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h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792655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h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h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h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h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h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h(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1,采用座右铭激励学生属于()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答案及解析1 ,Ao品德修养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品德修养法体现的是一种自我教育。榜样示范法指通过树典型、立榜样,让学生有学习的参照和目标,从而教育和鞭策学生的一种方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

2、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2,一些教师针对学生做错了习题而给予他们惩罚,这种做法违背了惩罚的()原则A,尊重性B,伦理性Cz确定性D,灵活性答案及解析2 ,Bo惩罚的伦理性原则是说由于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确行为规范所具有的道德权威性,所以惩罚学生必须针对的是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的不良行为。这就意味着,只有当学生出现了道德不良行为时,教师才能对其进行惩罚以规范学生行为,而对于学生非道德方面的错误(比如做错作业,认知领域),教师不得进行惩罚,否则就违背了惩罚的伦理性原则。3 ,对于学生课堂上玩MP4,下列较好的教育方式是()A,大声喝止,公开批评B,毫不留情,罚站上课C,不闻不问,任其自然D,先暗示

3、制止,课后再教育答案及解析3 ,Do对于上述情况,较好的处理方式应是先暗示制止,课后再教育。大声喝止,公开批评的教育方式较为粗暴,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毫不留情、罚站上课的教育方式体罚学生,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闻不问,任其自然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不负责任。4,班主任能够通过语言、情境、人物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品德教育的方法是()A,认知冲突法B,道德故事讨论法C,价值澄清法D,说理法答案及解析4 ,Do说理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科尔伯格提倡认知冲突法,即教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上,以引起儿童认知上的冲突才妾着组织相邻阶段

4、的学生进行讨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通过道德故事研究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5,能较全面的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泛的品德评价法是()A,加减积分法B,操行评语法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D,模糊综合测评法答案及解析5,Co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运用较广泛。此题选CoL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这是知觉()的表现。(单选)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2.能够不屈不挠的克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体现了意志行动的()。(单选)A.果断性B.自制性C启觉性D.坚持性3 .在课堂学习中,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

5、注意是()。(单选)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4 .阅读时一目十行和一目一行体现了注意力的()不同。(单选)A.转移B.范围C.稳定性D,分配5 .当学生读到贺知章的咏柳时,头脑中会出现一幅勃勃生机,葱翠袅娜的春柳图,这种想象属于()。(单选)A.幻想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答案解析L【答案】A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以及恒常性。题干中,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体现了猎人和樵夫从众多背景中选择所要知觉的对象,反映的是知觉的选择性。因此,本题选A。2 .【答案】D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的品质。

6、意志的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以及坚持性。题干中,能够不屈不挠的克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体现了意志行动的坚持性。因此,本题选D3 .【答案】A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种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选项A,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答案选择Ao4 .【答案】B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题干中,一目十行指一眼能看十行文章。而一目一行指一眼能看一行文章,说明两者体现的注意的范围和广度不同。故本题答案

7、选择B5 .【答案】Co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分类。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其中,有意想象中的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题干中,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头脑中想象画面,属于再造想象,故选项C符合题意。L学习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两个关键特征,这是()。(单选)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原理学习2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是()。侈选)A活动对象不同B.活动结构不同C.活动要求不同D.活动方法不同3,品德的心理结构有()。侈选)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素质D,道德情感4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8、。()(判断)5 .张明是某市一中学的学生,他身体健康,可就是有一不好的毛病,总爰与同学动手打架,每次打架过后,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并一再地跟老师和家长保证要改正这个坏毛病。老师和家长为此做了许多工作。可两个学期下来,张明打架的次数虽然有所减少,可还是时不时地犯打架的毛病。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很为难。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于张明、老师和家长的做法加以分析,并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建议。(案例分析)答案解析L【答案】Bo解析: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符号

9、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关键特征。题干中提到的关于鸟的关键特征,属于概念学习。2.【答案】ABCo解析:本题考查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是:第一,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是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是可以被观察的,可以被感知的。而智力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第二,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

10、动作的连锁,所以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因而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第三,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故答案选择ABCo3.【答案】ABDo解析:本道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A选项,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选项,道德行为,

11、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C选项,道德素质,现阶段我国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要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宪法规定的五爱为基本,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传统美德。属于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D选项,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综上所述,答案选择ABD。4 .【

12、答案】o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的类型。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2)无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模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何谓优秀,界定很模糊,所以目标是模糊的,其次,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方式很多,所以手段也不确定。由此可知,题干描述是一种无结构的问题。故本题说法错误。5 .【参考答案】解析:学生品德的形成要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从知情意行多方面促进学生的成长

13、。道德品质是由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构成的,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统一发展。材料中张明作为一名中学生,喜欢和周围的同学打架,打完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明他能够辨别事物的是非好坏,有清晰的道德认识,但在道德行为上还有所不足,因此张明在知行方面没能统一发展。德育的过程是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并且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材料中家长和老师做了不少工作仍然没有效果,家长和老师要不仅着力于提高张明的道德认识,还要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入手,促进张明品德的形成。对于张明的情况,应该着力于培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Q)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