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团队课程校本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74615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团队课程校本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团队课程校本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团队课程校本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团队课程校本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团队课程校本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团队课程校本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团队课程校本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 飞第一讲我与时代同行第二讲 扬起理想的风帆第三讲 树立远大志向第四讲 做可爱的上海人第五讲 把握命运 放飞理想第一讲我与时代同行偶像崇拜到民族精神的弘扬偶像崇拜是人类自然正常的现象,人类的最初阶段崇拜大自然,人在少年时代崇拜英雄,这是人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必然经历的过程。在战火硝烟的时代,人们往往需要有个英雄人物来作为精神的支柱;在消费的时代,每个人的内心其实也都渴望有物质以外的归属感和寄托。从周恩来到雷锋,自爱因斯坦到比尔盖茨,无论中外,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不过随着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迁,青少年认同的偶像也在变化。那今日的青少年如何看待偶像?他们需要的是怎样的偶像呢? 从雷锋到

2、杨利伟:不同时代的青春偶像雷锋,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那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螺丝钉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奋斗誓言,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在中国大地上涌动起“学习雷锋”的热潮。杨利伟,中华民族飞天第一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上天,华夏儿女第一次听到了从太空传来的用汉语发出的问候,杨利伟一飞成名。2004年8月,在由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组委会主办的“我心目中的中华青春偶像”评选中,杨利伟以最高票当选青少年心中最喜爱的青年人物。原呼声很高的娱乐明星刘德华、郭富城等人却一一落选了。雷锋和杨利伟,他们是分属于不同时代,中国青年心目

3、中的青春偶像。从雷锋到杨利伟,时代在变,但是从他们身上传递出来的民族精神没有变,最吸引中国青年们的精神内核没有变。在六十年代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雷锋为国家建设发展甘愿做一颗“螺丝钉”,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当时青年为振兴中华甘愿奉献小我的历史使命感;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杨利伟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千年飞天、百年强国的梦想,他的当选证明了当代青年以民族、国家腾飞为己任的时代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这样的民族精神,在一代代中国青年人身上传承延续。“我心目中的中华青春偶像”评选组委会曾以为,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娱乐明星会成为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新偶像。结果,全球华人青年多达38万余份的投票总数

4、证明,得票较高的“中华青春偶像”主要集中在科技、体育、新闻及实业领域。当代青年心目中的偶像标准重视精神胜过外表,评选出来的青春偶像更侧重其身上可贵的中华民族精神。据了解,“我心目中的中华青春偶像”有奖征文活动目前已经收到海内外寄来的1000多篇文章,多数作者表示,偶像素质比外在形象更重要,不用把偶像的定义狭隘到港台歌星、影视明星等,明星当然可以成为学生的偶像,但真正的偶像应当代表中国当代青年的优秀品质,能够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名学生说,他最喜欢的青春偶像是杨利伟,因为杨利伟是中华民族飞天第一人,是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神舟五号的成功,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受到了作为华人的骄傲和

5、自豪。雷锋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青年心目中的青春偶像,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青春偶像,但他们身上都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民族精神。时代在变化发展,如今的青年在选择自己的偶像时,除了民族精神这个大原则外,还加入了许多新的时代因素。评选结果,除了杨利伟第一位,其余4名票数靠前的分别为姚明、丁磊、吴小莉、邓亚萍。评选组委会认为,这5位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偶像来自各个领域,类型各不相同,分别是术业有专攻的成功人士,反映了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时代的进步。在姚明、邓亚萍两位体育运动员同时上榜中,据悉,邓亚平当选的理由是她敢于胜利迎接挑战。而姚明当选的理由则是其改变了世界看中国人的“高度”,为中国赢得了

6、声誉,为整个亚洲赢得了尊重。谁能为青春立言?显然,这几位“中华青春偶像”所体现的精神特质,就代表了当代青少年当前的主流价值观,而体育的挑战拼搏和民族精神,也无可置疑地成为了当代青少年的新时代精神内核。广大青年学生纷纷表示对这5名青春偶都十分佩服,说,我们现在要好好读书学好本事,将来才能像他们一样作出一番事业,为祖国的发展出力。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应该有自己的偶像。在战争年代,对英雄偶像的崇拜是斗争精神的支柱,而在和平时代,人的内心也有对物质以外的荣誉、地位、名利等目标载体的渴求和寄托,这也是一种偶像崇拜。尽管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转型,但在中国的国土,从周恩来到雷锋,又从雷锋到杨利伟,不同时代的中华

