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716991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龙 岩 卷 烟 厂 企 业 标 准QJ/JS0001-2003(A版)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归口部门计算机中心起草人黄珍美 张宏铭审核人林 郁批准人林荣欣龙岩卷烟厂2003-09-01发布 2003-09-01实施 龙 岩 卷 烟 厂 企 业 标 准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 QJ/JS0001-2003A/02003/09/0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厂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机房管理、软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国际互联网管理、考核等管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全厂的计算机系统管理。2术语与定义计算机信息系统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软件、设备、设施(含网络),按

2、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包括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以及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包括安全防范设施和安全保障机制,以有效降低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预防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系统作案。技术资料指与信息系统有关的技术文件、图表、程序与数据,包括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网络设计方案、软件设计方案、安全设计方案、源代码、系统配置参数、技术数据及相关技术资料。软件资料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工具软件、数据库软件、机器设备的驱动程序、各类应用

3、软件等。计算机机房范围包括中心主机房、备份间、测试间、网络间、电源间和卫星机房等。计算机设备指微机、服务器、小型机、打印机、网络设备及其他相关计算机外设等。3职责计算机中心1负责全厂计算机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管理;负责全厂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标准、接口、协议的规范选用制定;进行技术开发及技术和质量把关。2负责指导、监督、协调全厂计算机安全工作,并对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对需要入网的新购计算机实施联网,并完成联网计算机的参数设置和环境配置。各科室车间负责制定内部计算机使用规定和办法,计算机使用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由专人负责。4控制要求4.1安全管理工作方针与原则1指导方针是“预防

4、为主,安全第一,依法办事,综合治理”,“预防为主”是计算机系统安全工作的基本方针;2主要任务是:制定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广泛开展计算机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计算机系统安全检查,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3计算机安全管理部门应接受国家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4计算机系统安全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 QJ/JS0001-2003 A/02003/09/01系统安全要求1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联网计算机的系统配置、硬件配置参数设置、网络线路和其他网络部件的状况,如设备维修、场地施工、办公室变动以及其它原因需要移动、拆卸联网计算机及各种网络部件,应及时通知计算机中心,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进行;2严

5、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各类电气设备,大功率电气设备不能使用由UPS供电的电源线路,以防止火灾事故和烧坏用电设备事故的发生;3计算机中心硬件及网络人员,负责监督全厂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情况;4重要业务系统具有安全恢复机制和应急措施;5重要业务系统的日常运行信息、数据必须建立详细备份系统,并对备份介质按国家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保管;6各联网计算机操作人员应按照各自系统的使用说明在授权范围内规范操作、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和个人资源。严禁擅自利用别人的密码登录操作,严禁通过其他手段直接登录到服务器上进行操作;7重要岗位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必须分级设立口令与操作密码;8系统管理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必须与应用系统操作

6、分离;9操作人员上机操作,必须以自己的用户名、口令进入系统,严格保管好各自的用户名、口令,并不定期更换口令。不得向非本系统操作人员提供各自或他人的用户名、口令及数据信息。病毒防范1计算机中心应认真做好负责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每台计算机上必须加载防病毒软件,应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病毒立即通知计算机中心,并清除病毒;2应采用国家许可的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3新系统安装前应进行病毒例行检测;4经远程通信传递的程序或数据,必须经过计算机中心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5外来计算机必须经过计算机中心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入网操作;6不得使用与业务无关的外来软盘、光盘等外来软件、对确需进

7、入计算机的所有软件资源,必须先经计算机中心检测,确认无病毒后, 方可上机使用,严禁使用盗版软件;7严禁将计算机作为娱乐工具进行游戏活动,以免影响工作、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和带来计算机病毒。技术资料及科技书籍管理1涉密技术文档资料的保管、使用、外借等严格按保密法及上级保密委的文件和要求进行;2存放技术文档资料场所必须是安全场所,为使技术档案得以安全保管,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切实遵守保密制度,做好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QJ/JS0001-2003 A/02003/09/013对技术文档资料要分类保管,内部技术文档资料应设专人保管,普通技术文档资料要妥善保管;4对通讯和网络参数、主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开

8、发资料及其程序等主要技术文档应确定密级,按规定严格保管;5系统平台软件、网管软件、网络参数文档、杀毒软件及相关文档应由专人管理6各专门应用软件及相关技术资料经管理人员造册登记后,项目分管人员可以借阅,如需拷贝复制,需经计算机中心领导同意,方可复制;7软件升级换版后,原版软件应归档保存; 9对参与信息系统设计的外部人员,实行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10科技书籍及技术资料实行借阅制度,借阅者应及时还借阅资料;借阅重要的文档资料须经部门领导批准,技术文档资料一般不对外借出;年终应对技术资料进行清查、管理、归档。计算机技术文档资料及图书资料由专人负责保管;11计算机技术人员应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意识,严禁

