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动因与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718700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权激励动因与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股权激励动因与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股权激励动因与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股权激励动因与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股权激励动因与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权激励动因与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权激励动因与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权激励动因与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随着股权激励计划在各大企业的广泛实施,其动因以及实施 效果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通过学者对股权激 励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出股权激励的研究现 状,同时并提出新的研究展望。【关键词】股权激励;激励动因;激励效果;文献综述一、引言1999年中国开始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带入国内资 本市场。随着选择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国内外企业越来越多,可 以说股权激励计划已经受到了很高的关注度。文章通过对其研究 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探寻新的研究点。二、国内外研究动态(一)国外研究动态1股权激励动因相关研究Berle and Means (1932)提出在两

2、权分离的背景下,公司所 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出现分歧,而实施股权激励可以缓解利益冲 突,股权激励还使得管理层无需花费高昂的成本费用监督管理层 的行为,从而实现双赢。Smith和 Watts(1982)的研究认为有 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主要是为了股权激励能够达到节税效 果,因此高管想达到少纳税的目的会考虑推出股权激励计划。Murphy (2003)研究发现,对管理者实行股权激励还有助于风 险规避者接受一定的风险,在行权期内只有当行權价格低于股票 价格的时候,管理者才会获得激励报酬,促进管理层接受一定风 险来获得相应的报酬;并且发现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度高,实 施股权激励更加顺利。因为公司研发需要

3、大量的技术人员的支 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招揽外界的人才。而且技术需求创 新较高的公司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很广,从高管到核心技术人员 甚至普通的员工都可以被激励。2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1) 正相关论Jensen and Meckling (1976)发现当管理者拥有公司的一部 分股权时,股东与管理者这种利益的差异就会随之缩小,实现两 者利益的趋同。Christoph Kaserer 与 Benjiamin Moldeenhauer (2012)通过对整个样本分析基础上得出股权激励通过股价变 动可以对公司经营产生积极影响。Tian(2016)实证检验了行业 监管与股权激励对企业风

4、险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随着行业监管 力度的加大,上市公司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而股权激励的实施 能够使风险减少。(2) 负相关论Fama and Jenson (1983)在他们的研究中得出:为了实现 自身利益的大化,当管理层持有股比例占比过大时,就会出现管 理层操控董事会的情况,就会损害到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 Himeberg(1999)在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实证研究中,发现在 均衡企业各种发展因素基础上,这样想尝试由实施股权激励而给 企业带来绩效的作用变得更加微弱,也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 额外利益。Ohad Kadany和Jun Yang (2006)研究发现,管理 层会做出诸如通过操纵报表

5、等手段来提升公司的股价,从而从中 谋利的内部操纵行为,这种私利行为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和 信誉损失。并且这种内部交易操纵的行为的可能性会随着高管手 中股权的增加而增大。(3)不相关理论Demsetz and Lehn(1985)的研究中指出管理者持有的股权 属于内生变量,它主要受公司外部环境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公 司的经营业绩并不随着管理人员持有股份的变动而得到改善。Oyera and Schaefer(2012)发现公司对普通员工实施股权激励 并不会导致企业绩效的提升,反而使企业的成本加高。(二)国内研究动态1股权激励动因相关研究吕长江、张海平(2011)指出实行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管理 层

6、与股东的代理矛盾问题,避免过度投资或者投资不足。郑慧莲、 吕长江等(2011)研究发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 股权激励的推行存在着福利效应,此时这种福利性的激励计划起 不到促进作用。肖淑芳、刘颖、刘洋(2013)指出管理层的权 利对于盈余管理行为有着直接影响,管理层的权利大,使得股权 激励成为管理层“寻租”的可能性大,从而影响到公司价值。李秉 祥和惠祥(2013)研究指出如果企业的高管处于一个年纪较为 年轻的水平,则这个企业会更可能实施股权激励,因为高管年龄 较大,在较短时间内退休则不太可能跳槽,因此企业出于激励年 轻高管的动机,会考虑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何世文(2015)通 过研究将股

7、权激励动因归纳为五个方面:规避委托代理所产生的 问题、防止管理者作出短期行为、促进公司人力资本的升值、提 高员工凝聚力和合理避税。2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1)正相关论王云娇(2015)通过对比激励计划实施前后企业财务绩效和 市场反应发现,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 业绩的提高。崔玉瑶(2018)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认为股权 激励是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的,有助于企业增加价值。袁紫薇, 马书田(2019)利用2012-2017年327家国有上市企业的面板 数据,研究发现,国有混企经营绩效会随着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 的提咼而提咼。(2)负相关论吴育辉等(2010)发现公司实施

8、股权激励,确实会增加其机 会主义行为和短期行为的可能性,将无疑将增加企业代理成本, 不能产生激励作用。崔学刚、周颖(2012)以光明乳业为例, 发现股权激励会导致内部控制人问题,基于高管层特殊的利益格 局,企业通过解锁条件、费用分摊、以及股权的定价等行为,均 在企业制定股权计划之前都有预期,实则可能操纵股价,高价抛 出,为自身牟利损害公司价值。苏冬蔚等(2010)分析得出高 管人员有通过盈余管理提高行权可能性的动机,但而后伴随着企 业经营业绩大幅度下滑现象。(3)不相关论白洁(2013)发现股权激励执行后的绩效提升并不显著,在 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对不同行业刺激效应不同。关明坤、潘海亮 (2015

9、)以5%的持股数额比例作为一个维度,发现股权激励实 施与否与企业经营绩效并没有一定联系,同时认为在实施过程中 当持股比例达到一定临界点后,反而会给企业造成不利影响。邹 靖(2016)的研究也指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性影响。三、总结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梳理可知,我国对股权激励的研究比较 迟,股权激励相关的制度政策与法律法规不健全,再加上资本市 场并不完善,使得股权激励研究受到了一定限制。国内外学者普 遍认为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种是降低代 理成本,第二种是为高管谋取私利。针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关 系研究,有的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而有的学 者认为呈负相关或者不相关,学者们无法形成统一的结论。近期 关于股权激励的文献开始关注股权激励导致的盈余管理问题,认 为股权激励计划可以诱导盈余管理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