。如: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以上两个例句都是复句。例()有两个分句,前边都出现了主语;例()也有两个分句,只是在第一个分句中出现了主语,后边没有出现。非主谓句 复句的构造比单句复杂,另外还有少量句子比单句要简单,它们常由单个词语构成,根本分不出主语和谓语。这样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如: ()老聃曰:“丘!”(礼记曾子问子) ()孟尝君曰:“善。”(战国策齐策三)例()中的“丘”是称呼对

13、方,例()是称赞,都无法分析主语和谓语,它们是非主谓句。(二)短语 根据在充当主语或谓语时表现出的不同功能,短语首先可以分为谓词性短语和体词性短语两大类,另外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短语是主谓短语。谓词性短语、体词性短语 谓词性短语是经常充当谓语的短语,而且在用做谓语时,不必附加什么条件。这种短语具有陈述主语的能力,经常表述行为、变化、性质等,是陈述性的。如: ()子退朝。(论语乡党) ()洧水甚大。(吕氏春秋离谓)以上加号的都是谓词性短语。谓词性短语除了经常用做谓语之外,也可以在某些句子中用做主语。如: ()伐鲁,齐之大过也。(墨子鲁问)“伐鲁”是谓词性词语用做主语。 体词性短语主要表示人、物,是

14、指称性的,经常用做主语,如: ()大国朝夕释憾於敝邑之地。(左传成公二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左传隐公三年)以上两个例句中的主语都是体词性短语。在附加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体词性短语也可以做谓语。如 ()蔡叔,康叔之兄也。(左传定公四年)以上例句中,体词性短语加“也”之后做谓语;如果不加“也”之类的词,体词性短语一般不能做谓语。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短语,主要表述事实,是一种特殊的短语。这种短语跟句子和一般的短语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首先这种短语有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所以它可以像句子一样表述命题;但是它所表述的这个命题并不独立,而是从属于一个句子,也就是从属于一个大的命题。在可以表述命题这一点上,它与句子相同,而不同于一般的短语;但在不是使用单位,只是个备用单位这一点上,它又与一般的短语相同。主谓短语一般是谓词性的,所以它可以用做谓语,此外还可以做宾语、主语和定语。如: ()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下) ()人又益喜,惟恐沛公不为秦王。(汉书高祖本纪) ()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