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77703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第5讲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含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限时规范训练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44 分)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 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下图为该类景观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12题。12.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A.大理岩C.沉积岩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A.地壳下沉C.流水侵蚀B.D.B.D.岩浆岩变质岩地壳下沉地壳抬升)。)。解析 第1 题,由题干可知形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为岩浆岩。第2题,图 示景观主要是由地壳抬升、河流侵蚀而形成的。答案 1.B 2.D读图,完成 34 题。西 东高度

2、(米)乙丙丁3.图中甲地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分别是A. 向斜内力作用后,流水沉积B. 背斜内力作用后,外力侵蚀C. 断层 外力作用后,地壳抬升D. 海沟板块运动后,外力侵蚀4若只考虑岩层的软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 岩层由硬至软排列应为( )。A. 乙、丙、丁B.乙、丁、丙C.丙、乙、丁D.丙、丁、乙解析 第 3 题,读图可知,甲地从岩层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所以甲地地质构造为背斜;其地貌为谷地,成因是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后,背斜顶部被 外力侵蚀。第 4 题,不同性质的岩层软硬程度不同,岩性较软的容易被侵蚀 而岩性较硬的不容易被侵蚀,保留在地表海拔较高的位臵。读图可知,乙

3、岩 层露出地面最高,说明岩石最坚硬;丁岩层露出地面最低,岩层最软。 答案 3.B 4.A卜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图例上层洞穴下层洞穴石钟乳、石笋岩石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B.C.D.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 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解析 第 5 题,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中信息“石钟乳、石笋”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是在溶洞内发育形成的, 故应先有溶洞,再有石钟乳。第 6 题,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4、条件,意 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 岩石(如石灰岩)的溶蚀、淀积而形成的,故A、B两项不正确;喀斯特地貌发 育区地表水渗漏严重,而地下水较丰富;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广西境 内和云贵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地表崎岖,土层薄且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 产。答案 5.D 6.C读风景示意图,回答78题。7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B.乙图上的景观)。A.甲图上的景观C.丙图上的景观D. 丁图上的景观8.有关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 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 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5、D. 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解析 第7 题,根据这四幅景观图可知,甲、乙、丙、丁所示的景观分别是河流流水侵蚀而成的峡谷,冰川侵蚀地貌、桂林山水、瀑布。其中只有桂林 山水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形成的。第8 题,乙图上的雄伟山脉是由内力 的挤压、抬升而形成的,而角峰、冰斗等地貌则是由冰川侵蚀而形成的,故 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答案 7.C8.B(2013.郑州模拟)读下图,完成910题。(9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B.C.D.)。10. 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裂谷 海岭 山系 海沟A.B.C.D.表示板块张解析第9题,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表开始隆起;

6、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表示岩层断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第 10题,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张裂则形成海岭。答案 9.B 10.A11. 下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地幔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A 喷出岩岩浆侵入岩变质岩岩浆沉积岩B. 岩浆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沉积物喷出岩C. 喷出岩沉积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侵入岩D. 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岩浆沉积岩岩浆解析图中表示从地球内部喷出的岩浆,直接喷出地表的岩浆经冷凝成为 喷出岩(如图中),未上升至地面的岩浆经冷凝成为侵入岩(如图中)。先形 成的喷出岩经过风化、侵蚀

7、、搬运作用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沉 积物(如图中),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图中)。喷出岩、 侵入岩和沉积岩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形成变质 岩(如图中)。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以及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 为新的岩浆。答案 B二、综合题(共 56 分)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 分)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 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 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材料三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

8、世界 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 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材料四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1) 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4分)(2) 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8分)(3) 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6分)(4图中的山脉是,属于地质构造中的,板块a为板块,板块b为板块。(8分)(5)根据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6分)解析 第(1)题,河口冲积岛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它受流水和海水作用。第(2) 题,古沙洲的发展与流水沉积作用、海水顶托作用、地转偏向力等作用有关。

9、 第(3)题,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和水库的修建,导致河流含沙量减小,海 岸线向近海移动速度减慢。第(4)题,图中山脉为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 它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形成的。第(5)题,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 因是板块挤压。答案 (1)流水堆积(沉积)作用;海水的顶托作用。(2) 河口地区由于落差小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堆 积,出露水面形成沙洲;泥沙继续堆积,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古沙洲逐渐和 大陆相连;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岸堆积速度快。(3) 中上游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4) 喜马拉雅山 褶皱 印度洋 亚欧(5)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

10、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 压。13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 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 展演化的窗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4分)日石灰岩區页岩El砂岩地层剖面示意图(1) 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 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 面升降的变化过程。(8 分)(2) 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 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层)(4 分)(3) 比较断层 M 左右

11、两侧的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4 分)(4) 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8 分)解析 第(1)题,对照图例可知,C为砂岩,属于陆地河湖沉积物。E为深海 沉积形成的石灰岩,G为浅海沉积的页岩,从E层到F层,由海洋环境变为 陆地环境,与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有关;从F层到G层,由陆地环境变为 浅海环境,与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有关。第(2)题,图中CK地层发生了 明显的倾斜和弯曲,褶皱一定是这些地层形成之后产生的,即K地层(最年轻) 形成之后; N、O、P 地层位于最上层,且呈水平分布,是形成最晚和没有发 生倾斜、弯曲的地层,褶皱一定在这三地层形成

12、之前,即N地层(三地层中最 早)形成之前。第(3)题,在断层左侧找对应的地层,最好用标注字母的方法进 行,找不到的地层即缺失层。第(4)题,根据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进行分 析。答案(1)C层表示该地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 G 层海平面上升。(2) 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3) H、I、J、K 地层缺失。(4)内力作用表现为: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为:沉积、建坝前建坝后B.搬运一堆积作用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P 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A.侵蚀一搬运作用C.风化一侵蚀作用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三峡大坝下游附近”。

13、测点在距大坝下游很近的地方,由于大坝的建设,水流落差变大,大坝附近水流速度加快,侵蚀搬运能力增强,将原来河床沉积物中细小的颗粒侵蚀搬运到下游,较大颗粒留在原地,A正确。答案 A(2013上海地理,9)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10.()。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弯曲对河流外力作用的影响。在河流弯曲处,凹岸受河 流冲刷严重,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凸岸,泥沙淤积,主要表现为流 水的沉积作用。图中处为河流的凸岸,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所以 本题选择B选项。答案 B 11.如果在图示的、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B.D.A.C.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水域条件(

14、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和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两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河流侵蚀 作用显著,河道较深,有利于航行。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答案 C二、综合题12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花岗岩 虽石灰岩(1) 试比较图中A、B两种地貌景观成因的差异。(2) 判断图示区域的盛行风向。(3) 说明图中 C、 D、 E 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4) 根据该地质剖面图,归纳该地区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各种表现。解析 第(1)题,观察图中地貌景观,确定A地貌为风蚀蘑菇,B地貌为沙丘。 第(2)题,从沙丘的形态可以判断盛行风是从缓坡一侧吹来的。第(3)题,石灰 岩为沉积岩,堆积在E岩层之上,说明其在E岩层之后形成,花岗岩侵入到D、E岩层中,说明C岩层最后形成。第(4)题,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 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该地区都有体现。答案(1)A地貌是风力侵蚀的产物,B地貌是风力搬运、堆积作用的结果。(2) 北风。(3) 由先到后依次为:E、D、C。(4)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13 瑞士风光优美,被誉为“ 世界公园 ” 。高大的阿尔卑斯山横贯中南部,境内 河湖众多,日内瓦湖是形成于第四纪冰期的冰碛湖。读该区域简图,回答问 题。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