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728381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1西周的铜器铭文里相关于周王赐臣下“一田”“十田”“卅田”“五十田”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A土地私有制度形成B分封制按等级授田2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个措施(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3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土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

2、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是( )A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B中央集权的增强C女性政治地位的提升D宗法制得到完善4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这表明当时( )A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B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C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D天朝上国观点受到冲击5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

3、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6下面是一段学生日记: 该日记作为个案反映了当时新青年( )A推崇“尊孔复古”思想B要求推翻封建君主专制C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D对传统文化批判有片面性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开始重要的战略转变。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 )A决定发动农民运动B与新的反革命势力作斗争C放弃了攻打城市的目标D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8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能够参考魏、蜀

4、、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理解( )A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B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与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一致D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9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因为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B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C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10从都铎王朝初期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4851603年),国王允许大量资产阶级、新贵族进入下院,下院议席从296个增加到460个,其中城

5、市议席从222个增加到370个,下院势力逐渐扩大,取代上院在议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由此可知当时( )A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C国王联合资产阶级抗衡旧贵族D国王与下院议员的政治取向相同11188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州际贸易法,规定任何客货运输商如果通过特别资费、折扣和返款等手段对同样的运输服务多收或少收运费,即视为不公正的价格歧视,应予以禁止;对违背本法者处以不超过5000美元的罚款。这表明美国( )A国会的立法权扩大B联邦政府禁止自由竞争C州际贸易冲突危及国家安全D联邦政府增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2美国某报纸在2015年3月的报道中称: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等

6、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据此可知,这一报道认为中国()A将丧失自己的黄金储备B积极改善与美国的经济关系C尝试通过亚投行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D将在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13(2016广东广州二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光绪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清政府在直隶、山东、山西等地开始建立农事试验场。这些试验场从美国、日本分别购进了几十种新式农机具,就场试验。但是这些新式农机具使用的还不是机械动力,仍旧是人力和畜力,而且也没有推广到其他地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自19世纪后

7、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私人农业技术研究团体或机构。各级部门经常性举行各种学术会议,讨论方法、交流经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被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到1910年,美国已陆续研发出各种较为先进和复杂的农业机械,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摘编自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19世纪

8、末20世纪初两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农业机械化状况不同的原因。(12分) (3)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5分)14(2016广东广州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1癸卯学制中学课程表(1904年1月颁布,单位:课时周) 表2 壬予癸丑学制男女中学课程表(1912年12月颁布,单位:课时周) 据江山野中国中学课程设置 比较表1、表2,提取两项不同学制下课程设置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5(2016广东广州二模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的同时

9、,正式确立了封藩制。他将自己的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王,让他们率领精兵或驻守边疆,或控制江、淮、河、汉、川等地区,“内资夹辅”。同时规定,在皇帝诸子中,除嫡长子应被立为皇太子外,其余的皇子皆封为亲王;亲王的嫡长子应继承其爵位,其余诸子皆封为郡王,郡王之下又按世系依次封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嫡长予仍袭其爵,其余诸子则称为宗室。皇帝赐予他们一定的庄田、庄佃和奴仆、仪仗、府第等。 明成祖时,有步骤地废革诸藩或大幅度削减他们的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明成祖及以后几代皇帝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所谓“藩禁”。包括宗藩不得预兵事,亦不许预政事,

10、所有宗室均不许入仕做官,不许从事工商业;对王府的建筑格式、规模以及衣冠礼仪等均有繁琐的具体规定,不准逾制。此外,明朝规定给予宗室一定的“岁禄”以维持生计,谓之为“宗禄”。广大宗室不能从事四民之业。随着宗室人口日益繁衍,形成为一个坐食岁禄的寄生阶层。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封藩制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指出明朝政府对封藩制进行了哪些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9分)16(2016广东广州二模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国民革命”一词,最早见于1906年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之军政府宣言。孙中山指出,“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

11、,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孙中山认为,同盟会成立后所从事的活动皆为国民革命运动。 在革命者中再提“国民革命”的是共产党人。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周刊上发表造国论,明确表达了中国的无产阶级要与资产阶级联合进行“国民革命”的思想。文章指出,中国现阶段“决不是哪一个阶级的群众在短期内能够壮大到单独创造国家的程度”,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他认为,“我们造国的程序是:第一步组织国民军;第二步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

12、一切压迫;第三步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政府;第四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开发实业。” 据朱汉国国民革命与北伐 (1)根据材料,说明孙中山为什么将同盟会成立后所从事的活动都称为“国民革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国民革命”思想对革命的影响。(9分)17(2016广东广州二模47)(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联人在1949年成功试爆了他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终结了美国的核垄断;50年代初,美国、苏联相继研制成功氢弹。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大量建造战略性远程导弹,并在70年代大体上达成均衡。双方战略家都支持扩充核武库。他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程序,以百万死亡人数为单位来计算两个超级大

13、国之间的核战争将可能造成的伤亡,并评估威慑和反威慑以及“第一次打击”和“反击”会对其中一国发动和承受核战争的能力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力量的均衡被说成是“恐怖的均衡”;专家们在谈论着“相互确保摧毁”。威慑是被接受的方案。 许多人指出,靠建造巨大的核武器来防止战争是危险的、荒唐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西方甚至有人呼吁继续单方面解除军备。另外也有人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军备,就可能屈服于别国的核讹诈之下。 摘编自美国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当时美苏力量的均衡被说成是“恐怖的均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恐怖的均衡”的影响。(9分)18(2016广东

14、广州二模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爱新觉罗善耆,被西方报刊称为“最具有自由思想的亲王”。光绪三十三年(1907) 五月,善耆任民政部尚书,开始掌握民政大权,成为满清贵族中具有实权的开明派人物。 善耆对报纸、著作权、出版权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制定了一些律令条文,如报律著作权律出版律,对报馆和报纸的一些事项作了重要的规定,要求报纸不得登载诋毁宫廷、淆乱国体、妨碍治安、败坏风俗等方面内容。善耆认识到自治的重要性,觉得“立宪之根本基于地方自治,而地方自治之根本特人民之有自治智识”,并致力于筹备自治事务。他着手组建京师地方议事会董事会。宣统三年(1911),在京城投票选举京师董事会成员。另外,善耆在京师市政建设方面还做了不少实际工作。他为京城架设了第一批电话线路,并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大戏园子、旅店、商店装上了电话;他积极推广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