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73613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概况4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112.1 项目建设背景1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22.3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132.4 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152.5 项目建设必要性17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203.1 绿色冷冻食品的市场前景203.2 绿色冷冻食品市场现状203.3 项目产品销售预测与出口分析223.4 农产品流通业和物流业现状分析22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运营模式27

2、4.1建设规模与方案274.2 运营模式29第五章 建设条件和场地选择325.1 场地所在地理位置现状325.2 场地建设条件325.3 场地条件比选38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416.1 工程建设方案416.2 工程方案45第七章 总图与公用辅助工程477.1 总图布置477.2经营环境要求507.3 公用辅助工程51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558.1 场址环境条件558.2 项目主要污染源568.3 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568.4 防护措施568.5 项目的设计依据57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589.1 劳动安全保护589.2 消防59第十章 节约能源6110.1设计依据和原则6110.2 冷库节

3、能61第十一章 组织、定员和培训6311.1 企业组织6311.3 生产制度6311.3 劳动定员6311.4 人员培训64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6512.1 建设进度安排原则6512.2 建设进度安排计划65第十三章 工程招投标6713.1招投标依据6713.2招标范围6713.3招标组织形式6713.4招标方式67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814.1 投资估算依据6814.2 投资估算6814.3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73第十五章 财务评价7615.1 概述7615.2 基础数据与参数7615.3 营业收入与成本估算7715.4 盈利能力分析8015.4 偿债能力分析8115.5 财务生

4、存能力分析82第十六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8316.1 概述8317.2盈亏平衡分析8316.3 敏感性分析8416.4 风险分析85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8917.1 可行性研究推荐方案概述8917.2 建议90附表:财务分析表附件: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3、土地使用权证(三本)4、平面布置图 I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1.1.2 项目承担单位承担单位: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廖子河路8号。法人代表:

5、杨忠洲。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等级:甲级。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033122001。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3、商务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委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通知(商改发2004654号);7、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标准(2005年商务部部颁标准);9、湖北省发改委颁发的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投资项目备案

6、证(登记备案项目编号0000402);11、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2、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冷链物流工程项目申报材料及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1.4 研究工作的范围根据上述文件和有关资料,经过本院调查研究,本报告将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其范围如下:1、项目的背景与发展概况2、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3、拟建规模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4、建设条件分析5、工程技术方案6、环境保护、消防及工业卫生7、劳动组织及人员培训8、项目实施进度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财务分析及还贷能力测算

7、11、不确定性分析1.1.5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专门组织人员对两湖平原(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湖北、湖南及全国各地冷冻蔬菜的加工,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调研,特别是对反季节蔬菜、水果和冷冻食品销售体系和规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了促进两湖地区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水平,特别是提升两湖地区食品的品质从无公害食品到绿色食品最终到有机食品的转化,优化目前农药残留较低、劳动力富足等与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发挥综合效益。根据该公司从事农产品交易的优势和荆州市地区农产品资源优势,荆州市水路、公路、铁路的交通优势,因而,该公司提出了以两湖平原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和储藏基地的

8、设想。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及农业部食品工业“十五”规划和中国共产党十七次代表大会有关农业方面的批示精神,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要解决好“三农”问题,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荆州市及周边地区,甚至两湖的农产品产业和运输业、物流业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提升荆州市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水平,而且将带动和规范长江中游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品的质量水平,同时还会为建立长江中游绿色食品储藏基地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对繁荣地区经济,促使中国中部农产品产业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战略意

9、义。目前,荆州乃至两湖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还比较落后,特别是规范化种植、加工、销售还处于粗放型阶段,需要大的龙头企业加以示范和带动,保障出口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运输损失和交易消耗。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充分地调查资源和市场状况,积极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确定了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项目。该项目属于农业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项目,是我国政府大力扶植和优先发展的产业。绿色冷冻食品项目,对充分地利用了当地资源,有效地组织各个农户或农场的生产,引导农民改善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

10、的积极意义。该项目的实施可调剂农产品的供应,稳定市场,满足城市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目的实施,实行严格的品质控制和质量保证。通过规模生产,提高综合效益,为此,湖北二十一世纪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了该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案,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批准备案。该公司委托我院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地点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冷链物流工程项目拟建设于湖北省荆州市荆沙大道北侧。总占地面积40.73亩。1.2.2 建设规模一、储藏能力1、低温冷冻9000吨。2、高温冷藏8000吨。3、保鲜8000吨。合计:25000吨。二、经

11、营范围各种适宜于冷冻食品、蔬菜、水果等,冷冻产品的研制、开发、技术转让、销售和服务等。三、指导思想本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国内消费、扩大出口的愿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相关法规和拟出口国对冷冻食品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条款规定,采用高科技工艺生产手段,以世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使成为荆州市的绿色冷冻食品基地。四、项目技术来源本项目技术来源为大连三洋公司。五、建筑指标1号冷库(低温库)6649.77m2。地下冷库(保鲜库)6649.77 m2。2号冷库(高温库)4844.31 m2。机房497.06 m2合计:18640.

12、91m2。1.2.3 主要建设条件一、场地概述拟建的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工程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沙大道北侧,项目紧邻荆襄、汉宜高速公路荆州出入口,距荆州中心城区仅3公里,距长江码头约5公里,距新建的荆州火车站仅1.5公里,离沙市飞机场5公里,是荆州市整体城市规划中的“物流商务园区”。荆州市作为两湖平原区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湖北中南部,与周边的宜昌、荆门、潜江、仙桃等距离在100公里以内,与武汉、襄樊、岳阳、常德等在200公里左右。二、交通条件项目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具有公路、铁路、水路联运的良好地理环境。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

13、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川湘鄂经济纽带,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荆州市拥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荆州市现状的公路主骨架由襄(樊)荆(州)高速公路、宜(昌)黄(石)高速公路,207国道,318国道组成。其中襄(樊)荆(州)公路、宜(昌)黄(石)高速公路和207国道和318国道分别在荆州市交汇。沪汉蓉高速铁路将于2009年建成通车,荆沙铁路为焦枝线上的支线铁路,规划将东接岳阳,成为焦枝铁路和京广铁路的联络线。荆州港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港口,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和相关公路技术等级的提高,荆州港

14、的物资贸易量将逐步增加,它将成为长江上又一重要的联系公路主干枢纽的港口。三、主要农产品资源、燃料和动力供应1、主要农产品资源本项目主要交易物质为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水产品、肉食品、禽蛋、副食、土特产品、种子、农资、农机等。两湖平原是湖北、湖南两省粮、棉、油、蔬菜和土特产主要产区。2007年,两湖平原农产品总量4840.77万吨,湖北、湖南两省农产品总量12804.58万吨,本项目设计交易量为两湖平原和湖北、湖南两省2007年产量的6.20%和2.34%。此外,由于荆州市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商贸基础,全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农产品通过两湖平原区域进行集中和分散,目前荆州市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交易规模和影响力的转手流通市场,对周边市场有很强的辐射力和 影响力。项目通过与各地农产品市场打造“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调剂余缺、平抑物价”运营平台,为项目成为我国中部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农产品流通枢纽和物流平台奠定了物质基础。2、能源电力:本项目总装机容量约1500KVA,紧邻荆州市草市变电站,拥有足够的电力资源。目前,荆州市电力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