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795858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四年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观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应该如何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孛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践?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下面,结合对几个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谈一谈我县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和体验,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2、。案例分析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一)案例:教学流程: 消费心理心理篇;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实践篇 教学过程消费心理心理篇导入:消费心理测试:师:假如你将来工作之后需要购买手机,你会选择用什么样的:A、无所谓,用什么样的都可以B、外观精美,款式独特,与众不同的C、只挑贵的,可以拿来攀比的D、功能齐全,质量有保证,价格适宜的测试结果:A、 从众心理 B、 求异心理C、 攀比心理 D、 求实心理消费心理调查:统计学生选择的结果(略)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学案上面迅速归纳出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利弊两方面)、态度(时间为两分钟 。投影:展示学生填写表格的

3、内容(略)师:点评(略)消费心理特 点评 价态 度从众心理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利:劳动产业发展弊:加大经济负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出现。弊:不易被社会认同,代价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炫耀性弊:浪费金钱,浪费资源。不健康的心理,应反对抵制。求实心理符合实际讲求实惠利: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有利大力提倡师:下面我们一同来分析这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我们对它们的评价如何?以及如何去对待?(略)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师:“月光族”大家听说过吗?(略)探究活动:消费理财师:假如你是“月光族”的理财顾问,你应如何建议

4、他们进行科学合理消费?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略)问题一: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略)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现在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那是因为在实际消费中浪费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请看这下列图片:大家看见过这样的画面吗?是发生在哪里的呢?生:(略)师,对,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有的同学也许还曾经经历过,下面老师想和大家做一道计算题,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全国13亿人,一年会浪费多少吨粮食?生:65万吨。数据展示:我国13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4。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

5、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问题二:师:(1)上面的图片和材料启示我们在消费过程中应践行什么样的原则? 生(略)。师(2)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生: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角度分析(略)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师: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经济发展要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它对我们的消费提出了哪些要求呢?生(略)。问题三:师:什么是绿色消费?其核心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是什么)热点分析:国务办公厅08年1月8日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做出了回应: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

6、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生:(略)。师: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为什么)生:(略)。师:怎样才能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怎么做)生: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方面回答。国家: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市场监管企业:执行国家标准、保护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感、废弃产品的处理、循环经济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节约消费、循环利用板书设计:学生进行板书设计(略)课堂小结:(略)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实践篇:师:深入社会(校园),联系实际,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要求一月内完成)。 (二)案例分析这节课设计了三篇章,分别是:一、消费心理心

7、理篇;二、做理智的消费者评析篇;三、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实践篇。这三篇章依次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绪不断推进。心理篇创设情境,导入新颖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提高。课堂已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之间进行共同探究。所以,在导入上,教师采用心理测试的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分析测试的结果引出我们在消费过程当中会出现的消费心理。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归纳的方式,在学案上总结出四种不同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和态度,之后再对学生归纳的结果进行展示和点评。片断分析:人们常说,一个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意

8、味着教学成功的开始。导入是否简洁、新颖、别致,对调动学生学习探究欲望有着至关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为后面的教学开展做好铺垫。在导入上,教师开展了消费心理测试和测试结果调查,心理测试的内容是如何选购手机的过程,这一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使得他们在参与讨论时可以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欲望。在归纳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态度的环节上,采用学生自主归纳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教师写、教师评一条龙的传统教学方式。在点评上,采取边展示学生归纳的结果边点评,使点与评有效地进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但在展示学生归纳表格结果的过程中,由于投影仪器使用

9、过程所带来的不便,使得仪器切换耗费了一些时间,展示的表格内容缺乏清晰,影响了展示的效果。评析篇事例生动,热点追踪设计理念:通过前面心理篇的介绍,学生已了解到四种不同消费心理的特点、对它们的评价以及我们应持有的态度。所以这个篇章,学习的侧重点放在如何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到消费心理对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这一篇章,设计了消费理财的等探究环节,采用了具体形象的图片、数据和事例,让学生更能强烈地感受到做一名理智消费者对个人、对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分别介绍这四种消费原则时采用了提问、探讨、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其中保护环境、

10、绿色消费,是这四种原则中的重点,所以在讲解到这一条原则时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去开展教学。片断分析:通过学习,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课前,教师搜集了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想通过具体数据和图像的展现,与教师空洞的语言介绍相比是很具有说服力的,也是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反思。如,在讲解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时,为了使学生更能够身临其境、有所感触,特地拍摄了一组学校食堂饭菜浪费的图片,向同学们展示。通过教学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是可行的。经济生活这一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现象生活化,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或模拟体验等方式进行感受,这样才能够把看似深奥的经济原理具体

11、化生活化,使得学生更易吸收和消化。这一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与时政热点和生活结合的较为紧密,如: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条例出台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帮助他们树立在生活当中养成关心时事、了解时事的学习习惯。在讲授过程中,由于知识容量过大,讨论时间有限,使得在讨论的环节中,与学生的探讨和交流还不够深入。实践篇亲身体验,学以致用设计理念:作为最后一个篇章,实践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实践探究,学以致用,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当中可以使用的活学问。这一篇章,希望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撰写调查报告的方式,加深对消费心理的认识和理解。在调查的过程中更深刻感受到消费心理对消费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注重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践行科学的消费原则。片断分析:这节课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正确的分析自身的消费心理,从而践行科学的消费原则,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看待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高中政治教学案例分析第 1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