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礼物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731382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仪休拒收礼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仪休拒收礼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仪休拒收礼物(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半截蜡烛分层教学设计二郎坝小学 杜春艳 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生词,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C层) 2.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C层)过程与方法: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B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感受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A层)教学方法:本课是一个戏剧的剧本,此类课文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中的人物年代又离学生较远。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去理解体验,乃至产生共鸣,教学时可着重组织学生先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对比,从而了解剧本的特点;再通过词句品读,体验感悟文章内容;最后组织学生合作排演,加深对人物形象

2、的理解。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更全面地关注到学困生的学习与能力培养,本课教学采用了“分层教学法”。通过通过多层多样的学习活动和个性作业与评价,达成培养学困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习惯,以及语言品位、语言行为等等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教学思路:1.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对比,了解剧本的特点。2.通过词句品读,体验感悟文章内容。3.组织学生合作排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半截蜡烛 ,这篇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二、初读理解初读剧本,了解戏剧的特点以及朗读注意点。1.学生交流板书,举例说明。2.出示剧本有关知识,归纳说明。小结:剧本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

3、时间、地点和人物,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动等,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语气、动作等,以上是舞台说明。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朗读只读对话,提示要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三、学习生字,理解词语1.小组领学生字,理解生词“厄运 、摇曳、镇定 、从容 、厉声 、 ”,注意多音字“重”。(让学困生读词语,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2.想想这个戏剧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主要内容并板书主要情节。 四、细读剧本,深入理解1.提出你认为最有价值或最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 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说保住了蜡烛就是保住就是保住生命?围绕以上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圈画重点词语,通过朗读、

4、品味,体会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1)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A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B.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2)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3)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A.圈画重点词。引读。 B.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5、?。 (3).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3、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五、分角色朗读课文1.把握人物形象。2.要求:把自己当成文中的角色,深入领会人物的神

6、态、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的神态、语气,刻画出人物的形象。3、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关注语文学困生)3、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六、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

7、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七、排演剧本,加深体会点拨:戏要演得好,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剧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等都隐藏在对话之中。所以,为了演得逼真,要请你认真去读人物对话,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反复朗读体验他的内心活动。 1.小组试演,师生共评,随机指导。 2.各小组分角色表演。3.登台亮相,欣赏评议。七、作业自助餐学了剧本,你有什么想法?1.根据以前学过的课文写剧本或自编剧本。(特别注意什么?写清舞台说明、人物语言

8、要鲜明。)2.排演课本剧。3.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故事读一读。 教学反思:“分层教学法”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通过多层多样的学习活动和个性作业与评价,使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品德意志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果上。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更全面地关注到学困生的学习与能力培养,本课教学采用了“分层教学法”。通过通过多层多样的学习活动和个性作业与评价,达成培养学困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习惯,以及语言品位、语言行为等等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半截蜡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人教育出版社出版五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生动地记述了第二次

9、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可分为四段。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地相当细腻。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玄。,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戏剧的特点。 根据教材特点,我进行了以下设计。一、针对个性学生分层分层教学是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均有所获的原则指导下,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体现了教育的机会均等、个体需要,有利于学困生的主动发展。对于激发学困生兴趣,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

10、学习积极性,促使学困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奏效的,C层次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适合于学困生。 二、针对阅读教学分层1.目标分层: A、B、C三层教学目标。其中C层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做到下要保底,不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这正是适合学困生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拉着走、推着走为主动走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2.备课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有不同的要求。如在确定半截蜡烛的教学目标时, C层的学

11、困生只要求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清理文章思路;熟读剧本、排演剧本,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A层学生则进一步要求分析理解表述课文的中心;品读文章中重点的片段,品味其语言文字的严谨。B层:培养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感悟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3.教法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效率不同,课堂容量也不能要求一样;学困生的认识、理解能力较弱,在课堂提问、重点句子讲解、巩固练习上也都相应地降低了要求。三、针对实效作业分层作业有三个层面的功能:一是检查和巩固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二是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重在创新情景和思维过程;三是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目的在于促进全面的发展,重在体验和实践。第一层面的作业是针对学困生设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