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语言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75196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将语言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将语言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将语言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将语言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将语言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幼互动精心研究而成的,它不仅是关于师幼互动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展现了教师、幼儿、幼儿园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一)“构建师幼互动的行为要素和分类指标”在第一个目标的“互动”、“师幼互动”等关键概念界定中,体现了多视角的综合性定义。如将“互动”概念界定为“互动也称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景之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其实质是两个不同主体间相互的行动、行为。”“师幼互动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表现为师幼双方开启互动和对彼此语言、行为意义的理解和反馈,其包括隐性的互动

2、和显性的互动,具体涉及互动主体、互动内容、互动行为、互动形式、互动效应等。(二)“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范型”第二个目标要建构一个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范型,并开展行动研究进行验证。鉴于构成师幼互动条件的多样性、互动的双向性、过程性和有效性的复杂性,形成一个多元视野整合的、变量众多的、较为理想的师幼互动范型,这确非易事,如互动的发起和回应、互相反馈和再发起的连续过程,幼儿园不同教育活动的互动特点和要素、外部环境的创设以及个别、小组、集体间的互动等重要因素在内的一个真实而丰富复杂又理想的师幼互动范型,才能反映出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动态过程,才能成为具有普适性的范型。但是为验证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理想范

3、型,各分课题组实践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首先,根据“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理想范型要素及基本特征”按等级评定法制定的“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理想范型要素自我评价表”,实践组教师对自身的师幼互动作出自我评价,明确自己师幼互动的优势和问题所在;其次,根据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理想范型,有针对性地提出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推进目标并根据推进目标提出个性化的改进措施并进行改进,对改进措施实现状况进行诊断,第一循环结束,如发现措施落实情况不到位,进入“第二循环”,过程与“第一循环”一样,循环往复,直至达成个性化的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推进目标。其简易流程为“互动现状分析推进目标改进措施诊断实现措施状况互动现状分析”这样一个不断循

4、环往复的研究,实现积极有效师幼互动推进目标的。通过研究,使得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越来越接近理想的范型并对理想的积极有效师幼互动范型进行诠释,提炼出了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时机、内容、方式和方法。下面就以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积极有效师幼互动范型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个别化合作交流式的平行互动”范型的互动时机、内容、方式和方法1.师幼互动时机和内容(1) 教师发起互动的时机和内容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解惑;在幼儿新经验积累时教师玩伴介入;在幼儿兴趣下降时教师激励表扬(2)幼儿发起互动的时机和内容幼儿提出操作性问题教师语言、动作暗示;幼儿求助教师提示性引导2.师幼互动方式和方法(1)教师发起互动与幼儿回应的方式方法

5、启发、建议发表见解式;鼓励、参与接受、陈述式(2) 幼儿发起互动与教师回应的方式方法询问转抛问题式;陈述认可提升式;疑惑肯定、建议式(三)“验证积极有效师幼互动促进教师教育行为优化理论假设”的研究第三个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验证“积极有效师幼互动促进教师教育行为优化”的理论假设。研究表明,教师在课题研究前、后师幼互动过程中教育行为优化是有显著差异的,表现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教育行为都是如此。1.量的说明(1)活动前教师教育行为研究前、后比较 教师由更善于“分析幼儿行为表现”向“对幼儿年龄特点把握”变化 ;教师主要依据“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判断”来选择、判断教材;教师在活动设计时更多从“教学过程

6、的针对性”的角度进行思考;教师在活动设计、环境创设等过程中偏向“经常”考虑要有创新;教师注重对资源开发(2)活动中教师教育行为研究前、后比较 教师对资源的利用更多;教师更多地观察“幼儿的需要、兴趣”;有近五分之一的教师在“幼儿产生问题时”进行观察,并且“幼儿产生矛盾时”进行观察开始引起重视了;教师重视在“幼儿产生问题时”进行倾听,说明更重视幼儿互动的主体地位;主要运用“视情况而定”的方法倾听幼儿;解读幼儿行为由“有时能解读清楚”偏向“全部能解读清楚”;教师在活动中判断行为由“对观察、倾听到的情况,及时作出判断”偏向“对观察、倾听到的情况及时作出判断,并考虑如何应对”(3)活动后教师评价行为研究

7、前、后比较教师努力在“活动中”、“活动前”作出评价,以适当地调整教育行为;评价方法以“自己反思”、 “与同事交换意见”为主;评价内容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2.质的说明(1)从观念到行为确立了教师与幼儿互为主体的思想,这不仅使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成为真实的主体,自主性和主体性都得到了发展,而且,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互动中也是主体,她仍然负有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导向作用,并成为互动中强有力的支持者、引领者和指导者。尤为可贵的是,课题研究实践组教师们就是在实践师幼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使互动中的教育行为逐步优化。(2)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技能。“提问”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技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中总结出活动前引疑、活动中质疑、活动后留疑的多种问题情境中进行提问,提问的方式形式多样,如抛问和接问、反问和追问等都是教师教育行为优化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