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79502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篇一:农民个人先进事迹】农民个人先进事迹马添吉,男, 1962 年生人。他是大通县斜沟乡河滩村的一名农民,是县农技推广中心评选科技示范户,是大通县添吉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十几年如一日,为了农业普通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农民增产增收,不辞辛苦地奔波着,操劳着 马添吉常说是科学种田,使我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河滩村是一个以马铃薯种植为主的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马铃薯。早几年蔬菜市场疲软,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开始出现土地抛荒现象,但马添吉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他敏锐地感觉到农业生产的春天即将到来,蔬菜市场疲软只

2、是暂时的。他没有向村内其他人一样,放弃种田外出务工,而是选择了坚持。正在这时,县农技部门伸出了援助之手,向他推荐了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他细心琢磨,每年农技推广中心的干部下乡指导生产,马添吉都热情地将他们迎到家里,问这问那。并帮助农技干部挨家挨户作宣传发动,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因为他心里想到的是不仅要自己科学种田,更希望周围的农民朋友也能搞好科学种田。县农技干部召集村民开马铃薯技术培训会,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第一排位置,聚精会神地聆听,并与农技干部。在生产过程中,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怠,坚持良种良法,优质品种覆盖率达 100% 。由于他的勤劳和智慧,他的马铃薯

3、单产一直高于全镇的平均水平亩收入 3500 元左右,极大的带动了本地区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也起到了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 2011 年他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平均亩产超过7000 斤。在马铃薯种植方面,马添吉抓住了以下几个要点:品种选择力求优良化、优质化;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用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病虫防治;重点抓好马铃薯田间管理。今年,马添吉干劲更足了。他说,种地是农民的老本行,我要把它种好,不仅能给我带来财富,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感到有一种骄傲。正是在像马添吉这样的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下,河滩村的马铃薯生产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篇二:农民劳模个人事迹材料】农民劳模个人事迹材料 高焕球

4、,男, 1973 年 9 月出生,汉族,东风桥镇新东坡村一组村民,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有成员 5 人,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谱写了种粮新篇章。近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上他坚持农业生产标准化,拥有农机设备大型联合收割机二台、大型高速插秧机二台、旋耕机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一台、机动喷雾机三台。承包了农田 1000 余亩,年总产约 400吨,全年实现粮食总收入近百万元。 高中毕业的他面临着生计问题,作为一名年轻人,他敢闯敢干,在家种田,在外打工,做过泥水匠,当过搬运工, 1996 年在镇上开了石门桥第一家网吧, 2000 年利用开网吧赚的钱买了一台收割机在农忙时帮别人收割稻谷。这段时期,他看到现在农

5、村年轻劳动力不足,稻田抛荒严重,部分农户在水稻种植上一直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水稻种植存在品种混杂、经营管理粗放、劳动力投入大、水稻加工销售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此,他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看到了科学种粮的曙光,必须实行集中种植,形成规模才能节约成本。他毅然放弃了网吧经营,投身入老本行 -农业生产中去,当起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曾说自己是一名农民,国家也需要农民,要不然大家的粮食要谁来种,人民吃的粮食谁来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农业生产前景很广阔,要把这块农业蛋糕做大做强。 2005 年他开始承包水田,初时只承包了 30 多亩,通过科学管理、机械操作,节约

6、了成本,慢慢到现在承包了 1000 余亩。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他坚持农业产业标准化,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努力降低种田成本。一是应用优质的品种。在粮食品种选择上,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好的品种。二是积极应用免耕。抓好除草关、水分管理关。根据测产验收,利用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每亩能增收节支 120 多元。三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水稻配方施肥建议卡,按卡施肥,施配方肥,有效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在病虫防治方面上。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控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自己创收之余,他注重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承包农户的耕地,通过与农户签订

