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72864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一、考试性质与目的(一)考试性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针对高等学校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实行的一项职业资格认定的制度,对规范高等学校教师任用标准,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是广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广西招生考试院负责实施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考试结果将成为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二)考试目的通过本学科的考试,考查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对学和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把握,对高等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

2、题的能力。同时,促使申请人树立科学的教育心理观,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养。二、命题依据和原则(一)命题依据根据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考试大纲及说明,结合我区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反映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引导考生职前准备,充分发挥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考生学习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养。2科学性原则。符合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遵循考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

3、性;选用素材必须紧密联系高校的生活实际,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试题答案准确、合理。3客观性原则。试题内容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反映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试题的题型、难度比例适当,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考生的学习水平。4基础性原则。重点考查考生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目标分了解、理解、运用三个知识和能力水平层次。杜绝偏题、怪题。5公平性原则。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考生的实际,面向全体考生,避免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民族、性别等背景差异对考生正常答题的影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保证测试的公平。6人文性原则。全面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考

4、生答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在试卷中合理设置相关提示,帮助考生正常发挥,给予考生人文关怀。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水平层次说明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要求由低到高依次是了解水平、理解水平、运用水平三个层次,高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包含低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1. 了解水平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初步认识,记住相关概念的定义、基本理论的内容、教育心理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及相关事实。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说出、识记、比较、简述等。2. 理解水平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

5、或用与原先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阐述所学的内容,能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进行解释、说明或概括。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理解、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判断等。3. 运用水平要求具备运用所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高等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能对教育心理现象进行推断和预测、正确阐释具体教育心理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及影响;学会解读、分析教育心理现象并懂得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使用、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教师篇1.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考点水平层次要求了解理解运用教师职业生涯的内涵与特点理解教

6、师职业生涯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含义,描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包含的内容,能说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知道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说出教师在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所关注的焦点内容。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专长理解专家型教师的概念,描述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专长表现并分析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掌握专家型教师基本的共同点。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规律掌握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并加以运用,能结合自己的情况推导出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所需的条件。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原现象”识记教师职业生涯中“高原现象”的含义和表现。教师自我效能感掌握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分析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7、,能运用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策略。教师职业倦怠掌握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核心成分,分析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外在和内在因素,能运用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的素养与人格考点水平层次要求了解理解运用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理解角色的定义以及角色期待的含义,表达现代社会对教师角色期待赋予的多重内涵。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了解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发展过程,知道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理解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含义,描述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和主要表现,说明社会上常见的几种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的专业知识简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内容。 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解教学反思能力的涵义、教学监

8、控能力的涵义及内容,掌握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常用方法,掌握教育机智的内涵和表现。教师的人格掌握有效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其对学生的影响。3.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考点水平层次要求了解理解运用教师的工作压力知道压力以及教师工作压力的含义,说出压力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简述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原理。教师工作压力下的身心反应知道职业压力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识记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理论。教师的压力源能从社会环境和教师职业本身判断教师的压力源,理解来自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压力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初步运用归因的概念,说明两种不同的归因模式。教师的压力应对掌握压力应对、防御性应对、直接应对的含义

9、,掌握防御性应对和直接应对常用的方法及其在压力预防和压力缓解中的运用。 学 生 篇4.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考点水平层次要求了解理解运用大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了解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知道认知发展的两层含义,简述大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掌握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辩证逻辑思维的内涵,运用大学生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征解决问题。大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教育初步运用促进大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知道自我意识、理想自我、自我统一性的概念,能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整合等新特点及其理论,分析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困惑

10、和问题。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教育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掌握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心理学视角的人生价值观理解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含义,描述人生价值观的结构及其含义,说明人生价值观对行为的导向和调节功能。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标准掌握价值观形成的三个阶段,理解青年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并逐步定型的关键期,运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条件解决问题。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掌握并运用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教育要求。5.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考点水平层次要求了解理解运用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描述大学生学习内容专业性的表现,分析大学生专业学习遇到的常见问题,掌握相应的疏导方法和

11、策略。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知道大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的表现,描述批判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大学生学习结果的超越性说明大学生学习结果超越性的表现。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掌握学习适应的概念,分析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理解专业信任感的内涵,掌握并运用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策略。 6.大学生的个别差异考点水平层次要求了解理解运用智力的含义识记智力的概念,知道智力的核心成分及其最基本的特征。大学生的智力差异掌握大学生智力差异的表现,运用卡特尔的智力理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分析和指导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教育。 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掌握认知方式的概

12、念,能够比较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掌握并运用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优劣势及应注意的事项。人格的含义知道人格的概念及其特点,理解气质和性格的定义,说明性格的心理结构及其含义。 人格的发展差异知道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人格的类型差异了解荣格的人格类型说和艾森克的人格三维类型说,知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掌握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类型及主要表现,分析造成大学生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能使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和策略。学习篇7.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考点水平层次要求了解理解运用学习的定义理解学习的定义,说明学习的基本内涵。学习的类型知道学习的几种有

13、代表性的分类方法,比较学习的不同层次。经典条件作用理解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和行为法则,能够初步运用经典条件作用对有关现象进行分析。操作条件作用比较操作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区别,理解强化的原理,能够初步运用强化的原理塑造学生的行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了解发现学习的定义,知道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的基本涵义。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了解意义学习和“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含义,说出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及心理机制,比较意义学习和发现学习的不同,知道如何根据该理论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论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其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并进行评价,能运用该理论进行有效教学设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掌握该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以及罗杰斯的学习观,运用该理论进行有效教学设计。8.不同类型的学习考点水平层次要求了解理解运用陈述性知识理解陈述性知识的概念,描述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三个环节,说明促进陈述性知识迁移应该注意的问题。程序性知识理解程序性知识的概念;描述自动化技能获得的三个阶段;推测出有效促进自动化基本技能获得的教学措施。学习策略理解学习策略的基本含义以及通用的学习策略,描述SQ3R阅读策略的操作步骤和内容,说明大学生学习策略形成的条件以及学习策略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品德及形成规律理解品德的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