9、随意乱扔电子文档资料,带有密级性质的软盘、光盘和其他资料需处理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12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涉密文档资料,若确需提供,则必须请示计算机中心领导及有关部门,必要时需报厂领导批准。4.2机房管理机房环境1机房的操作间与设备间应作分隔,应有良好的人机工作环境,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2机房宜安装独立空调设备;3机房应有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磁、防鼠等设施;4机房应配置备用应急照明装置和专用消防设备;5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机房;非机房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主机房;外来人员经许可,也必须在计算机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入;6严禁带易燃、易爆、强磁物品及其

10、它与机房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7机房内严禁用餐、吸烟、吐痰、乱扔杂物、会客,应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不许大声喧哗,保持机房安静;中心主机房应定期打扫,以保持机房整洁卫生。操作管理1操作人员任何时候对设备作调整、维修、检测、监控等操作,应及时填写运行日志,对重大事件应特别注明;2对服务器的任何改动,必须填写运行日志,严禁非工作人员操作服务器和使用个人专用计算机直接在服务器上进行拷贝、修改、删除操作;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口令必须由计算机中心专人掌管,并要求定期更换。禁止同一人掌管操作系统口令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口令;4非计算机技术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移动各类设备或随意移动设备连线、电源连接板。QJ/JS0

11、001-2003 A/02003/09/01机房管理人员工作要求1每天上班时检查服务器、网络设备及UPS的工作情况,确认网络是否通畅;检查安全保障设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服务器上资源占用情况、及时清理碎片及一些无用的文件;做好重要数据的分类备份归档;2每天对系统进行安全分析,确保系统工作安全、性能稳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随时注意机房内温湿度变化情况,保证机房环境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4应经常检查操作员的权限,各岗位操作权限要严格按岗位职责设置;5机房有异常现象或设备故障应立即按规定进行相应的应急步骤处理,并向有关部门、人员报告,严禁盲目操作。4.3软件系统管理总则开发维护人员与操作

12、人员必须实行岗位分离,开发环境和现场必须与生产环境和现场隔离。软件设计方案、数据结构、加密算法、源代码等技术资料严禁流入生产现场、散失和外泄。LYMIS的软件开发和改进(见流程图)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使用1邮件的使用a)如果邮件是发给所有人的,一律在电子公告栏发布,不要在电子邮箱中传送;b)如果邮件是发给部门的,应选择相应的部门发放;c)如果邮件是发给个人的,应选择相应的人员发放;d)属于厂内正式文件,应在发文管理中发放,不得个人随意发放;2文件发放:属于公文类型的正式文件必须在发文管理进行,只能由综合管理部人员根据发文范围发放给相应的部门;不必发送给不相关部门,以确保文件的保密性;在邮箱

13、中属于公文类的邮件,查看后即可删除,需查询可在发文管理中的公文资料库中进行;3电子公告:属于向全厂发布企业动态、重要事件等(没有形成正式文件的内容)只在电子公告栏公布,不得使用邮件的形式发送。发布电子公告须经部门领导审阅同意,以保持严肃性、真实性。电子公告栏的内容必须填写截至日期,否则一个月自动清除,如要保存的,用户应保存在自己的文档中;4电子论坛:是一个全厂职工自由讨论的舆论阵地,各抒己见,共同研讨大家关心的问题,并通过网络交流学习到新知识。但应注意内容、主题要符合企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禁止发布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QJ/JS0001-2003 A/02003/09/01软

14、件开发和改进流程图:a)由使用部门提出成熟合理的、符合管理要求的开发和改进需求,按功能模块填写LYMIS开发与改进记录表,送交计算机中心。编号方法为:-*-%,表示子系统名称的拼音代码,如财务子系统CW ,*表示年份,如2001年,%表示本子系统改进申请编号,如 01。b)由于新政策出台或管理模式变动等需对应用软件做出较大改动, 应提前通知计算机中心,并由有关部门会同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确定软件开发和改进方案,并填写LYMIS开发与改进记录表。软件开发与改进申请a) 计算机中心软件人员对部门的需求申请提出意见,确定方案和完成时间,报计算机中心领导批准。b)对部门提出的不成熟的改进和开发需求, 计算机中心说明原因后可不受理。开始申请审批a) 软件开发与改进由计算机中心软件开发人员完成。b)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计算机中心软件开发人员完成软件开发任务。c)软件开发人员应深入调查研究,优化软件设计,在确定的时间内完成开发工作。软件开发与改进1各个功能模块开发与改进完成后,由使用部门试运行,如未达到要求,则由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继续完善,直至达到要求为止。2应用软件通过测试后,由计算机中心领导在LYMIS开发与改进记录表上签名批准运行。软件测试为防止意外,保证应用软件破坏后能迅速恢复,应做好应用软件备份工作,并填写软件备份记录表。编号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