7、合同,出租金的方式,不断拾起石门桥镇、德山镇等地方村民抛荒的田地,综合应用农艺与农机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水稻亩产最高达 700 公斤,他雇佣部分农民参加土地托管,并付给相应工资,这样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劳作,却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种种合作关系,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的利益共同体。 2005 年至今累计完成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 6 万亩,为当地农民新增收入 400 多万元。最近几年,他先后投入 50 多万元,用于扩大种植面积和购买农业机械,每年在水利方面都投入一万多元进行沟渠疏浚,虽然投入多,但是效益巨大。现在农业机械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用于出租,目前年收益在四十万

8、元以上。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不像一个老板,而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真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我镇很多群众带来了新的种粮模式,不仅自己创收,还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篇三:农村劳模先进事迹材料】“三农 ”工作的带头人 联圩镇东岸村党支部书记熊小宁 “双带 ”致富事迹材料熊小宁,男,汉族, 1969 年 7 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东岸村党支部书记。近几年来,东岸村在熊小宁的带领下,不仅自己跃上了种粮大户之列,而且带动全村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涌现出了年播种 200 亩以上的种粮大户 86 户。粮食生产在该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抓规模种粮的新格局。他带领群众摆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

9、富裕,率先奔上小康生活。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乡第一,达到人均 7369 元;实现了 100% 的组通公路, 100% 的农户通自来水,用卫生厕, 100% 的农户拥有高等家用电器和农用机械;在外包田居全县之首,达到一万亩;群众在县城购买商品房 30 套,在村庄户户建有楼房。 其主要先进事迹表现如下:一、诚心、热心、积极发展粮食生产03 年刚进入村委会工作,本地粮食市场疲软,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外出打工农民骤增。有的土地荒芜,有的庄稼种后无劳动力管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生产。熊小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与土地打了 30 多年交道的他盘算着:这么好的地荒芜了多可惜啊!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0、,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市场的疲软应该是暂时的。古人曾说 “逢俏莫赶,逢疲莫懒 ”,我何不把外出打工人员的土地承包过来,既使熊小宁重视粮食生产,更注重对土地的珍惜,不让土地闲置,想尽办法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每年科技下乡、农机推广,他都热情欢迎。陪同农技干部挨家挨户作宣传发动,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因为他心里想到的不仅是自己要科学种田,更希望周围的农民朋友也能搞好科学种田。每年村民开展技术培训,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第一排的位置,聚精会神地聆听。村民中有思想不通、不乐意接受新技术的,他帮忙做动员工作;有没领会技术要点的,他用认真听讲、勤奋实践得来的知识无私地帮助别人弄懂。在生产过程中,

11、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殆。坚持良种良法,优质品种覆盖率达 100% 。由于他的勤劳加智慧,获得粮食产量达 1000 公斤的好收成。二、无私、诚信,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熊小宁书记虽然文化不高,但他却比任何人都相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每年农技部门安排在他那里的试验田,他都欣然接受,在试验中,有的品种因为适应性差,或者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而导致减产,农业部门按惯例要对他进行补偿的时候,他都说:“我不要你们补钱,那样就见外了。我把你们当作亲人,让我和你们一起做点事,筛选出哪些品种适合我们这个地方,哪些品种好,我们老百姓照着买,买到放心的品种,我只有高兴的份

12、,哪儿会要你们的钱。 ”一席话,说得农业干部们心里热乎乎的。熊小宁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私、诚信的人,他良好的公德意识确实也感染了一些村民,大家纷纷消除成见,乐意跟农技干部聊天了,乐意跟干部们接近,学技术了。东岸村的粮食生产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产量突飞猛进,成为当地粮食生产优质高产示范村。为了解决劳动力严重匮乏和机械紧张的矛盾,他率先购进了排灌机械和收割机械等机具 6 台套,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在他的带动下,通过自筹资金,县农机部门补助,先进购进了小型收割机、化肥深施器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共 238 台(套)。探索出了适合该村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机械化田间作业的推广运用,增强了该村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年机耕作业面积可达 9850 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95,把农户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对助农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村党支部连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他个人连年被评为县、镇优秀共产党员、南昌市劳动模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