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通民总要点对比24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790529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通民总要点对比24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通民总要点对比24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通民总要点对比24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通民总要点对比24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通民总要点对比24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通民总要点对比24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通民总要点对比24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民通民总要点对比24则一、确立六项民法基本原则,并以“公序良俗”取代“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总则: 第四条【同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同等。 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依据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公允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允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恳,恪守承诺。第八条【遵守法律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反公序良俗。第九条【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 【关联法条】 民法通则

2、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允、等价有偿、诚恳信用的原则。二、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实力。 民法总则: 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爱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实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实力自始不存在。 【关联法条】 继承法:其次十八条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诞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依据法定继承办理。三、限制民事行为实力人的年龄下限由10周岁降低为8周岁。 民法总则: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实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

3、法律行为。 其次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实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关联法条】 民法通则: 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实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实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四、完善了监护制度。 1.扩大了被监护人的范围民法通则只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智力障碍者、失能老人等成年人的监护则始终是空白点。民法总则将精神病人扩大至全部无民事行为实力和限制行为实力的成年人。 民法总则: 其次十一条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成

4、年人为无民事行为实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其次十二条不能完全分辨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实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关联法条】 民法通则: 第十三条不能分辨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实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分辨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实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5、。 2.新增遗嘱指定、协议确定、书面确定监护人方式 民法总则:其次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当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第三十条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敬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实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情愿担当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丢失或者部分丢失民事行为实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3.新增国家监护兜底规定。 民法总则: 第三十二条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当,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居处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当。五、增设

6、宣告死亡中“因意外事务,下落不明满二年”的例外情形。 民法总则:第四十六条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一)下落不明满四年;(二)因意外事务,下落不明满二年。因意外事务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行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 【关联法条】 民法通则:其次十三条 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斗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斗争结束之日起计算。六、新创法人分类,独创“特殊法人”。民法总则放弃了民法通则关于企业法人、机关法人

7、、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的分类,依据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殊法人3类。 民法总则:第三章法人第一节一般规定其次节营利法人第三节非营利法人第四节特殊法人 第九十六条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殊法人。七、统一规定法人清算义务人的主体,变更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依据民法总则第七十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义务人应当为执行董事或者董事会成员而非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义务人应当为董事会成员,而不能由股东大会另行确定的其他人员。 民法总则:第七十条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

8、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刚好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清算义务人未刚好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担当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关联法条】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起先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

9、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刚好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八、新增对个人信息、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爱护规定。 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爱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须要获得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平安,不得非法收集、运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供应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第一百二十七条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爱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九、扩充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内涵,放弃“民事行为”法律概念。民法总则放弃了民法通则中的“民事行为”法律概念,扩充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内涵,既包括合法的法律行为,也包括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民法总则: 第一百三

10、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关联法条】 民法通则: 第五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十、未接受“效力性强制规定”法律概念。强制性规定区分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为最高人民法院合同法司法说明(二)所创设,已为司法界与理论界所接受,民法总则草案(一至四次审议稿)均运用“效力性强制规定”概念,最终表决稿为什么会抛弃“效力性强制规定”概念,转而接受了一种相当拗口的表述,不得而知。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实力;(二)意思表示真

11、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四审稿)(2017年3月8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第一百四十六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实力;(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十一、对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仅有撤销权,废止“变更权”。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会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恳求

12、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状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状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状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推断实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允的,受损害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关联法条

13、】 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会的;(二)显失公允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起先起无效。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会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允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状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恳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十二、新增有关第三人欺诈、第三人胁迫的法律规则。 民法总则: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反真实意

14、思的状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状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关联法条】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其次款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反真实意思的状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恳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十三、新增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最长五年,重大误会的当事人的撤销权行使期限由一年削减至三个月。 民法总则: 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歼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会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