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药中医验方集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79428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中药中医验方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古今中药中医验方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古今中药中医验方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古今中药中医验方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古今中药中医验方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今中药中医验方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中药中医验方集锦(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祖传秘方医奶疮:蓖麻叶拈烂敷上奶边,左生右敷,右生左敷。 医流白濁:金银花、桑叶、百花臭草叶、灯盏菜、黄蠄蝺、大红花木糨,煲水洗。 医女人小便内痒:百步、蛇床子、煲水洗、百花臭草头楝粉用茶油扫。 抗衰老:炙黄芪15 克,炙甘草10 克,大枣五枚,煲水常饮。 感冒风寒:辛夷花煲猪肺。毒蛇咬方:青代、川莲、红黄各等分,饮又洗。 初期癌症:黑狗胆冲白滚水饮。治腰骨痛:红篦麻叶包猪腰火烩(食)。 治肾湿腰痛:碎补10克,牛大力20克,苡米20 克,牛七20克,甘草10克,苍术20克 木香 10 克,狗脊15 克,千斤拔15 克,杜仲15 克。头痛灵头风痛:天麻,地黄,寄生,当归,玄参,牛膝,钩藤,野菊

2、花,杜仲,川芎, 防风 各等分。用五灵脂和血止痛,止惊锏,除疟疾。七宝美发霜: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杞子、菟丝子、补骨脂、(治不育症早生白发) 治癌症:苦杏仁。沙苑子:性味甘温补益肝肾、明目固精。 益脑汤防治中风:当归,川芎,五灵脂,姜活,石斛,玉竹各10克,黄芪20 克,生地枸杞 子各 15 克。气虚加党参,白术。肢麻活动障碍加桑枝,鸡血藤,地龙。 苔垢痰湿加法半夏,陈皮,藿香。低血压加党参。高血压加石决明、杜仲、甘菊花、钩藤。头痛加葛根,蒿木、石决明。 耳鸣加女贞子,枸杞子,甘菊花,生地。腿软加千年健,狗脊。脉沉肢冷加黄芪30 克,高良姜。眠差加枣仁,远志。 气滞食积:香附,神粬,麦芽,山

3、楂,银杏,杏仁,雄黄,石膏,五灵脂,马刀,牡蛎。 湿热火郁:枯楼,贝母,前胡,柴胡,黄苓,桔梗,知母,白前,紫菀,麦冬,灯龙草,鸭 跖草,泽泻,山药,竹荀,乌梅,枳实,枳壳,桑白皮,竹汝,茯苓,木槿花,五倍子,海 螵蛸,牛黄,阿胶,牡蛎。小儿咳喘:一,北杏5克,桔梗5 克,防风,苏叶5克,前胡6 克,白前6克,荆芥6克,紫苑6克, 冬花 6 克,炙麻黄5 克,大枣五枚 二,桑叶10克,丝瓜络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北杏仁6克,白鹤草8 克,麦冬8 克,白菜根8 克,地榆8 克,甘草 8 克。腰痛:六角霜20克,川杜仲15克,狗只15 克,巴戟20克,准山20克,川瓜15克, 白芍15克

4、,女贞子15 克,牛膝15克。腰痛:秦艽18克,白芍、川芎12克,田七6克,炙草6 克,桑皮20克,杜仲18克,丹参 18 克,归身 15 克,灵仙 18克,续断 15 克,牛七 18克,桃仁 12 克,北芪 20 克,狗脊18 克,腰肌劳损:牛七 10 克,千斤拔20 克,苡米20克,木香10克,狗脊20 克,寄生20 克,茯 苓 20 克,大艽 10 克,鸡血藤 20 克,申姜 15 克。补气养血治腰痛浸酒饮:浸五斤酒加白糖半斤,杜仲20、熟地20、王竹10、大茴15、川芎 15、防风15、甘草8、前胡 10,牛七 15、灵仙 15、灵活 15、枣仁 15、茯苓 10,白芍 10、 肉桂

5、10、秦艽 15、续断 15、陈皮 10、木瓜 15、沙参 10,枸杞 15、大枣五枚。 治乙肝病:柴胡 10、白芍15、当归10、白术15、茯苓20,川芎10、香附10、延胡10、枳 壳 10、青皮 10、法夏 10 、黄精 15 、玉竹 15 、茵陈 10 、枝子 10 、丹皮 10 。 妇女养血汤:当归5、黄芪20、红枣10枚、鸡蛋2 只、红糖适量。 腰肾痛方:狗脊20、杜仲20、锁阳 20、续断 15、千斤拔25、田七 15、髓补15、故子10、 牛大力25、苍术10、茯苓 20、泽兰 10,甘草 10。 抗癌药:沙苑子、性味甘温、补益肝肾、明目固精、常服沙苑子茶、健康貌美。 括楼实:

