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学习体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74522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声学习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声学习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声学习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声学习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声学习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声学习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学习美声唱法的方法与心得今天,我要谈的是我自己的专业,美声唱法。学习了四年的美声,但对美声唱法的一 些历史了解的还不够深刻,作为一个学习美声唱法的爱好者,应该要多了解且更深刻的了 解美声唱法的历史等知识。美声唱法来源于意大利语“bel canto” 一词,意为优美的歌唱。美声唱法实际上是 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 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的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 的影响。歌剧的产生是美声唱法形成的直接原因,最初的歌剧以阉人代替女声来唱,由女 中音代替男中音来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

2、人的歌唱满 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于是歌唱家们努力探索、钻研、改进自己的唱法,以适 应剧情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谈到美声唱法,大家意识中都觉得这种唱法高不可攀,心里畏惧感,其实美声唱法是 世界公认的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它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考验而经久不衰,日益发展,从 而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世界性。美声唱法于17世纪意大利诞生,其意为优美的歌唱和美丽的歌唱,因此,它不仅是 指一种发声方法,而且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学派,一种演唱体系。美声唱法在欧洲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却只有六七十年的历史,自“五四” 运动以来,大批留学于欧洲的歌唱家,把欧洲的声乐经典

3、带回中国传播艺术的种子,涌现 了一大批优秀歌唱家,为我国美声唱法奠定了声乐基础。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我国声乐家门用他们辛勤的汗水,为祖国争得了多项荣誉,在各 类声乐比赛中频频获奖。美声唱法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它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 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驰、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 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美声唱法的创始人G 卡奇尼在他的新音乐的序言中介绍了这种演唱方法。继而 18世纪的PF 托西、G 曼奇尼、19世纪的F 兰佩蒂、M 加西亚等又著书作了详细 阐述。一,唱法在演唱技术上的特点如下:呼

4、吸 要求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主张胸腹混合式的横膈膜 呼吸法,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良好发声的基础。起音 美声学派把轻松、明亮、准确、圆润的发音,看作是正确发声的关键。是调整 气息及喉头状态以及集中共鸣的最基本的手段,起音分软起音和硬起音两种。良好的起音 应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在良好起音基础上的演唱,可以使声音有弹性、有持久 力、节约声带和体力消耗,延长演唱寿命。声区 声区的统一是美声歌唱训练中的试金石,美声唱法取得声区统一的主要方法 是:强调唱好各声区间的“过渡音”,就是唱上行音阶时,要把前一个声区的最后 3个半 音唱得稍带下一个声区的特征(即虚些、假些、暗些):唱下行

5、音阶时,较高声区的最后 下行的3 个半音,要唱得稍具较低声区的特征(即实些、真些、亮些),这样逐渐的变化 过渡就可避免由于从这一声区到另一声区的突变而产生的破裂音。声音的连贯 是气息流畅和喉头稳定、共鸣良好的反映,又是美声歌唱的旋律线条优 美动人的主要特点。音质、音量 美声学派注重追求圆润、明亮、优美而抒情的音质,它十分重视在一个 单音上渐强渐弱的控制能力的训练,这不仅是训练呼吸控制和音量变化的能力,而且还可 使声音松驰富有弹性,音色有多样变化,以丰富艺术表现力和促使声区的统一,声音的渐 强渐弱主要是依靠气息来控制。用有气息支持的轻声来唱高音也是获得“头声”的良好途 径之一。灵活性 用快速的音

6、阶、琵音、跳音或装饰音练习,或用花腔的华采段来训练歌唱者 声音的弹性和灵活性,是美声学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促进声音松驰而富青春 活力,有利于延长演唱寿命。微颤 歌唱中正常的微颤应是每秒钟 6-7 次,过快或过慢都会破坏声音的连贯或造成 不悦耳的音质,歌唱中微颤的快慢又与歌曲内容及情绪有关,激动时快些,宁静时慢些, 平衡些,它又是一种强有力的艺术表现手段。二,美声唱法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三大点气息的支持,喉咙的打开,声音的安放。1、身体站立的姿态全身前倾,重心放在脚掌的前半部,将人身体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身自然放松, 后半身紧张站立,此时赶到四个部位又微微的力量:一是后脖经部挺立感,二是

7、腰部紧张 感,三是臀部收缩感,四是脚尖站定感。这四个部位的微力感连为一线,称为“四点一线”, 这种四点一线的感觉就是正确的歌唱姿势感觉2,张口练习要求三张:张口、张鼻孔、张(睁)眼睛,张口时喉位自然下方,喉咙自然打开。张 鼻孔、睁眼睛时,鼻咽腔自然打开(即“洞洞”)而站定,从而形成从喉咽腔口咽腔 鼻咽腔的一条畅通无阻的共鸣通道。其整体似惊喜感。张开后,口咽腔要有“噢”的感觉。也就是要有半打哈欠的感觉和状态。要用脑子想 “噢”,而不是咬“噢”,更不能用舌根压。这样想着“噢”,软口盖自然提起,口咽腔自 然打开而稳定。向上张开的同时,要求收小腹,低头闭口时,小腹放下来。这样,张口时收腹,闭口 时松腹的反复练习,锻炼了小腹的灵敏性。所有的动作完成后的一霎那,头顶要有挺拔、提神的感觉3、挺起胸动作动作:两手从胸前开始向头上放打开再放下,这样就使胸很好地挺起来了。注意保持 这种身体提起的状态,在演唱过程的始终。4、吸气的方式体会吸气自然的方式:收小腹,吐出腹内的空气,然后放松小腹,小腹自然复原,感 觉气息自动地被吸入小腹。这种自动的吸气方式就是歌唱的吸气方式。在学习美声唱法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深入了解美声唱法的内涵和特征,努力提高自己 的认知水平,才能真正有可能成为一名成熟优秀的歌唱者。指导教师批阅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