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784810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如何使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中的活动扎实有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活动的开展要紧扣教学目标丰富多彩的活动固然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性较高,但是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最主要还是要紧扣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完成有作用,有帮助的课堂上可以多搞一些,反之,有些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对于教学目标

2、的完成却没有任何意义。在二年级我的好习惯一课中,有一位老师让学生将各自的缺点写在纸飞机上,到操场上放飞纸飞机,和缺点说再见。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操场上将纸飞机一一放飞,有的又捡起来再次向远处扔去,有的则望着手中的纸飞机舍不得放飞。下课了,操场上留下了一地的纸飞机,望着兴高采烈的同学们,老师满脸无奈。这样的活动,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上的效果却与预先设定的目标南辕北辙,甚至与我们平时宣传的讲究卫生的教育背道而驰。因此,在设计课程活动环节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活动对课堂目标的完成是否有用,而不能生搬硬套地将教材中的活动都搞一遍,结果预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被五花八门的活动给带走

3、了。二、活动的开展,应该因时因地制宜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拉拉手 交朋友,让学生通过游戏认识老师和同学,实际上我们这个教学内容不必等到品德与生活课来上,在开学第一天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尽早适应小学生活,熟悉老师和同学,而不需要等到几天之后的课堂上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教材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开学初写好教学计划,对于有些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应该事先布置准备工作。如二年级下册春天的种植,通过种植、小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

4、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但仅仅靠课堂两课时是不可能完成种植过程的,这就需要提前布置学生先在家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种大蒜、种花的实验,并作好有关记录。在种植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对植物的生长有了直观的认识,课堂上才能提出问题,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三、创设情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比较少,如在紧急情况下的救助、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这一点,我们在课堂上应多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参与活动,获得知识。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我让一部分学生模仿只有右手的残疾人来练习收拾

5、书包,孩子们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好玩,但是通过模拟练习之后,他们认识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方便,纷纷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会歧视残疾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残疾人。在之后的一次爱心捐款中,同学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为灾区的儿童献上一片爱心,有三个孩子捐了一百元,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他们说:“灾区的小朋友太可怜了,我们应该帮助他们。”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懂事的样子,我也为他们感动。四、活动的开展要注意连续性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还拿我的好习惯来说,要

6、想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光靠一两节课的说教是没有用的,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们开展了“我有好习惯”评比活动。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握笔的习惯,我给每个学生一张表格,学生只要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一节课就给加一颗星,然后每周进行评比,同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告诉他们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让家长在家配合督促孩子写字姿势要正确。坚持了一个多月以后,班级学生写字姿势有了很大的改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几课秋天到了秋游回味巧手剪秋天中秋与重阳,相互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几课综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秋天开始,重阳节组织学生外出秋游,将秋游的照片、采集的树叶带回来欣赏、剪裁,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秋天的变化,秋天的美丽。这样的活动不仅需要老师的全盘考虑,还需要学校的支持,通过几个星期连续开展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新课标语),在课堂中,教师要始终以上述三个目标为出发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通过讨论、调查研究、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中来,引导儿童“学会生活”,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品德与生活的有效性北关逸夫小学杜 小 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