6、抗茵抗癌。 神应养真丹:姜活、天麻、白芍、当归、菟丝子、木瓜、熟地、川芎各等分褒水饮。 感昌风寒:辛夷花煲猪肺。肝肾亏损:1 首乌延寿丹:首乌、熟地、菟丝子、杜仲、牛七、女贞子、旱莲草、金樱子、豨签草、黑 芝麻。2.生地、地骨皮、石菖蒲、牛七、远志、菟丝子等分褒水饮。 坐骨神经痛方:龟板20,白芍 20,炙草 20、生地20、钻地风20、黄柏15、知母 15, 川牛七10,木瓜10、独活 10。清心肝而凉血,泻火安神:朱砂安神丸和酸枣仁汤。 皮肤瘙痒药:1.苍耳子 50,艾叶 50 ,蜂房 30,白癣皮 30,苦参 30,地肤子30,川槿皮30,川椒 20, 白矾 20。每天一剂煎水早晚洗。2

7、.茯苓 10,干姜4,白术4,甘草 4,煎汤饮完洗。3.当归 7,芍药3,川芎 3,蒺藜 3,防风4,生地6,首乌 3,荆归3,黄芪3,甘草 4。 4.苦参 10,百部10,蛇床子10,洗。铁打伤科药:指甲灰,血余灰,旧松香,生狗头煅灰,存性研粉,掺患处,断骨即续,刀伤 即愈,用酒服更佳。感冒咳:桔梗15,荆芥 15,炙紫苑 15,白前 10,炙百部10,炙甘草8,陈皮10。 丹毒皮出血:菊花15,地丁 10,天葵 10,红花 10,丹皮 10,银花 10,枸杞 15,连翘 10, 蒲公英 10,穿破石 50,铁包金30,生石膏 100,知母 80,茅根15,玄参 15,生地 30,麦 冬 2

8、0,续脚金 30。五积散:白芷 川芎 炙甘草 茯苓 当归 肉桂 白芍 半夏 陈皮 枳壳 葱白 麻黄 苍术 干姜 桔梗,厚朴各等分。铁打药:细辛 乳香 没药 生地 艮花 甘草 然铜 防风 霍香 泽兰 骨碎补 郁金 香附 白芷。(一)解表方剂类(1)麻黄加术汤 千金要略 组成:麻黄15,杏仁15,桂枝10,白术20,甘草 10煎剂,一日一剂,日三服,温服。麻 黄先煎。适应症:适应于湿盛伴有小便不利者,以脉浮缓。头痛,咳喘,浮肿,小便不利,鼻塞为主 要指征。可用于:风湿热,关节炎,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以及煤气中毒,鼻源 性头痛等病症。方解:麻黄,桂枝解表;麻黄和杏仁一起,宣肺利水;甘草调和诸药;白

9、术和麻黄、杏仁一 起,加强利水作用且能治身痛。在煤气中毒时,这种发散,利水作用有利于解毒和排 泄毒物。药物疗效:麻黄为止喘药,杏仁为止咳药,桂枝为温中药,白术为健脾利湿药,有利尿和降 血糖作用。(2)麻黄杏石甘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5 杏仁 15 甘草 10 石膏 20 煎剂一日一剂,一日三服早晚温服 麻黄先煎。适应症:多汗,胸闷,口渴,咳喘,呼吸困难。如气管炎,支气管喘息,心源性喘息,肺炎 和此类病症相类同的疾病。方解:麻黄解表利湿,可治咳喘;杏仁和麻黄协同平喘利湿;石膏解热清肺,甘草调和诸药; 麻黄和石膏协同,防止邪气上冲有止汗作用。麻黄止喘,升压,杏仁为止咳平喘,石 膏清热利湿。(3)麻杏

10、薏甘汤组成:麻黄15 杏仁 15 薏苡仁 10 炙甘草 8适应症:用天发汗后而受风体冷,头痛病症。如肌肉风湿,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妊娠肾 病,肌体麻木,喘息,冻疮等。方解:麻黄解表,杏仁协同麻黄,平喘利水,薏苡米仁利湿,和甘草协同有止痛作用。主治 范围包括,风、湿、寒、发热,身痛,以及因血燥而致之病症。治例摘录:例一:病人为60 多男性,主诉颈背痛而强硬,。经予葛根汤无效,脉浮有力,颈 部僵直起床卧床皆需人协助,给予麻杏薏甘汤二剂后,病减半。四剂病全消 例二:病人为老身妇女,热天夜间露宿庭外,黎明起发现左肩剧烈疼痛。午后加 重,给予麻杏薏甘仁汤二剂后病症消失。附记:本方为常用宣肺平喘利湿方,

11、由麻黄汤去桂枝,加薏仁而成。(4)柴葛解肌汤伤寒论六书。组成:柴胡15 葛根 10 黄苓 10 桂枝 10 半夏 10 芍药 10 麻黄10 石膏(碎)20 干姜 8 甘草 8 煎剂,一日一剂,一日三服,温服。适应症:由于外感呈现病邪侵入少阳部位,出现严重呕吐口渴四肢痛,发烦狂,用麻黄汤, 葛根汤不见效果的流行性感冒(下称流感,肺炎,各种热性病症)。方解:本方将葛根和柴胡汤合并,另加石膏而成。治疗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的合病,柴 胡,黄苓。丰夏,芍药,甘草解少阳热,并缓解心下肝部,脑胁之不舒;葛根桂枝, 麻黄,芍药解太阳热;石膏解阳阴热。柴胡为清热药,煎剂有解热和保护肝脏作用。 柴胡有止咳,镇

