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72351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庄浪县职教中心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 3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提咼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同21世纪现代养殖业经济要求相适应,为农村发展、 农业进步、农民增收服务,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养殖业第一线的 畜禽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人员。(二)业务范围各级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养殖专 业户、自主创办的养殖实体等岗位的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工作。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人才规格(一)知识结构1. 文化基础知识掌握

2、语文、数学、英语、化学、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为继续学习和提 高打下扎实的基础。2. 专业通用基础知识通过专业通用模块的学习,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畜禽繁殖与改良、养殖 场的环境卫生与控制、畜禽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加工的基本知识3. 不同专门化方向专业知识根据培养方向和目标的不同及岗位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禽的生产与经营、 猪的生产与经营、牛的生产与经营、羊的生产与经营的专业知识。由于专门化 方向的不同,在掌握以上知识时,可以有所侧重。4. 专业技能和公益劳动知识通过综合实习和集中劳动,使学生掌握在养殖生产岗位运用专业技能所需 的常规知识和进行公益劳动的知识,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5. 补

3、充知识通过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 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知识。(二 ) 能力结构能力结构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的以养殖专业技能为主的能力构成。 这个能力构成是为养殖行业岗位 (群)服务的,既要体现其综合素质又要体现鲜 明的职业特点,综合建立其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结构, 使其具有对所接触的事物能准确接受、迅速作出反应、组织实施和评价总结的 能力。主要的能力表现在: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职业行为能力;畜禽养殖技术应用的能力;畜禽疫病防疫的能力;专业技术推广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使

4、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三 ) 人才规格1. 政治思想素质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 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行,具有敬业精神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对所学习的养殖专业生产实际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 解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的基本状况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2. 文化素质较好地掌握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化学等文化课的基础知 识,为形成创新能力和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为踏上教育立交桥建 立基本条件。英语要达到基本口语应用的能力,

5、对计算机的应用要具有当前主 要的中文字表处理能力和使用网络的能力。3. 专业素质掌握从事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 ( 群)所设置的各教学模块的基本理论知识和 过硬的技能,具有对应职业岗位 (群)所需要的综合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职业 岗位技能达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农业部颁布的本专业相应工种中级工的标准。4. 身体与心理素质坚持两操一课,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良好的体质与体能;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善于与他人合作;具有竞争的心理、权利与义务的心理、 战胜困难的心理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全学程教学周为90周,每周28学时;综合实习

6、16周,集中劳动4周, 每周30学时。课程设置分三部分,总学时为 3 000学时。第一部分:文化课,1200学时,占总学时的40%。第二部分:专业课,1350学时,占总学时的45%。其中,专业通用模块 470学时,专门化方向模块400学时,综合实习480学时。第三部分:选修课,450学时,占总学时的15%。在毕业考试阶段或之前,学生应取得至少2个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应通过 至少5项专业综合技能考核。(二)文化课设置文化课的设置与教学实施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专业模块教学紧 密结合,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打基础。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既有基础知识的

7、讲授,又要跟踪当前的 实际应用。表1文化课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学时数1德育180(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2)法律基础知识34(3)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72(4)哲学基础知识382语文2303数学2004英语2405化学906计算机应用基础1207体育与健康140合计1 200(三)专业课设置1. 专业通用模块本模块是养殖专业及其不同专门化方向的必修内容,共设5门课程,总教学时数为470学时。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不同的专门化方向对专业通用 模块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见表2)。表2专业通用模块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单元学时数编号名称单兀学时课程学时1畜禽营养与饲料8-1田禽吕

8、养基础301008-2饲料及其加工利用208-3饲料的常规分析308-4饲料的配合202畜禽繁殖与改良9-1畜禽遗传基础101409-2杂交改良方法309-3畜禽生殖系统109-4生殖激素609-5家畜繁殖技术109-6家禽繁殖技术203养殖场环境 卫生与控制10-1气象因素与畜禽的关系105010-2畜舍卫生与控制2010-3土壤、饲料及饮水卫生1010-4养殖场设置与环境保护104畜禽疫病防治11-1传染和免疫原理6012011-2免疫计划制定2011-3疫病防治措施405畜产品加工12-1肉类加工技术206012-2蛋品加工技术1012-3乳品加工技术1012-4肉、蛋、乳的卫生检验20

9、合计4702. 专业方向模块本模块由主干专业模块和3个专门化方向模块构成。主干专业模块设置禽的生产与经营、猪的生产与经营、牛的生产与经营、羊的生产与经营4门课程, 是养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也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3)。根据对应 职业岗位的不同,同时提出养禽、养猪和养牛3个专门化方向模块。这几个模块可相互替换,课时数均为400学时,各学校在实际组织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 况选用主干专业模块或其他专门化方向模块 (见表4、表5和表6)。表3主干专业模块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单元学时数编号名称单兀学时课程学时1禽的生产与经营13-1禽的解剖生理特点1014013-2蛋鸡生产5013-3

10、肉鸡生产1013-4其他禽类生产1013-5主要禽病防治4013-6养鸡场经营与管理202猪的生产与经营14-1猪的解剖生理特点2011014-2养猪生产技术4014-3主要猪病防治3014-4养猪场经营与管理203牛的生产与经营15-1反刍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2011015-2乳用牛生产技术3015-3肉用牛生产技术1015-4主要牛病防治3015-5养牛场经营与管理204羊的生产与经营16-1绵羊生产技术204016-2山羊生产技术1016-3主要羊病防治10合计400表4养禽专门化方向模块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学时数1家禽的生产与管理1502家禽疫病诊断与防治1503养鸡场经营与管

11、理100合计400表5养猪专门化方向模块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学时数1猪的生产与管理1502猪疫病诊断与防治1503养猪场经营与管理100合计400表6养牛专门化方向模块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学时数1牛的生产与管理1502牛疫病诊断与防治1503养牛场经营与管理100合计400(四)选修课设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可由学校选开或学生自选选修课程, 以补充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使其更好地 适应社会的需求。选修课总学时为 450学时表7选修课设置序号选修课程序号选修课程1畜牧兽医实验设计与生物统计9养殖业技术推广2淡水养殖10畜牧业机械3特种

12、动物养殖11种植技术4养蜂12就业与创业指导5养马13专业英语6生物工程14美育7中兽医基础15庭院经济8农村机电16经济合同法(五)各课程教学目标和主要知识及技能1.德育(180学时)(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学时)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 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 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 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 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 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

13、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 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 法律基础知识 (34 学时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 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 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 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 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 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 民。(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72 学时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

14、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 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 政治现象, 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 哲学基础知识 (38 学时 )哲学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 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 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