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784750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本科毕业设计-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本科毕业设计-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本科毕业设计-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本科毕业设计-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教育学(小学教育方向)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目 录引言31家庭教育的意义41.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41.1.1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41.1.2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41.1.3孩子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51.2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51.3许多家庭只偏重分数61.3.1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61.3.2重“金”投资61.4忽视对家庭的道德培养61.5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72 小学生的成长72.1小学生对认知存在偏差72.2家长过分关注

2、孩子的学习状况 82.2.1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82.2.2要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做到以身作则82.2.3要端正家庭教养态度92.2.4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92.3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原则92.3.1扬长避短的原则92.3.2教育影响一致性的原则92.4教育实验过程102.4.1 归纳法102.4.2研究步骤102.4.3研究结果102.5加强家庭的社会化教育112.5.1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112.5.2进行适度逆境教育113正确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及学业成功的基础113.1家长不能只重视学校教育123.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123.2.1家庭教育权威性123.2.2 家庭教育传导性133.2.

3、3家庭教育及时性133.3家庭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必要条件133.4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144 推论及建议154.1推论154.2建议15结束语15致谢16 摘 要 研究家庭教育,有助于探索家庭成长规律和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对丰富孩子培养和教育的理论,指导孩子培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家庭很幸福,家庭教育的片面性也就显露出来,包围在他们身边的有鲜花,微笑,幸福和甜蜜,不少孩子也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生活,因此也就造成了他们薄弱,竞争力不强,没有远大抱负和理想,动中表现出与多子女家庭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此,研究其成长规律,对丰富培养和教育孩子的基础理论,填补人力资本研究的

4、空白和指导孩子培养和实践活动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家庭教育,有助于增长父母科学育儿,科学教育子女等方面的知识,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对父母是无限崇敬和信赖的,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成长影响最为深刻。然而,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受过专门培训,养育孩子完全依靠感觉,缺乏科学指导。所以,研究家庭教育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极其有意义的科学探索与总结。有助于指导家庭克服心理障碍,改善人际关系,成就人生大业。现在家庭的发展状况很不乐观。现在家庭虽然很有自信,乐于助人,兴趣广泛等优点,但是同时在他们的身上也有一些不可忽略的缺点独立性差,依懒性强;任性,有很强的虚荣心等。 关键词

5、:家庭 孩子 教育 全面发展引言 21世纪的今天,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高尚事业.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家庭教育也应当强调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重视人、爱护人,发展和提升人的精神贯穿于整个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原因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潜在的、深层次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道德培养是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整合。这些因素的整合引出的是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并且是可以通过

6、培训等手段得以提高。作为家庭的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重要的。理性地审阅家庭家庭教育现状时,不难发现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的困惑:孩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身材越来越胖了,但是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责任心不强:孩子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多才又多艺,但是心灵更脆弱,心理问题也就更突出,家庭身上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说明了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现代家庭家庭教育问题的不断凸现,已逐渐引起社会、家庭的高度重视,现在的问题若不加以矫正,不仅会影响家庭自身发展,破灭家长们的幻想,也将会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1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

7、和影响。 俗话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1.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1.1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非常重要

8、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1.1.2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孩子的亲人,他们是孩子最亲密也是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家族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孩子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道德品质,生活方式,性格特征等无不影响着孩子,尤其是对早期的孩子影响最深刻,在某种程度上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 其次,家庭教育具有持续性。父母对孩子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出生后,从小到大,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与

9、父母朝夕相处,一直在接受着父母的教育。父母自身修养直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个性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孩子对他们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模仿,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和亲和性。孩子成长过程中在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的依赖性以及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权威性。同时,家庭对子女不仅以血缘关系、情感关系为纽带,而且以经济关系为辅助,这就是使家庭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这是社会、学校都无可相比的优势条件。因此,孩子比较容易相信父母的教育,对他们的教育感到亲切,父母的教育就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1.1.3孩子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孩子比作一张白纸

10、,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孩子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孩子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孩子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逐步让位给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仍然在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

11、环节,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的素质,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即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二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品和文化素养。家长的文化素养并不等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家长的文化素养是指家长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人类精神财富的多少和所表现出的理论知识水品。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孩子的发展就会比较好。所以,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对子女的身心发展肯定是有好处。 第二,家长对

12、子女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子女热爱、关心的程度和方式;二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这种家庭下的孩子变得性格孤僻、冷漠、厌世,变得消极、沉沦。还有些家长是太过溺爱孩子,对孩子,父母有说也说不完的牵挂和割舍不下的爱,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有的甚至还可能有任性、娇气、爱发脾气、唯我独尊等不良的人格品质,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心理特别重的毛病。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 第三,家庭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举个例子来说,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容易出现孤僻、冷漠得心理,出现冒险、野蛮的心理。而现

13、代社会讨论最多的,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独生子女是“特殊孩子”,认为他们缺乏独立奋斗的能力、依赖心十足、缺乏社交能力、早熟、孤僻、娇气、任性等。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心理学家通过对40万名中学生的调查、对比,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聪明、更富于创新、对事业更敏感。上述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独生”上,这是不科学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颜之推也说过:“人在年少,神情未定,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1.3许多家庭只偏重分数1.3.1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 现在的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成绩,有不少的家长以为孩子考个好的分数就

14、一定能成才。分数似乎成了孩子立足家庭的支柱,家长的喜怒哀乐都几乎系于孩子考试成绩和升学方面。家长为了促进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根据孩子成绩的高低来实行奖惩措施,就连过年时的压岁钱也根据成绩的高低来给,他们用了金钱和物质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像这种不尊重孩子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教方式,既不符合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1.3.2重“金”投资 孩子能否成才必要的财力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家庭的家长认为只要自己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于是家长们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书、辅导书,不管多少钱都会买回家。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家长们就迫不及待的花钱投资

15、选择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英语等爱好班,家长们也劳苦地去接送。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在心灵和身体上受到了伤害,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损了灵性,失去了童趣。1.4忽视对家庭的道德培养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是学历加名牌,而是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但还是有不少家长按照自己的经验,认为智育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对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情趣情感、志向、爱好不管不问。完全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培养。娇宠溺爱,提供过多的关心和帮助现代家庭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的事情太多了,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的劳动也有家长包办。洗衣服、穿衣服、盛饭等都有家长代劳,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离不开家长了,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