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华明中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75725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华明中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天津市华明中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天津市华明中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天津市华明中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华明中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华明中学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津市华明中学教学设计课题第七课从这里出发 第二框:走向未来教材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一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自尊自强”,二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本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后一课,教材暗含了过去、现在、未来的逻辑线索;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梳理初中三年的收获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引领学生面向未来、感受未来、规划未来;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时,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迎考冲刺期,学生的初中生活也进入了尾声即将面临初中毕业。过去与未来、相聚与别离、学校与社会、升学与工作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作出正确的选择

2、。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认识自我,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畅想未来,为成才做好准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对自我、社会和世界的认识,也逐步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表象深入本质。但是,九年级学生毕竟心智还不成熟,视域有限,在学习行为上,有时会更多关注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而忽视能力素养的发展。授课时间2019.5授课类型:新授年级:九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美好的理想,确立远大志向;将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良好的心态走向未来。能力目标学会反思,善于创造机会,勇于拼搏,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知识目标知道目标对人生的引

3、导作用;懂得规划有意义的人生,脚踏实地;懂得将自我需要与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来确立恰当的人生目标。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懂得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教学难点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讲授法、小组活动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学习准备自主学习,小组分类调查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赏析视频2050将变成这样,你看到未来的自己吗观看视频,谈一谈你的感受?学生欣赏视频,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自主学习、带问思读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四

4、、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六、深入理解、知识拓展 1. 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_,提升_,延伸生命的_,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2. 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_与国家的、_、世界的繁荣、人类的、_相结合。 3. 畅想未来不是仅仅预设未来上什么学校,从事什么工作,而是要_,_,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4. 面向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_实地的行动。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_,而且要积极关切_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_,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5. 我们生于伟大的祖国,欣逢伟大的新时代国家政治稳定、_、_、社会和

5、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6. 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做好准备,抓住机会,还要善于_,成就自己。时不我待,只争朝夕。7. 走向毕业的过程,也是不断_的过程。 8. 为什么要畅想未来?书页 9. 如何畅想未来?书页 10. 当今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书页11. 我们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书页1、P87运用你的经验 ,完成填空并与同学分享你的梦想与目标。2、故事赏析,思考: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小结: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更是为了很好的服务社会和国家。 畅想未来需要开阔

6、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3、阅读教材第88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怀揣梦想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境与行动走向未来?小结:畅想未来不是仅仅预设未来上什么学校,从事什么工作,而是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4、阅读教材第88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站在人类与世界未来的角度,你是如何理解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请畅想人类与世界的未来。小结:“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出自明朝思想家,学问家王夫之所著的尚书引义太甲。新,即为新生事物,与旧相对。日生,指太阳升起。滞,停滞不前。其大致

7、意思是:新旧事物交替变更,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停滞不前。面向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踏上新征程! 5、阅读教材第89-90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未来的路,你会选择哪一种?小结:我们生于伟大的祖国,欣逢伟大的新时代,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做好准备,抓住机会,还要善于创造机会,成就自己。同时,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也让我们增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醒我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们要抓住机遇,朝着既定的目标去想、去做、去体验、去搏击风浪

8、、去迎接考验!6、赏析诗歌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小结:走向毕业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让我们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微笑着走向生活,踏上新的征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1. 对下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 少年的梦想就是飞翔 B. 梦想能激励我们的热情和勇气C. 少年只要有梦想就会成功 D. 少年的梦想都不切实际 2.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 )积极调整自己,勇于迎接挑战对“学霸”亦步亦趋,“学霸”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从点滴开始,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多依赖老师和父母A. B. C. D. 3.梦想的实现需要

9、付出努力,下列语句能体现该观点的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 B. C. D. 赏析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将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良好的心态走向未来。自主学习,带问思读完成填空 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各组整合答题资料,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回答。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朗读感悟回顾新知畅谈收获巩固新知检测达标赏析文章深入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对新课的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和

10、理解青年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思考青年人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应有的态度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感受世界的变化发展。引导学生明晰自己的发展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初中毕业后的人生道路。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新学知识,形成脉络。通过课后检测,来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本栏目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强建设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七、课后作业温故知新畅想未来不是仅仅预设未来上什么学校,从事什么工作,而是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的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那么,你对未来是如何畅想的呢?将自我需要与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学习以学生的自我探究、感悟、总结为主,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以达到教育、影响学生的目的。让学生懂得将自我需要与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针对学生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这一现状,教师要加励志教育,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