12、痛镇静作用。柴胡为解表药,桂枝为温中药。石膏为清热利尿药。以上四种药方均有很好的疗效。二清热方剂类(1)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0杏仁 10 桂枝10大枣5 枚 甘草8 干姜 8 石膏(碎)20适应症:适应于热性病的发热,恶寒,无汗,烦躁等。表实里热症,如肺炎,麻疹,脑膜炎, 急性关节炎,急性肾炎,及荨麻疹和皮肤搔痒症等,(不宜于发汗体质的病人禁忌)。方解:在麻黄汤中加重麻黄,杏仁之量,增加石膏,大枣,生姜,方中麻黄加大用量以利解 表,和石膏一起。具有解热解除烦躁之作用;桂枝和杏仁协同麻黄,散表热;甘草, 大枣干姜为辅肋药。同时起着协助主药的作用,麻黄为固表止喘药,有止汗,发汗止 喘,升压等

13、作用。桂枝为温中药,具有芳香健胃和止痛,解痉,消炎,镇静和抗过敏 等作用。(2)白虎汤伤寒论组方:知母15 粳米 20 石膏(碎)30 甘草 10煎剂,一日一剂,煎米熟,去渣,将余药另煎后混合,一日三次温服。 适应症:本方解表热 适宜于下列性况者;(1)伤寒,麻疹性热性传染病的高烧。口渴,烦躁,谵妄。以及伴有脑部症状者。(2)日射病,尿毒症的高烧,口渴,烦躁者。(3)夏季喘息,遗尿,牙痛,糖尿病者。(4)精神病的谵语,狂走,大渴引饮等。 方解:石膏清热镇静;知母润燥除内热;粳米未补脾胃;甘草和粳米一起可补脾胃。通过诸 药的协同作用,可解热,治烦躁。知母为清热滋阴药。石膏清热利尿药,解痉,消炎

14、镇静和抗过敏作用。治例摘录:例一:病人为一青年男性,眼痒2-3 日羞明一日畏光身体发烧,给予白虎汤二剂各症消失。 例二:病人为一养鸡员,因鸡群生瘟病,而过份紧张发碌工作中突然高烧,烦渴,不进食, 给予白虎汤三剂(冷服)。病症大减。再服三剂余症消退,继服竹叶石膏汤三剂痊愈。 本方为古今沿用之解表热之要方,清热生津止渴降烦而不伤脾胃,临床上用于大热,大汗, 大渴脉洪大等病症。对气虑,血虚发热,脉虚弱者禁用.。(3)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组方:知母15 粳米 15 石膏 20 甘草 8 人参 10 适应症:类似白虎汤症,主要用于:(1)热性病,中暑,热射病等引起的高烧,烦渴和脑病。(2)糖尿病,脑出血

15、,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进烦渴脉动洪大等。(3)皮肤病引起的痒,充血,烦渴,以及肾炎胆囊炎,夜尿症等。 方解:本方由白虎汤加人参组成,知母清内热润燥;石膏清热镇静;粳米补胃缓解石膏之寒; 甘草和粳补表;加人参用以补里。知母为清热滋阴药,石膏清热利尿药,人参补气。治例摘录:病人为44 岁女干部,连续三年于炎暑日低热,口渴、身痒,尤以中午下班为甚, 虽以长衫,草帽遮烈日而症状不减,甚为苦恼。救治于某专科医生,服过敏丸和 复合维生素B1不效,无奈,求诊中医,给予白虎加人参汤三剂后显效。低热, 烦渴、身痒消失。此后,病人根据自身经验,每于炎夏天,以上症状出现时,即 服本方三六剂痊愈。(4)茵陈蒿汤伤寒论

16、组方:茵陈蒿15 栀子 10 大黄10 适应症:解胃肠实热要方。多用于黄疸初期,也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血清性肝炎,皮肤搔痒症,口腔炎,脚气,肾性浮肿,子宫出血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病症。方解:本方具有泻郁热作用。茵陈有消炎,利尿作用,对消除黄疸有特殊作用;栀子能消炎 利尿。大黄为消炎泻下药。经过三味药相配伍,对以黄疸和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疾病, 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茵陈为清热燥湿药,用于治疗黄疸,栀子,清热利胆作用。大黄 有泻下、收敛,抗茵作用。降低胆固醇。(5)黄连阿胶汤伤寒论组方:黄连10黄苓 8芍药 10阿胶 10(烊化) 卵黄二个 煎剂一日一剂,一日三服。卵黄不煎,药煎好后与烊化的阿胶与旦黄共搅拌冲入药温服。适应症:适用于热性虚症。如肺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