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孩子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74238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怜天下孩子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可怜天下孩子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可怜天下孩子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可怜天下孩子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可怜天下孩子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怜天下孩子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怜天下孩子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怜天下孩子心 今天我们在这里交流一下信息时代我们怎么样做家长,或者说怎么样进行家庭教育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在北京师范大学,我是带着一个家庭教育专业培训班,经常跟家长们打交道,经常听到家长们声泪俱下的这样一种诉说,现在很多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家长们非常着急,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出了问题都是天大的事。所以跟家长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就深深体会到那样一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我也很想跟家长们讲这样一句话,可怜天下孩子心,因为我们孩子跟父母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沟通,所以两代人经常的发生冲突,发生战争,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战争,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战争。那么在这么多年进行家

2、教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就反复体会到一个道理,就是观念决定命运,那么什么是观念呢?我认为先进的观念是浓缩了时代精华的思想。观念不一定非得是什么新词儿,也可以是老话,但是它一定包含了新时代的新道理,观念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和方法,它是一个高层次的东西,知识和方法仅仅能够解决一招一式的具体问题,而观念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说观念决定命运,是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过去不是观念决定命运,过去我们可能是财富决定命运,门第决定命运,后来是出生决定命运,再后来就是学历、学位决定命运,但是今天我要讲是观念决定命运。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比如说一个门栋里住了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夫妻两个都是大学生,养了一个孩子;另外一户

3、人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夫妻两个,他接受了时代的观念,他按照这个观念去改变自己,去教育孩子,也许他的教育效果要比都是大学生的知识分子家庭要教育得更好,结果更好,因为这样的情况我们见过的很多很多。其实在当代社会很多知识分子家庭教不好孩子,大学的老师教不好孩子,这是非常多的,所以我认为不是高学历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关键是不是你的思想方法跟得上这个时代。那么我想说,在信息社会父母最大的责任,就在于你为孩子的教育选择了什么样的观念,我们为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做了很多,但是也许效果并不那么好,也许我们花的那些钱,我们流的那些汗水都起不到你想达到的那个效果,那个目的,

4、为什么?我们就没有从根本上下这个工夫,就是去认识,去选择信息时代正确的教育观念。我认为这个问题比起方法问题,比起教育技巧的问题都要重要得多,所以今天我们专门来讨论这个问题。我认识一个家庭,女孩子小名叫多多,那么在我们办的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训练班上,母亲就带着孩子来了,这个母亲应当说水平是很高的,观念很先进。在我们的研讨会上,这个家长就滔滔不绝地发言,讲她的育儿体会,她的孩子也真的发展非常全面。那么有的家长就有点奇怪了,因为有的家长是带着问题来的,他是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来的,他就问这个多多的妈妈,说好像陈老师讲的问题,你都很明白,甚至你有些方面比陈老师讲得还好,你为什么要来这个培训班呢?多多的妈妈

5、就讲了一句话,她说,我认为并不是要家里出了问题,我们才来抓家庭教育,我觉得没有问题的时候抓家庭教育效果最好,我非常赞同多多的妈妈这样一个看法,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家庭教育不是说,孩子出了问题你才意识到,我们要考虑一下家庭教育的问题了,家庭教育是伴随着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整个一生的事情,是每天每时都在发生的事情,不是要专门去解决一个问题,或者说去补救一个问题,没有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家庭教育。在过去的时代,也许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学校教育就可以了,因为那是一个模具制造、批量生产人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把孩子交给学校,接受学校的塑造,孩子就大致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那么今天仅仅靠这条腿是不够的,为什么?

