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772874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有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的建筑必须要使用HRBE钢筋吗 答: 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2、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根据新公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的规定,本条提出了针对局部框架、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条第1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2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

3、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外表轧有专用标志。 1 总那么 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 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 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那么。 本标准未

4、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 2.0.1 抗震设防分类 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 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

5、terion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上下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根本规定 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以下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 1 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 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

6、使用功能不同的局部、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局部。 3.0.2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平安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0.3 各抗震

7、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到达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平安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根底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平安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

8、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标准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3.0.4 本标准仅列出主要行业的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例如,使用功能、规模与例如类似或相近的建筑,可按该例如划分其抗震设防类别。本标准未列出的建筑宜划为标准设防类。 4 防灾救灾建筑 4.0.1 本章适用于城市和工矿企业与防灾和救灾有关的建筑。 4.0.2 防灾救灾建筑应根据其社会影响及

9、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4.0.3 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三级医院中承当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 2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具有外科手术室或急诊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县级及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及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3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例如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4.0.4 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4.0.5 2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和县及县级市防灾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

10、别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 工矿企业的防灾应急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防灾应急指挥系统建筑例如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4.0.6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以下规定: 1承当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 2不属于1款的县、县级市及以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4.0.7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 5 根底设施建筑 5.1 城镇给排水、燃气、热力建筑 5.1.1 本节适用于城镇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建筑工程。 工矿企业的给水、排水、

11、燃气、热力建筑工程,可分别比照城市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建筑工程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5.1.2 城镇和工矿企业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规模、修复难易程度和社会影响等划分抗震设防类别。其配套的供电建筑,应与主要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相同。 5.1.3 给水建筑工程中,20万人口以上城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县及县级市的主要取水设施和输水管线、水质净化处理厂的主要水处理建(构)筑物、配水井、送水泵房、中控室、化验室等,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1.4 排水建筑工程中,20万人口以上城镇、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县及县级市的污水干管(含合流),主要污水处理厂

12、的主要水处理建(构)筑物、进水泵房、中控室、化验室,以及城市排涝泵站、城镇主干道立交处的雨水泵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1.5 燃气建筑中,20万人口以上城镇、县及县级市的主要燃气厂的主厂房、贮气罐、加压泵房和压缩间、调度楼及相应的超高压和高压调压间、高压和次高压输配气管道等主要设施,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1.6 热力建筑中,50万人口以上城镇的主要热力厂主厂房、调度楼、中继泵站及相应的主要设施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2 电力建筑 5.2.1 本节适用于电力生产建筑和城镇供电设施。 5.2.2 电力建筑应根据其直接影响的城市和企业的范围及地震破坏造

13、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5.2.3 电力调度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国家和区域的电力调度中心,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 2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力调度中心,抗震设防类别宜划为重点设防类。 5.2.4 火力发电厂(含核电厂的常规岛)、变电所的生产建筑中,以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1 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或规划容量为8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厂和地震时必须维持正常供电的重要电力设施的主厂房、电气综合楼、网控楼、调度通信楼、配电装置楼、烟囱、烟道、碎煤机室、输煤转运站和输煤栈桥、燃油和燃气机组电厂的燃料供给设施。 2 330kV及以上

14、的变电所和220kV及以下枢纽变电所的主控通信楼、配电装置楼、就地继电器室,330kV及以上的换流站工程中的主控通信楼、阀厅和就地继电器室。 3 供给2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城镇集中供热的热电站的主要发配电控制室及其供电、供热设施。 4 不应中断通信设施的通信调度建筑。 5.3 交通运输建筑 5.3.1 本节适用于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系统建筑和城镇交通设施。 5.3.2 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建筑应根据其在交通运输线路中的地位、修复难易程度和对抢险救灾、恢复生产所起的作用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5.3.3 铁路建筑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含城际铁路,、客货共线?、?级干线和货运专线的铁路枢纽的行车调度、运

15、转、通信、信号、供电、供水建筑,以及特大型站和最高聚集人数很多的大型站的客运候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3.4 公路建筑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级汽车客运站和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公路监控室,一级长途汽车站客运候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3.5 水运建筑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水运通信和导航等重要设施的建筑,国家重要客运站,海难救助打捞等部门的重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空运建筑中,国际或国内主要干线机场中的航空站楼、大型机库,以及通信、供电、供热、供水、5.3.6 供气、供油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

16、为重点设防类。 航管楼的设防标准应高于重点设防类。 5.3.7 城镇交通设施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在交通网络中占关键地位、承当交通量大的大跨度桥应划为特殊设防类,处于交通枢纽的其余桥梁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2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隧道、枢纽建筑及其供电、通风设施,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4 邮电通信、播送电视建筑 5.4.1 本节适用于邮电通信、播送电视建筑。 5.4.2 邮电通信、播送电视建筑,应根据其在整个信息网络中的地位和保证信息网络通畅的作用划分抗震设防类别。其配套的供电、供水建筑,应与主体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相同,当特殊设防类的供电、供水建筑为单独建筑时,可划为重点设防类。 5.4.3 邮电通信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以下规定: 1国际出入口局、国际无线电台,国家卫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