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72863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档案材料题目(中文):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英文):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to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学生姓名: 欧艳芳 学号 10403527 系 部: 外 语 系 专业年级: 英语专业2010级 指导教师(姓名): 王智芝 (职称): 讲 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一)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从理论上看,互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在国外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且在国内教学实践中也有所应用,但其推行范围不广,尤

2、其是在英语教学这一领域内几乎处于空白。从互动学习的角度来研究英语教育问题是语言教学理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作的新的尝试,代表了语言教学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互动学习理论起源于西方,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初中英语教育还不得而知,因此本选题的研究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宗旨,同时也是对互动学习理论的广泛性和适用性的一种检验,有利于理论本身的发展。从实践上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通用语言(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统计,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的,各学科的主要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其将来的竞争力。

3、互动学习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前提,采用互动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英语初学者的互动意识和互动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另外,互动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从一开始就培养英语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能力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对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终生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文献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国外研究动态:(1)社会学互动理论米德(Mead,J.H)是互动理论最有影响的创立者。他的基本思想是:“个人、自我社会均产生持续不断的对话与交往,人类的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即有别于非人类的自觉的意识影响下实现的。米德创造性地构建

4、自我社会关系论,他强调自我是借助于符号的互动产生的,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自我不断涉入宾我(me)、他人(theothers)以及普遍化的他人(thegeneralizedother)。”1937年布鲁默(Blumer)发表了米德思想的社会学意义一文,第一次使用符号互动论,他总结了互动论的三点假设,并由此提出了符号互动论布鲁默之后,互动论又在布朗(Brown H.D)库恩(Kuhn,M.H)卡斯菲尔(Gusfield)等人的努力下得到继承和发展。(2)教育社会学的互动理论教育社会学中的互动理论将研究放在具体的微观的学校情景,主要解释学校特别是课堂中的师生行为,因此,这一理论对课堂师生关系的构成与其

5、互动的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沃勒(Waller,W.w.)最早在其著作ThesoeiologyofTeaehing(教学社会学)中利用冲突理论(conffictthcories),分析了课堂互动的现象,这是对课堂互动最早的社会学分析,通过对课堂互动现象的分析他认为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作用产生的,课堂互动构成了学校的社会结构。(3)师生课堂互动的类型研究英国学者Allwright, R.和Anderson, J.等人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社会体系的观点,把师生课堂互动的类型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三种模式。教师中心式: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目标是把社会文化价值与规范灌输在所有学生的思

6、想观念中,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的角色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的代表,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仅仅作为教师备课时想象的对象。上课时教师通常采用强制性的训导方法,伴以奖励和惩罚行为,协调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行为基本上是被动的,更多地采取顺应被动合作等行为,在这种互动行为类型下,师生之间是控制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中心式: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目标是充分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学生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平等的主体身份与教师互动,教学过程主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知识中心式: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是建立在强调系统知识重要性的

7、基础上,以有效地传授和获得知识,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取得更高资格将来从事理想工作而做准备为目标,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仅仅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在师生课堂互动中,教师仍然享有一定的权威,这种权威源于他们的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资历,他们对学生的控制方式是以实惠性目标为诱惑,如取得好成绩获得高学历文凭等,在这种互动行为类型下,师生关系是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结成的特殊伙伴关系。国内研究动态:我国外语课堂互动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互动教学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八十年代左右才逐渐有了一些关于外语互动的研究出现,而且这些研究的许多主张观点都是对国外文献的翻译。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外语教学逐步得到重视,英语课

8、堂互动也受到了相应的关注,关于外语课堂互动的文章让人眼花缭乱,几乎在每一本有关于教学方法和教育改革的书中对课堂互动都会有所涉及,而且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例如:(1)俆玉娟、李秀英对教学的模式、教学的技巧、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2)王立非、吴康宁对英语教学中的各个步骤进行了细化研究,他们针对语言知识和技能,从具体的实施步骤都进行了分析,包括关于怎样备课,怎样教授语音、语法、单词,从理论上、方法上对怎样进行听、说、读、写等知识的学习,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3)程晓樵、李春、文萍对互动教学的原则进行了介绍,但这些研究仅仅介绍了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原则,基本上属于对于相关文