6、因为时代发展得太快了。我认为学校教育有几件事情做得特别好,是其他的教育形式、教育机构不能替代的:一件事情就是系统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这个学校抓得非常好;第二件事情就是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培养很好;第三件事情,因为学校有一个班集体,那么集体意识的培养,基本的功名道德的培养,学校里抓得都很好。因为我们学校从近代学校体制建立以来,学校教育有了这么几百年的历史,它是一个非常成熟完善的体系,那么它为工业化培养人才,这个功能发挥得很好,但是到了信息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我们现在急需的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学校不能很好地提供。比如说我们现在倡导终生学习,我们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我们倡导即时的学习,像这些东西,

7、这些需求,学校教育作为一个体系,作为一个制度,它还不能提供完备的服务。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依靠家庭教育。实际上自古以来,在中国的教育传统里头,家庭教育的作用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人格养成方面,家庭的作用非常重要。那么我想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家庭教育的功能作用会不断地增强,家庭再一次成为学习的中心,所以我们倡导建立学习型家庭。在学习型家庭里头,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学习者,都是学习上的交流者,大家彼此都是学生,也都是老师。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在信息社会孩子的发展,按照孩子的培养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就是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另外一条腿就是把自己的家庭建设成学习型家庭,让孩子在学习型家庭里头

8、从零岁开始就得到很好的养护和教育。这一条是学习状态决定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决定学习结果。那么这里出现了三个概念,叫做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孩子的学习结果谁关心呢?家长跟老师都关心,孩子考试回来了,爸爸妈妈要问,儿子怎么样,考得怎么样,考多少分,看看,90分,100分。我们很关心学习结果,我们通常对孩子的教育、管教是通过孩子交回来的试卷那个结果展开的。但是我们要问,学习结果是由什么决定的,学习结果是由学习过程决定的,没有好的学习过程,哪来好的学习结果呢?那么谁管学习过程,一般在学校里头是由老师来控制,所以老师在孩子的全面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又是什么决定了学习

9、过程?那么我们认为是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过程,学习状态是什么呢?我打一个比方大家就知道了,比方说上课铃响了,孩子们匆匆地从操场上跑回来了,那么在铃响以前,孩子们还在踢足球,他是带着踢足球那时候的那股兴奋劲,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地跑进教室来。但是我们的学习过程并不管他这一段,我们只管孩子跑进教室,上课铃响以后发生的事情,进了教室你才进入了学习过程,那么这个时候老师才开始负责任,我们并不去问孩子跑进教室以前发生了什么事儿,而那个时候的事情正好是出现了学习状态。那么我想这里特别要强调,孩子的学习状态,对于孩子进入学习过程,以及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取得好的学习结果非常重要,可惜的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我们真的

10、没有人去管学习状态,谁在管学习状态,谁在管上课打铃以前发生的事儿,或者说是孩子们进学校校门以前发生的事,我们都没有去管。但是正好是都没有人去管的那个东西,在孩子的学习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我们家长,就是不要只重视孩子卷面的成绩,卷面的成绩它只是一个结果,影响这个结果的后头有很多很多原因,不能只重果不重因,你要想重因的话,你就得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经常鼓励孩子,激励孩子。那么前两天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来向我咨询一些问题,这个孩子在学习上有一些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些问题,那么家长对孩子非常不满意,当时就在跟我说话的时候,他还忘不了回过头去对着孩子用手指头点点他,你怎么样怎么样

11、,你怎样不听话,怎样不争气。后来这个家长就问我,他说,陈老师,你看,孩子这么一个情况,我怎么办才好。我当时就跟他说,我说,孩子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系统的解决,但是现在我只能给你先出一个最简单的建议,就是把这个指头变成这个指头。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戳戳点点、批评责备、絮絮叨叨变成鼓励、表扬、赏识,就是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首先要赏识孩子,你要热爱他,你要欣赏他。那么在我看来,我们对孩子不仅是一个热爱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要敬重孩子,因为孩子一降生下来,他代表了大自然浓缩的智慧,我们要很敬重孩子。孩子的生命力,孩子的学习能力,常常是我们成人达不到的,而且常常是我们无法想像的,非常

