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80653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课程教育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能遵循的原则有(D)。A.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教师中心原则2.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C)上的失调状态。A.知觉B.思维C.情绪D.行为3. 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将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记录下 来,这种方法叫做( A)。A.轶事记录B.评定量表C.档案袋法D.项目检核表4. 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D)。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5. (B

2、 )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A诵读困难B.过度焦虑C.强迫观念D交往困难6. 人格障碍是( D )产物。A.个体先天素质B.后天教养C.不良习惯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7. 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 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D)。A.心理测验B.心理咨询c.心理辅导D.心理评估8. (A)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9.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D)。A.交往焦虑B. 上学焦虑c.课堂焦虑D.考试焦虑10. 评定量表将欲观察的学生各项心理特质

3、或行为列于表上,通常分为(C )A. 1、2、3 级 B. 9 级 c. 3、5、7 级 D. 5 级11. 下列哪些中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C)。A.过分依赖B.吸烟C.受到批评,心里不高兴D. 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12.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C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13.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C)。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14. 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B)。A.斯金纳B.沃尔朴C.艾里斯D.雅各布松15.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B)。A.

4、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18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C)。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19.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A)。A.行为塑造B.行为训练c.行为矫正D.行为强化,20. 日记、周记、作文等是下列哪种方法的具体形式(B)。A.观察法B.自述法C.评定量表D.轶事记录21.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D)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22. 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景中的行为演练 方式称

5、之为(B)。A.自我控制训练B.肯定性训练C.自我强化训练D.自我监督训练23. 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C)。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24. 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学习而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 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这是(C)的观点。A.人本主义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25.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A)。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26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 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

6、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 态是一种( B)。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28.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对所了解的事实加以 记录和客观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方法称之为( A)。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谈话法D.自述法29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C)。A. 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 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 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

7、方法之一30.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C)。A.焦虑B.紧张c.情绪低落D.注意障碍31. 辅导老师将接受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出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的会谈技术为(B)。A.鼓励B.反映C.澄清D.询问32. 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作为奖励替代物来使用,这属于(B)。A.行为塑造法B.代币奖励法C.系统脱敏法D.情绪辅导法33. 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我们称这种强化为( B)。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具体强化D.概括强化34通过来访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是(B)。A.自我控制法B.示范法C.行为塑造

8、法D.处罚法35.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36. 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37.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A.会谈B倾听C.鼓励D.询问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 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2.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3.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心理辅导,都必须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前提。4. 强迫症一般包扌舌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5. 为了提高会谈效果,需要运

9、用的专门技术主要有倾听、鼓励、询问、反映、澄清、面质。6.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脫敏法和肯定性训练。7. 心理辅导中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积极关注、尊重、真诚与同感。8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9. 在用观察法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常用的记录方式有项目检核表、评 定量表、轶事记录。10.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评估性会谈 与影响性会谈。12. 进食障碍包扌舌神经性厌食症、贪食和异食癖。13. 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主要关注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心 理素质改善的程度。14.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舌生理的、心理的社会

10、适应等方 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道德的健康。15. 心理评估可采用心理测验这类标准化方法,也可采用观察法这种非标 准化的方法。16. 在评估性会谈中的询问,少提 封闭型 的问题,多提开放型的问题。17. 心理测验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分为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18. 习惯上,人们用 心理困扰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 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19.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20.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学会调适、寻求发展两个方面。21. 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22.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

11、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 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23. 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之为焦虑症。24. 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 健康的心理。25. 认知测验主要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_创造力测验、成就测验。26.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 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27. 听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手段。28.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 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29.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总体情况而

12、言,其重心应该是心理素质教育。30学校辅导内容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36.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37多动症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此外,采用各种行为疗法,如强化奖励法 代币奖励法 等也可以大大减少儿童的多动与冲动行为。38. 对多动症的行为疗法中,在强化程序上应多用连续强化,少用歇强化。39.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41. 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应以正常的学生为主。42. 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 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三、简答题。1什么是心理健康?衡量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13、3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 4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5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6简述学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 7简述抑郁症的表现。8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9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10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应掌握哪些专门技术?四、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请说一说你对系统脱敏法的理解。3试述代币疗法的优点。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5影响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保持学生心理健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A 4D5B6D7D 8A9C10A11C 12C13C14B15B16A17C18C19A

14、 20B21D 22B 23C24C25A26B27A28A29C32B33B34B35A36A37A 30C31B二、填空题1强迫观念2抑郁症 3辅导关系4强迫行为5澄清6系统脱敏法7积极关注 8健康模式 9项目检核表10评估性会谈 11观察法 12神经性厌食症13人的潜能 14道德 15标准化 16封闭型 17人格测验 18心理困扰 19心理状态 20寻求发展 21注意缺陷 22压力应对23焦虑症 24健康的心理25创造力测验26人际关系 27倾听 28心理潜能开发29心理素质教育30生活辅导 31学科渗透 32学会生活 33主题参与模式34确定主题 35课堂组织环节36心理健康概念 37

15、代币奖励法 38间歇39儿童情绪障碍40教育治疗41正常 42心理健康水平三、简答题 1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 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 会功能:(1)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2)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3)具有良好的人 际关系;(4)具有生活热情与工作的高效率;(5)情绪正常、乐观、稳定;(6)人格结 构稳定协调。2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状况时,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2)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 即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3)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4)心理健康 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3心理评估的意义:(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 与咨询是一项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