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医科规章制度-完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81432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5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中医科规章制度-完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8中医科规章制度-完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8中医科规章制度-完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8中医科规章制度-完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8中医科规章制度-完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中医科规章制度-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中医科规章制度-完(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金桥医院 中医科规章制度目录一、首诊负责制度1二、会诊制度3(一)、科内会诊3(二)、科间会诊3(三)、急诊会诊4(四)、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5(五)、院外会诊5(六)、外出会诊6三、三级查房制度8(一)、住院医师查房制度8(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9(三)、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制度10四、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2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13(一)、抢救范围:13(二)、抢救分类及要求:13(三)、抢救准备:13(四)、抢救要求:14六、术前病例讨论制度16七、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8八、值班、交接班制度20九、病历管理制度22(一)、病历管理制度22(二)、病历借阅管理制度24(三)病历

2、复印(复制)管理制度25十、查对制度28(一)、护理查对制度28(二)、医疗查对制度30十一、分级护理制度33(一)、特级护理:33(二)、一级护理33(三)、二级护理34(四)、三级护理34(五)、分级护理质量标准35十二、病人安全管理制度36十三、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38十四、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39十五、病历书写制度42中医科工作制度43中医科门诊工作制度44中医科病房工作制度46中医科主任岗位职责47中医科主任医师岗位职责48中医科主治医师岗位职责49中医科医师岗位职责50护士长岗位职责51护师(含主管护师、护士)岗位职责52中医科诊疗规范53(一)黧黑斑(黄褐斑)的诊疗规范53

3、(二)疣目的诊疗规范54(三)皱纹的诊疗常规60(四)白癜风的诊疗规范63(五)银屑病的诊疗规范67(六)皮炎的诊疗规范74(七)痤疮(青春痘)的诊疗规范79(八)荨麻疹的诊疗规范84(九)湿疹的诊疗规范88拔罐的操作规程96中药涂擦的操作规程99艾条炙治疗要点101艾条灸的操作规程103针灸112(一)针刺前的准备112(二)操作技巧113(三)针刺补泻法116(四)针刺注意事项117(五)中医针灸科应急预案118特色药浴122(一)操作流程122(二)中药洗浴的适应症122(三)中药洗浴的注意事项122蒸汽疗法124(一)治疗方法124(二)禁忌症与注意事项1251 一、首诊负责制度1、凡

4、急、危、重症患者来院就诊,首诊科室、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进行及时诊治或抢救,病情紧急时要简化手续,先抢救后办理其它手续,不得推诿。2、凡急、危、重症患者来院就诊,抢救过程中医师、护士、医技人员要积极配合。3、属于两科以上多种疾病的急、危重症患者,首诊科室应认真负责地进行诊疗,写好简要病历、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并根据病情需要请其它科会诊。4、必须转科治疗的患者,需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写转科记录及医嘱,转出科室需派人陪送患者到转入科室,向转入科室人员交待有关情况。5、凡急、危、重患者,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或因有它科疾病而推诿,病房不得借故拒收。6、因技术力量、设备条件限制,本院不

5、能诊治,必须转院的患者,须向患者或亲属(陪同人员)告知签字;正常工作时间经医务部、主管院长同意,夜间、节假日经总值班同意后方可执行;并提前与急救中心或相关医院联系。7、如估计患者在转院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应留院抢救,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若家属执意要求转院,要做好相关的医疗文书记载并要求家属签字认可。8、对已经挂号而非本专业的普通患者,接诊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清楚并在病历上记录后通知分诊护士,由分诊护士联系相应科室进行妥善安排。二、会诊制度为保证住院患者诊疗的连续性,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凡遇到疑难病例、涉及它科疾患、住院患者7日不能确诊时,应及时申请会诊。(一)、科内会诊1、

6、门诊会诊:本科内疑难或三次不能确诊的病人,由经治医师提出,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并召集有关人员参加科内会诊。会诊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历及诊疗经过,进行会诊讨论,明确诊疗意见。经治医师应准确、完整地做好会诊记录,并按照会诊意见处理。2、病房会诊:对本科内疑难危重病人或7日不能确诊病例,由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或主任医师主持并召集有关人员参加。会诊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历及诊疗情况,进行会诊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意见。经治医师应准确、完整地做好会诊记录。(二)、科间会诊1、门诊会诊:(1)根据病情需要其它科室会诊或转其它专科门诊时,须经本科门诊年资较高的医师审签,经治医师与会诊科室联系,由

7、护士持门诊病历,将病人送往被邀科室会诊。(2)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并签署全名;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处理,不属本科疾病可回转给邀请科室或再请其它有关科室会诊。2、病房会诊:(1)申请会诊应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提出,经治医师准备相关资料。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所见,要求将初步诊断、会诊目的等填写在会诊单上,主治医师签字后,由护士送往会诊科室。(2)被邀请会诊科室按要求派出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在24小时内完成会诊。会诊时经治医师应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3)会诊医师应认真检查病人,并将会诊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详细

