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73105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八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八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八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八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八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八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八年级语文半期考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期中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1、请根据语境和拼音,在下列语段括号处填上合适的汉字(4分)课文中的一个个坚毅形象总是不断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有在凛li( )的天宇下旋转升腾的雨的精魂;有在苍mng( )的大海上高傲飞翔的敏感精灵;有那忍r( )负重却不乏刚气的胡适之母;还有那受尽盲聋折磨却仍能o( )游在美妙梦境中的奇女子海伦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粗制烂造 抑扬顿挫 翻来复去 藏污纳垢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颌首低眉 诚慌诚恐错别字改正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B入夜,亮化扩建

2、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4、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人的一组句子是( )(2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吧, 。 把寂寞留给自己 把芬芳献给他人 以苦心孕育未来 以宽阔拥抱生活A B C D. 5、填空(8分)(1)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 !(2)诗显精神,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表

3、达自己的乐观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 ,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 , 的美好祝愿。(3)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你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的友谊:海内存知己,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名著阅读我现在已经看完了这只潜水艇前头的整个部分,从船中心到船前头,前半部的正确区分如下:长五米的餐厅,一扇隔板,即不能让水渗入的隔板,把它跟图书室隔开;长五米的图书室;长十米的大客厅,第二扇隔板把它跟船长的房间隔开;长五米的船长室;长两米半的我的房间;最后是长七米半的储藏空气的密室,它紧贴着船头。前半部全长是三十五米。防水隔板都开有门

4、,橡胶闭塞器把门关得紧紧的,即使有个把漏洞,也可以保它的安全。作品中的“我”和“船长”是哪两个人物 这艘潜艇的名字是什么?由谁设计的? 7、综合性学习(4分)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融入这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班上举行“献给母亲的歌”的主题晚会,你会唱一首什么歌曲。(1分) 请写一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格言、诗句。(1分)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给自己的母亲发一条短信,说出自己对母亲祝福的话,要求语言简练、得体,富有创意。(2分) 二、阅读理解

5、(一)(7分)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

6、,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文中A段处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谈谈这样写的好处。(2分) _ _ _ _ _ _ _ _ _ _ _ 2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_ _ _ _ _ _ _ _ _ _ _ 3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2分)_ _ _ _ _ _ _ _ _ _ _ (二)(14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

7、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1)造饮辄尽()(2)期在必醉()(3)短褐穿结()(4)晏如()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D、先生志趣

8、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是。(2分)8、全文表现了先生怎样的品质?(2分) (三)阅读一只乌鸦口渴了,完成17-22题。(11分)一只乌鸦口渴了他是听着乌鸦喝水的故事长大的。三岁多的时候,他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他会想问题了。讲完,他问妈妈:为什么乌鸦一下子叼个大石头呀?那样不是一下子就能喝到水了吗?妈妈笑了:傻孩子,旁边只有小石子呀!你看,你爸爸就是我们家的乌鸦,每月都给我们寄钱,就像这小石子,一颗一颗的,攒起来,攒多了,咱们家就

9、有水喝了。那时候,他的爸爸在矿区工作。在他印象里,爸爸的脸总是黑的,像乌鸦。一开始,他听故事很兴奋,越听越精神。听完一个,总缠着妈妈再讲一个。妈妈的故事很有限,妈妈越来越疲于应付。后来,妈妈有了主意。妈妈专讲乌鸦喝水,讲到故事最后,就教他数数,数石子。乌鸦开始叼了,一颗、两颗、三颗数着数着,他仰着小脸儿就睡着了,梦里全是乌鸦,满天飞。再后来,妈妈接到了一个通知。妈妈接到通知急急忙忙地将他寄放在姥姥家,一个人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回来时,妈妈的眼睛肿得像桃子。姥姥说,那是哭的。从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见过爸爸。爸爸走后,妈妈没再嫁人,矿上给妈妈安排了个打扫卫生的活儿,靠每月几百块钱维持生计,供他上学

10、。妈妈成了家里的乌鸦。妈妈的脸也越来越黑,头发却越来越白,像乌鸦,又像白头翁。他长大了。大学毕业,他在爸爸生前工作的矿区参加了工作。本来,妈妈死活不愿让他再干这一行的,但是,现实往往和人想象的不一样。有了工作的他,成了家中的乌鸦。他听过“乌鸦反哺”的故事,他发誓,要让妈妈后半生过上好日子,“喝”上最好喝的“水”。几年后,他当上了副矿长他不满足每月的那点“小石子”,就和别人合伙开了个私人小煤矿。他是大矿副矿长,开个小煤矿,在当地算不得稀罕事儿。他的小矿,除了工人,其他一切所需都可以从大矿调来,他有条件。有人背后偷偷叫他“公私合营”。他以低廉的成本逐渐击败了一个个同行,一跃成为当地首富。他仍不满足

11、,进一步扩展他的“事业”。妈妈现在已经不愁喝不到水,但妈妈的头发比以前更白了,脸则更黑了。妈妈看他整天忙得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就一声接一声地叹气。眼看他的小煤矿规模就要撵上他所在的大矿,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煤矿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致使发生大规模冒顶事故,死亡78人!这件事,成了许多报纸的头条新闻。作为事故第一负责人,他被公安机关拘捕,正赶上国家集中整治私人小煤矿的风口上,他一审被重判死刑。狱中,白发黑脸的妈妈来看他,他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像一只行将就木的老乌鸦。对着话筒,他流着眼泪说:妈,儿不孝,没能让您过几天舒心日子。爸爸死后,您一手把我拉扯大,吃尽了苦头。现在,儿却不能为您尽孝送终了。临走前,儿有个要求,再给儿讲个故事吧。妈妈哭了,流着泪讲了他熟悉的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下来找水喝乌鸦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投进瓶里,水面在慢慢升高。但是乌鸦着急了,它是一只性急的乌鸦。它这会儿渴得厉害,不愿意慢慢地等水涨高。乌鸦飞到别处,拣了一块大石头叼了回来,一下子将大石头投到瓶里。结果,砰的一声,瓶破了,乌鸦一口水都没喝着。听完,他失声痛哭起来,回荡在整个囚室。9、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1分)10、概括文中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2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