7、青春偶像所传递着的民族精神却始终没有变,最伟大最精髓的中国青年的精神内核没有变,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都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从雷锋到杨利伟,青春偶像在变,精神实质不变,青年们为振兴中华而承担使命的责任感没有变。奥运精神”与“偶像崇拜”八月,雅典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坐在电视机前,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在为我们的选手打气、喝采,为他们紧张,也为他们最终的成功与失败兴奋和难过。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爱琴海上空一次又一次昂扬响起的时候,运动员站在奥林匹克至高处的振臂欢呼、泪光闪闪,必将又成为国人乃至千千万万青少年的无比骄傲与自豪。奥运所激发的精神是永远的,此时此刻,对体育健儿的崇敬,就是对金

8、牌的王者风范的崇敬,就是对拼搏、竞争的奥运精神的崇敬,就是对象征世界和平友好,对代表国家、民族荣誉、民族精神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崇敬。先后获14次世界冠军,4枚奥运会金牌的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被青少年选为自己“心目中的中华青春偶像”,反映的是当代中华青少年敢于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反映的是当代青少年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青春风貌。王义夫,一个奥运会六朝元老的竞技领袖,一个不屈不挠的自我精神超越者。带着伤痛的折磨,带着曾经的遗憾,带着对心中梦想的执著向往,创造了射击坛上一个又一个“青春复活”的神话,他的永不言败的拼搏也足以成为无数青少年的精神榜样,永不服“老”为国争光的他就是我们要崇拜的偶像。此外

9、,还有篮坛巨人姚明、射击新秀杜丽、广东妹子冼东妹如何作时代偶像的崇拜?又如何崇拜我们的偶像?“奥运精神”显然给了我们最明确的答案:偶像内在的精神实质比外在华美形象更重要。我们不必把偶像的定义狭隘到港台歌星、影视明星等,漂亮脸蛋的明星固然可以成为青少年们心中膜拜的偶像,但真正的偶像,应该是代表咱们中国当代青少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只有时刻把民族精神始终放在首位,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能够成为青少年最佳的学习榜样。古往今来,无论中外,举凡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或精英或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青春偶像。因为他们代表的社会价值和理想,以及付诸的努力行动,将激励我们永远前进!思

10、考:你心目中的偶像是谁?并说出崇拜的理由。作业:介绍一位爱国人物,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事迹未必一定是轰轰烈烈,只要他的行为体现一种爱国即可,同时谈一下怎样弘扬他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相关联接:通常人们将偶像划分为生产型偶像和消费型偶像。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艺术家、企业家、楷模人物等等都可归为生产型偶像。这些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属于产出型,他们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也因其身上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境界而提升了整个社会甚至整个时代的精神素质。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和理想。青少年崇拜他们,多以他们的生平作为立志的方向,以他们的业绩作为自己前进

11、的参照。当青少年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各种困难时,这些偶像往往能给他们力量,给他们信心,激励他们振奋起来勇往直前。消费型偶像是消费型文化、快餐文化的产物,它更注重外在的形式,是一种时髦的追求,如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等,在信息时代,借助全方位的商业包装和无孔不入的广告,透过现代传媒的强大力量,社会制造出一批又一批新的偶像,从小虎队到F4,从张国荣到周杰伦等等,让青少年目不暇接,但青少年对这些偶像的追随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或物的层面,如服装、发型、语言、语调、词汇、神态、容貌、动作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加深,这类消费型的偶像会逐渐淡出青少年的视线,消费型偶像一般生命力不强,只能是“江山代有

12、人才出,各领风骚若干年”。消费型的偶像只能算是青少年生命征途中的匆匆过客。有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可塑期,模仿能力非常强,若及时受到激励、鼓舞、必将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积极上进,对他们的未来起指导作用。爱国情感的激发,民族精神的弘扬也是如此,以榜样的力量来指引他们,可以起到积极的效果。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

13、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中,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着这个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是中华儿女的一种自然而朴素的精神追求,它激励着亿万群众和无数英雄豪杰为祖国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息。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缔造了为世人惊叹的灿烂文明。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它已深深地印在中

14、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世世代代加以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新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当前要着重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自强意识,要高举爱国主义旗

15、帜,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的盛衰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倡导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害祖国统一、危害社会稳定、危害人民团结的行为。弘扬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经受任何风浪考验,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用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奋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祖国的美好未来。第二讲 扬起理想的风帆活动对象:七八九年级活动目标:通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从而扬起共产主义理想的风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活动设计:一、参观活动中共一大会址介绍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

16、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一九六一年,中共“一大”会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幢建于一九二零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是当时出席大会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和他哥哥的寓所。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会议室的布置均恢复了原貌,家具物品是按原样仿制的。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三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也参加了大会,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兴业路 76号,一幢平凡的石库门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