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732121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B马克思主义是崇高的C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 D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2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A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B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念 C争取实现理想的广泛支持 D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3古人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集中反映的我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2、4将我国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具体化、法律化的规范性文件是()A国防法 B国防教育法 C国家安全法 D反分裂国家法5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的本质属性是()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社会C人的阶级属性D人的经济属性6在人生观的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 D人生意义7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大小的最基本的标准是看他的()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C物质财富 D精神财富8属于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的是() A劳动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风俗习惯的形成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9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的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B社会的经济关系C社会的历史传统D统治阶级的意志10在道德

3、的功能体系中,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C激励功能 D辩护功能11属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的是()A集体主义 B诚实信用C公平正义 D为人民服务12属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原则的是()A集体主义 B诚实信用C公平正义 D为人民服务13法律所具有的、通过授权规范、禁止规范和义务规范为人们提供一种行为模式的作用,指的是法律规范的()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14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这充分体现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基本原则中的() A文明礼让原则 B保障行人权益原则 C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原则 D以人为本、与民方

4、便原则15属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的是()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C爱岗敬业 D奉献社会16下列人员就业,适用劳动法的是() A公务员 B现役军人C农业劳动者 D国有企业职工17在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之前,必须要经历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是() A劳动复议 B劳动调解C劳动仲裁 D当事人协商18婚姻家庭有多重属性,其中作为本质属性的是()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伦理属性 D道德属性19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是() A女不早于18周岁,男不早于20周岁 B女不早于20周岁,男不早于22周岁C女不早于22周岁,男不早于25周岁 D女不早于22周岁,男不早于20周岁20影响法律的因素有许多,但从

5、最终意义上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统治阶级的意志C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是() A工人阶级的意志 B农民阶级的意志C广大人民的意志 D中国共产党的意志22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若干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法律部门是() A宪法 B刑法 C行政法 D民商法23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A民法 B商法 C经济法 D公司法24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法律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其中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C法律适用 D法律执

6、行25对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化认识和反映,根植于一国法治实践之中,反映法治现实,对法治实践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的概念是() A法律传统 B法律文化C民主法治 D法治理念26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的是()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27粮食安全,隶属于的国家安全的范畴是() A政治安全 B经济安全C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28属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国家主席 B中共中央C全国人大

7、D中央军委3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的机构是() A国家主席 B中共中央C全国人大 D国务院3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A国家主席 B中共中央C全国人大 D国务院3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公布法律的机关是() A国家主席 B中共中央C全国人大 D国务院3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34按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是() A犯罪概念 B犯罪体系 C犯罪构成 D犯罪构成要件35能准确反映我国的刑事诉讼起诉模

8、式的是() A公诉模式 B自诉模式C自诉为主公诉为辅模式 D公诉为主自诉为辅模式二、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有()A实现四个现代化B实现共产主义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关于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A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B社会理想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C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应当使个人理想服从于社会理想D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应当使社会理想适应于个人

9、理想3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A理想中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B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和现实可以是完全等同的C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D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4关于爱国主义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B爱国主义是历史、具体的 C爱国主义是人类对自己的国家亘古不变的情感D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5在现阶段,我国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有()A同仇敌忾,抗御外侮B发愤图强,勤劳致富C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6关于当代中国爱

10、国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有()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B爱国主义与爱人民政府具有一致性C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一致性D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7属于人生观的内容的有()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 D人生阅历8关于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有()A它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剥削阶级利益B它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C它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D它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9属于人生价值的内容的有() 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10关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理解

11、,正确的有()A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C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11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D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12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A自我身心的和谐B人与自然的

12、和谐C个人与他人的和谐D个人与社会的和谐13属于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必要举措的有()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1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A人依附于自然,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B人类要繁衍,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道路C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D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1

13、5道德的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下列对道德起源的表述,正确的有()A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B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D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16“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A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B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D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17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是道德的社会作用。下列关于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B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C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D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1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包括() A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C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D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