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第3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80480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第3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第3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第3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第3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第3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第3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语文第3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综合检测(三)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迤逦(y)喟叹(ku)炽热(ch) 锱铢必较(zh)B拾级而上(sh) 舷梯(xun)半晌(shn) 鼎铛玉石(chn)C痉挛(lun) 羽扇纶巾(un)翘首(qio) 惬意(qi)D引擎(qn) 矫健(jio)挟制(xi) 毛骨悚然(sn)【解析】A项,“锱”读z;B项,“舷”读xin;D项,“挟”读xi。【答案】C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苍海踌躇包涵羽扇纶巾B讪讪潦倒骐骥自明得意C逡巡磨砺孝悌矫揉造作D剽掠勋绶暇想天网恢恢

2、【解析】A项,“苍”应为“沧”;B项,“明”应为“鸣”;D项,“暇”应为“遐”。【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个人对着诸位菩萨一一行礼,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菩萨饶恕我们吧。”随后他们从麻袋里拿出钢锯,一个多小时后,十八尊罗汉的头像全部被他们锯断。B很多年前,有一部动画片叫做“变形金刚”,很多年后有一部电影也叫“变形金刚”,两者所用的素材都一样,两者的主题也大相径庭:阐述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道理。C30辆清一色的黑色奔驰车列队驶入陕西省西安咸阳机场停车场,迎接一只身价400万元的藏獒,此举真是石破天惊,令人咋舌。D你是否经常受到垃圾短信的骚扰?市民李先生近日致电

3、本报,说某单位经常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邀请他参加一个培训班,使他不胜其烦。【解析】A项,“振振有词”,指理直气壮,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起话来很硬气。歹徒们在锯罗汉前乞求饶恕是心虚胆怯,不是理直气壮。应改为“念念有词”。B项,“大相径庭”意为两者差别很大,距离很远或彼此矛盾。而句中要说的是两者的主题也大致相同。C项,“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产业西迁浪潮中,我们既要看到西部和东部非常悬殊的经济差距,也要警惕骤然加快的西部工业化节奏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B在1月5日举行的首届WTA深圳公开赛女单决赛中,“中国一姐”李娜力挫捷克选手扎

4、科帕洛娃,获得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七个单打冠军。C“居者有其屋”一直是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房屋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住房条件是高质量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D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不仅仅是“实施惠民政策、践行社会公平”的重大民生问题,而且还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问题。【解析】A项,语义重复,“非常”和“悬殊”不能并用;C项,两面对一面,应为“好的住房条件是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D项,语序不当,应将“重大民生问题”和“提高关键问题”的位置调换。【答案】B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3分)(1)阿房宫赋最后总结出六国与秦灭亡的最根本原因的

5、句子是_。(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_、_。(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_,_。【答案】(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二、阅读鉴赏(40分)(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5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6、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6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获得B其实百倍 其实:它的实际数目C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D至于颠覆 颠覆:用某种手段发动政变 或武装叛乱,推翻现政权【解析】颠覆:颠坠覆败;灭亡。【答案】D7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奉之弥繁多于南亩之农夫B较秦之所得 则秦之所大欲C秦以攻取之外 以有尺寸之地D与战胜而得者 此言得之【解析】B项,均为代词,都是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A项,

7、代词,代诸侯的土地/结构助词,的。C项,介词,用/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D项,动词,获得/形容词,对,正确。【答案】B8下列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增强了秦的实力,造成六国颠覆的下场。C将赂秦比做“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兼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解析】D项,这一段以散句为主,兼杂骈句。【答案】D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

8、尺寸之地。(3分)_(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3分)_【答案】(1)想想他们去世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而有了一点儿土地。(2)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

9、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10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5分)_【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二要将两词分述并且保证内容正确。【答案】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11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

10、的写法?请简述理由。(5分)_【解析】此题答案较开放,不限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只要将一点分析清楚即可,但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扣住“夜闻鸟鸣”。【答案】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阅读下文,然后回答问题。(15分)飞天勇士征太空瑞雪送行舞翩翩弱水潺潺而过,大漠雄浑以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飞天梦圆两年后,中国又有两位飞天勇士要从这里联袂出征太空。十二日清晨五时,天边曙光初露,神州大地上很多人还在梦乡之中。“问天阁”广场上却已是人

11、头攒动、热闹非凡:曾经和两位飞天勇士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人们朝着航天员专用通道出口驻足而立、翘首以盼。 再过约半小时,中国两位飞天勇士费俊龙、聂海胜将从这里受命出征,携手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开始令世界为之瞩目、令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太空之旅。忽然,“问天阁”上空飘起了雪花,戈壁的秋风漫卷着雪花,飘飘洒洒。“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循着这有些激动的声音,只见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并肩而行,轻盈的雪花在他们头顶上飞舞,自信的笑容写在他们脸上。“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12、,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炳德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信任与期待。“是!”两位飞天勇士铿锵作答和标准军礼的精彩瞬间,再次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雪裹着风,风夹着雪,虽然越来越大,但飞天勇士丝毫不以为意。在翩翩起舞的雪花里,在掌声和鲜花的包围中,费俊龙、聂海胜微笑着向两旁前来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随后,两位飞天勇士深情地注视了一眼广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便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就在费聂登上专车、真正踏上太空征程的那一刻,奇迹突然出现:风停了,雪

13、止了。人们这时似乎才恍然大悟,秋风瑞雪舞翩翩,原来是要专门为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送行。风止雪住,送行的人们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远去的车队,注视着戈壁中倚天而立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人们为两位飞天勇士祝福,祝福他们多天的太空旅行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人们也在期待,期待他们成功凯旋、胜利归来。12这是一篇新闻特写,文章所写的对象是什么?(2分)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是要求学生要通读全文,从总体上把握,不能以偏赅全;二是要找准对象,概括出“场面”内容。【答案】文章所写的对象是:为飞天勇士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送行的场面。13文章的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弱水潺潺而过,大漠雄浑以待”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_【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比较容易把握,可从新闻导语的一般作用概括出“事件”和“地点”。第二问考查结合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来体会其作用,要求从句子内容与表达效果两方面来概括其作用。【答案】第一段交代了事件和事件发生的地点。这两句一方面描写了发射地周围环境,另一方面为航天员的出场渲染了雄壮的气氛。 14文章画线部分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