8、记录于病历上。(4)如遇疑难或病情复杂病例,应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尽快做出诊疗具体意见,供申请会诊科室参考。不得推诿扯皮,延误治疗。(三)、急诊会诊1、对本科难以处理急需其它科室协助诊治的急、危、重症的病人,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提出紧急会诊申请,应先电话联系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在特别情况下,可电话邀请。2、会诊医师应在5分钟之内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会诊时,会诊医师应及时、认真、仔细的检查病人,全面的提出会诊意见并记入病历,注明会诊具体时间。会诊时申请医师必须在场,配合会诊抢救工作。(四)、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1、疑难病例需多学科会诊时,由科主任向医务部提出申请,同时提交病情摘要、会诊目

9、的及邀请会诊人员。2、医务部确定会诊时间、地点并通知有关科室会诊医师。3、会诊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主持,医务部参加,必要时院长参加。主治医师报告病历,经治医师做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诊疗方案。(五)、院外会诊1、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可聘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2、经治科室需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会诊目的、费用等情况,征得病人或其家属同意后,由科主任提出会诊申请,并同时将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及需解决的疑难问题、时间和费用报医务部,提交院长批准。3、医务部与有关医院联系,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

10、用等情况,并加盖医院公章)。紧急会诊时,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事后及时补办书面手续。经会诊医疗机构的同意后,确定会诊时间,并负责安排接待事宜。4、会诊由科主任主持,医务部主任参加(必要时院长参加)。主治医师报告病情,经治医师作会诊记录。5、医务部应当将会诊情况通报会诊医疗机构。6、需转外院会诊者,经科主任审签,医务部批准,持介绍信前往会诊。外出会诊要带全有关医疗资料,并写明会诊目的及要求。院外会诊亦可采取电话会诊或书面会诊的形式,其程序同前。(六)、外出会诊1、严格执行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文件精神,外院邀请本院会诊者,须有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

11、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医院公章)。2、根据申请会诊医院的要求,医务部派出具有相应执业资格的高级职称人员前往会诊。我院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及时告知邀请医疗机构。3、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要耐心听取病情汇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认真细致地亲自诊查病人,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提出诊疗意见,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供邀请医院参考。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4、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

12、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它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5、会诊结束后,医师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书面报告所在科室主任和医务部。6、医师在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 必要时医院协助邀请医院处理。7、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按照邀请医院所在地的规定执行。会诊费用应当统一支付给医院,医院按照有关规定给付会诊医师。8、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9、医务部对医师外出会诊建立登记本并严格管理。三、三级查房制度医院实行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

13、三级查房制度。(一)、住院医师查房制度1、住院医师每日至少上、下午各查房1次,同时参加专业组和全科业务查房。2、新入院患者到达病房后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应及时(要求10分钟内)接诊,特殊情况下(如抢救病人、手术等)不能及时接诊,应尽快上报上级医师;及时完成查体(急、危、重症患者30分钟,一般患者1小时内)、制定诊疗计划、下达医嘱以及向上级医师汇报。对新入院急、危、重症患者30分钟内应将其病情向上级医师(或值班上级医师)汇报并请其查房指导。3、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要重点巡视;对急、危、重症和特殊患者,随时观察并及时记录病情变化、治疗措施,同时将病情变化、诊疗和其它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

14、汇报并请其查房。4、在上级医师查房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简要报告病历,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日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并请查房上级医师在记录上签字。5、每日下班前应巡视病房,将重点患者情况向值班医师床旁交班并记录在交班本上。6、节假日休息超过2天时应安排来院查房。周末或节假日下班前应请上级医师重点查房,术后患者必须按诊疗常规要求进行观察、记录、换药,不得因周休日、节假日拖延。7、住院患者出院须经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后方可下达出院医嘱,出院志经主治医师签字后交主班护士放至病房内指定地点,患者或家属领取时签字备查。8、住院医师查房内容:(1)要

15、重点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人,同时巡视一般病人,查房时应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患者病情,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分析辅助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2)下达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书写病程记录;(3)向病人或家属履行检查、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告知; (4)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1、业务查房每日至少1次,应有住院医师参加。并参加全科查房。2、对一般患者住院24小时以内,急、危、重症患者随时完成首次查房。3、重点关注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随时查房。 4、下班前巡视重点患者,与值班主治医师作好交接班。5、周末或节假日下班前重点查房,节假日休息超过2日应安排来院查房。6、值班主治医师每日查房至少一次。7、主治医师查房内容:(1)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2)对新入院、危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