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740895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联考高二 化学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需要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第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A甲烷的电子式: B氮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图:C碳12原子: 612C D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2若将15P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了1s22s22p63s23px23py1,则它违背了()A能量守恒原理 B泡利

2、不相容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 D洪特规则3. 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 )A原子 B分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4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的大的是( ) 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5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MB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A族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DX单质的熔点比Y单质的熔点低6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F2Cl2B

3、r2I2B熔点由高到低:RbKNaC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键比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键C在气体单质中,一定有键,可能有键DN2分子中有1个键,2个键8、下列推论正确的( )A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BNH4+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出PH4+也为正四面体结构CCO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NaCl是离子化合物,可推测AlCl3也是离子化合物9下列变化过程中,无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4、 BNaCl晶体溶于水 C干冰升华 DHCl溶于水10下列四种分子中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与三个不同的是( )ACH4BNH3CH2ODBF311. 下列指定微粒个数比不是21的是 ( )A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B13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CNaHSO4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Na2O2固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12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

5、越大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是从ns1 过渡到ns2np6 B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周期表中B到B的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所以统称过渡金属元素14、如图为某晶体的一个晶胞该晶体由A、B、C三种基本粒子组成试根据图示判断,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AA6B8C BA2B4C CA3BC DA3B4C1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在SiO2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小分子CCCl4是以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 D二氯甲烷不

6、存在同分异构体16在半导体生产或灭火剂的使用中,会向空气逸散气体如:NF3、CHClFCF3、C3F8,它们虽是微量的,有些确是强温室气体,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确定NF3分子呈三角锥形BC3F8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CCHClFCF3存在手性异构D第一电离能:NOF17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为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Na+共有6个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18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表,有关的判

7、断正确的是( )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B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不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第卷(非选择题 共 46 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19(11 分)按要求填空:(1) 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原子中有 个电子层, 个能级, 个未成对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区。(2)在下列物质中:N2、H2O、NaOH、MgCl2、C2H4、Na2O2(用序号填空)其中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只含有极性键的是 ;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既含有非极性键又含有极性键的是 ;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3) NN的键能为9

8、42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kJmol-1,通过计算说明N2中的 键更稳定(填“”或“”)。20( 10 分)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C元素是第三周期中无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它的轨道排布式为 ;(4)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5)E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指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数和族序数: 21(13分)X、Y、Z、W、U五种元素

9、,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7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的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W与Y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同,U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其d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1)U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X、Y、Z 可以形成化学式为XYZ的分子该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稀有气体稳定结构,则该分子中Y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3)比较Y和W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4)X与Z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Q的分子构型为 ;(5)U+与Z3形成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阴、阳离子间的核间距为acm与同一个Z3相连的U+有 个,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22(12 分)动手实践:某一位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所示,表中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

11、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锭。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仪器: ,试管,烧杯,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滤纸,火柴等。(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填AF)写出下列实验步骤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结论: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

12、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联考高二 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3456789DDCCDBCBC101112131415161718DCBDCADB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19.(11分)(1)476 d(各1分)(2);(各1分)(3)(2分)20. (10分) (1)N; (2);(3);(4)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5)第四周期、IIIB族(每空各2分)21. (共13分) (1)3d9;(2分) (2)sp;(2分)(3)C;(2分) (4)三角锥形;(2分)(5)6;(2分) 或(3分)22.(共12分)(1)同周期(1分) (2)酒精灯(3)(1分)实验内容实验现象BFACDE(各1分)Na2S + Cl22NaCl + S(2分) 2Na +2H2O 2NaOH + H2(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