9、献的综述。(4)海春花、俆玉娟、陆文霞对自己关于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进行了介绍,这些研究主要对研究者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交流互动模式时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描述,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对教学效果进行归纳,最后再介绍了个人的心得体会。(5)王慧、绍丹、韩柄华对自创的互动式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进行了介绍,他们的研究除了对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描述以外,还对于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但是都是用笼统的语言加以概括的,而没有具体的数据作为依据。国内有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区分出了不同的课堂互动类型,著名学者董明认为在英语课堂上,师生同为教学主体,其教学模式应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有机结合。他侧重研究了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

10、的具体形式、影响生生互动活动开展的因素及生生互动模式的教学效果。其中生生互动的具体形式有以教促学(讲座、组织课堂教学等)、研讨会、小组讨论、同桌讨论、自编自演、演讲比赛、辩论赛、互批作业等。本人的见解:国外关于“互动学习”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关于英语互动学习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对英语互动学习的定义大多采用工作定义或采用下定义或采用国外某一学者的定义,并加以完善;或综合多种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界定。由此可见,我国对英语互动学习的研究成果中借鉴的成分依然较高。此外,英语互动学习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研究方法也不够成熟,并且国内相关的研究都是单向互动多,双向互动少,详细介绍中学

11、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文章还比较少,这些都是当前我国英语互动学习理论研究的不足。初中生早已具备互动学习的能力,但由于老师和学生都没有重视培养初中生互动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生的互动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弱,可见培养初中生互动学习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旨在将互动教学法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互动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三)研究内容:本文围绕互动教学展开论述。首先从互动的定义、分类及其理论基础四个方面介绍互动教学理论。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沉默、缺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足。紧接着层层剖析各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分数

12、作为衡量学生的指标、大班教育的不足、学生自由发挥空间不足等。最后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改变老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创造一个无压力的学习环境,采取任务型教学三个方面来解决课堂沉默现象;建立合理的生生互动机制,采取适用于初中教学的方法以解决缺少生生互动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发挥空间,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完善当前教学评价系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解决缺少师生互动的问题。(四)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论文主要采用综合法,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图书馆的资料以及网络资源,大量收集与所写论文题目相关的资料。然后对已有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到思路清晰,最终确定本论

13、文的题目。然后整合已有的数据与资料,系统的分析后写出论文的提纲,草稿与初稿。在和指导老师的沟通帮助下,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本论文。技术路线: 文献阅读产生问题可经思考假想再阅读思考演绎逻辑推理产生新观点即新结论撰写论文可行性分析:首先从客观上来讲,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转变,互动性学习已经成为初中生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内外众多关于互动性学习的研究成果,为本论文提供了广阔的参考和借鉴材料。从主观来讲, 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互动性学习”不断发展,语言实践机会的增加,语言产出质量的提高,积极有效的互动性学习氛围的形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其次,在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校园网阅览

14、方便,给本论文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再次,学校课程开设了相关的教学法理论知识,为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进度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进度安排:2013年12月9日, 接受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研究进度及基本要求;2014年元月10日, 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开题报告;2014年3月9日, 接受论文开题答辩;2014年3月10日, 提交论文提纲;2014年3月10日, 接受系领导组织的早期检查;2014年4月5日, 提交论文第一稿;2014年4月10日, 提交论文第二稿;2014年4月30日, 提交论文定稿;2014年5月, 论文答辩。采取的主要措施:1.认真审读该选题,形

15、成自己对该选题的初步理解。 2. 大量阅读国内外与本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3.学习与选题有关的理论。4.按学校要求和外语系英语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完成论文写作。5.定期.虚心接受指导老师的指导。(六) 主要参考文献1 Allwright, R.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in 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4(5):156-171. 2 Anderson, J. “Is a Communicative Approach Practical for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Pros and Cons”J. System, 1993 (21):19-33.3 Brown, H.D. Teaching by Principle: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 Be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