12、惊人,大自然在创造人的时候,所预设下来的所有心灵的窗口在孩子那里都是敞开的,而在成人那里很多窗口都关上了,所以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比我们成人更强,我们叫做文化反哺现象。就是很多在互联网上发生的事情,孩子们做得比我们更好,好像互联网的本质就特别偏爱孩子,无论是作为大自然的精华,还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我们都应当向孩子们学习,用一种赏识的心态来看待孩子,要把食指变成拇指。当然有的家长问了,那是不是我就不需要批评了,那不是这个意思。我讲从食指变成拇指是说我们的育儿观要发生一个根本的改变,批评和表扬是另外一个层次,但是有比它更高的一个层次,就是要赏识孩子

13、,要敬重孩子。有了赏识、敬重这样一个心态,批评也好,表扬也好,孩子都是乐意接受的。其实我觉得说到这儿,我想跟家长们交谈一下,如果要说比家庭教育的效果,比家庭教育的质量的话,我想首先要比家长的眼光,就是究竟孩子在你眼里是什么样的,你眼里那个眼光就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够变成什么样,能够长成什么样。那么现在在我们这里,我们看到孩子的眼光是一种类似于宗教的、虔诚的眼光。因为我们看到的孩子是大自然的精华,是信息时代学习长子,我们是这样来看待孩子的,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心态以后,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就会自然而然地从食指变成了拇指,从食指变成拇指并不是避讳孩子的缺点、问题、甚至是错误,但是我要

14、告诉大家,孩子所有的缺点、问题、错误跟我们成人的缺点、问题、错误不是一个性质,它是成长的缺点,成长的问题,没有缺点,没有问题就不是孩子。所以有的家长他也很爱孩子,但是他只接受孩子的优点,他觉得孩子特别可爱,我就爱孩子,亲得不得了,但是一旦孩子出了问题的时候,他又非常生气,非常愤怒,也就是说他还不能接纳孩子整个人格,而是只接受孩子好玩的部分,开心的部分。孩子小的时候多么可爱,我们每个家长都亲得不得了,但是一旦他长大了,学习不好了,我们就开始生气了,开始絮叨了,开始责备了,我们的心态变得越来越不好,我们原来生孩子的时候是个圆脸,养着养着我们就把自己的脸养成了长脸,脸开始耷拉下来了,我们没有了微笑,

15、我们天天都是生气,生气。有时候我跟家长们交流,我说你想改变孩子吗?最简单的做法是先改变你自己的面部表情,原来都是一个愁眉苦脸的,耷拉的充满了愁容的一张脸,你这张脸就在起作用,孩子一看到这张脸,他就受到一种暗示,我是一个坏孩子,我是一个差孩子,我是一个让家长失望的孩子,我是家长的一块心病,一个包袱,要想改变孩子,先从改变你这张脸开始。孩子们希望看到你这样一张充满笑容的圆脸,改变孩子从改变家长的面部表情开始,把愁容变成笑容。那么在我们组织的训练班上出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在课堂上写了一篇作文,这篇作文我们老师看了以后,大加赞赏,我们觉得写得太棒了,非常棒,我们给孩子以非常高的鼓励和评价,后来

16、这个孩子带着满心的欢喜回去给家长看,他想用这篇作文来证明自己在这个训练班上取得的进步和收获,证明自己的潜力,就在旁边等家长看,家长很耐心地把这个作文看完了,看完了以后,第一句话就是说,这里怎么有几个错别字,孩子就觉得非常地扫兴。那么第二次又来训练班以后,因为我们期待着家长能够给孩子一定的鼓励,那么第二天来了以后,我们就问这孩子怎么样,回家给家长看作文了吗?这个孩子就很无精打采地说,看了,怎么样?家长表扬你了吗?没有,家长说什么了?家长说,这篇作文里还有好几个错别字,还有几个标点符号写错了。那么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道理来,究竟是那个错别字重要,还是孩子写作文的那样一个心态,一个热情重要。其实很多孩子都有写作的天赋,就是因为我们类似这样一个教育方式,我们老是挑毛病的方式,孩子不论写得怎么样,我们都能挑出毛病,哪有挑不出毛病的作文呢,天底下没有挑不出毛病的作文,你拿著名作家的文章你来挑,总是能挑出毛病的,你拿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挑,能挑不出毛病吗,你要想挑毛病,全世界遍地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