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母亲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78006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堰河我的母亲教师教学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堰河我的母亲教师教学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堰河我的母亲教师教学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堰河我的母亲教师教学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堰河我的母亲教师教学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堰河我的母亲教师教学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教学实施方案版本模块人教必修1课题大堰河我的保姆课程类型新授课课时2上课日期年月日授课老师课程学习目标目标解读1.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学会欣赏诗歌的音韵美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3.体会对比、反复、排比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4.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学法指导1.查阅资料,知人论世,了解整理和本诗写作背景2.反复诵读,从作品情感、内容结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多角度出发深入思考3.参与探讨、辩驳,学会汲取他人之长,学会表达观点态度。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1.对底层民众生活艰辛的真正体会,关系到对大堰河这一形象的准确理解,只有准确理解这一形象才能真正引

2、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2.掌握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教学建议1.在背景介绍或诗歌分析中,提供一些底层民众生活艰辛的资料,营造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课堂氛围2.通过理清诗歌的抒情脉络,引导学生把握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和蕴含的社会意义3.引导学生讨论诗中所运用的大量排比句式和重叠反复手法对于加强抒情效果的好处,探究诗中运用的大量描述性的意象及其作用4.遇到观点有分歧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观点争鸣”活动,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阅读金太阳导学案,提示学生做好课前准备2.朗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搜索相关背景资料3.有感情地朗诵作品学生准备:1.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2

3、.完成金太阳导学案“预学区”内容3.查找资料,了解整理艾青和他的其他作品,了解中国新诗发展历程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创设情境第 1 课时课堂导入导语:母爱是阳光,照亮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母爱是甘露,润泽我们心灵每一处干涸。每当黑夜降临,每次圆月当空,思念的脚步就会愈发迅猛,无法抑制的情感汇聚成一句高亢的呼喊:妈妈,我爱你!八十年前,诗人艾青也发出这样一声满怀深情的呼喊:“大堰河我的保姆!”听歌曲,展示搜索的资料歌颂母爱、真情的歌曲,介绍艾青的影视片段或图片第 2 课时课堂导入整理对自己的保姆大堰河给予了热情的讴歌和赞颂,这首诗的感染力极强,除了诗人发自内心的真情

4、之外,他高超的表现手法也功不可没,值得我们借鉴回顾旧知,观看朗诵视频,阅读诗歌朗诵视频(续表)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第一层级学习过程第 1 课时预习交流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穿插朗诵视频片段):1.“我”和大堰河是怎样的关系?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吃她的奶长大。她心地善良,勤劳,悲苦,爱“我”如自己的儿子。2.第6节整理抓住哪些细节描写自己陌生的家?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住、穿、吃,形成对比。表达“我”对大堰河无比眷恋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3.诗篇末尾“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有什么作用?明确:由讴歌和赞美保姆

5、大堰河,延伸到赞美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揭示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这使诗歌的主题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听朗诵,研读诗歌,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朗诵视频PPT课件自我核对1.抽查学生交流合作、自主学习的情况,对发现的小范围问题与学生个别交流纠正。重点关注如何概括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2.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思考讨论,纠偏补漏,完善学案第二层级学习过程第 1 课时深度探讨出示以下供讨论的问题,引导讨论:1.诗人说“我是地主的儿子”,又说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两处自称是否矛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怎样理解“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一句的含

6、意?3.第7节整理笔下的大堰河为什么总是含着笑?深入阅读诗歌,分组讨论大堰河的人物形象,得出结论后展示PPT课件展示点评参与小组讨论和组间辩论,点拨分析:1.关键信息: 强调大堰河才是真正的母亲。2.点拨:了解语境,结合全诗整体情感有助于理解句子含意。关键信息:细节描写、双关手法、刻画形象、寄寓情感。3. 关键信息:勤劳、宽厚,劳动妇女的悲苦和伟大。各小组展示、辩论。做好笔记和标注,完善学案PPT课件第 2 课时深度探讨出示以下供讨论的问题,引导讨论:1.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却有三行内容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整理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深入阅读诗歌

7、,分组讨论作品的修辞手法,得出结论后展示PPT课件展示点评参与讨论和辩论,可就某个问题重点参与一组的讨论,学生展示后点拨分析:1.关键信息:反复手法,突出情感。2.点拨:先确定修辞手法的种类,然后分别分析具体体现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播放微课视频,小结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方法。各小组展示、辩论。做好笔记和标注,完善学案PPT课件微课视频(续表)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第三层级学习过程第 1 课时课堂检测1.要求学生完成基础智能检测中1至3题,检查学生完成情况2.针对练习情况(对诗歌情感的领悟、分析)作提示归纳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分析教材文本,提升诗歌鉴赏能力PPT课件第 2 课

8、时拓展应用1.要求学生完成全新视角拓展中的4至6题(必做4、5题,选做6题),检查学生完成情况2.针对练习情况(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作提示归纳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巩固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知识PPT课件第四层级学习过程第 2 课时总结反思要求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构建,总结交流思考获得的知识。反思学生课堂表现和教师教学效果1.大堰河的人物形象2.整理对大堰河的情感3.表现手法(多种修辞手法)沿着思维导图构建回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形成书面反思,以备查漏补缺PPT课件课外拓展课外阅读诗词,注意从诗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词进行鉴赏板书设计课后巩固金太阳固学案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