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716641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作者:余群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2期摘要:探讨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对策,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从而降低住院老人,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预防措施。老年患者跌倒与生理、疾病、药物、环境、管理等方面因素有关,预防措施不能单一。关键词:跌倒;老年患者;预防管理措施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姿势,自主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老年人跌倒是指意识清楚的老年人非故意性地跌倒在地上。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住院老年患者增多,老年患者由于各种疾病原因影响,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

2、缓 ,住院后环境改变,容易发生意外跌倒。有文献报道,医院内65岁的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达到30%,成为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跌倒不仅会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焦虑,而且跌倒后5%15%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后期寿命会减少10%15%,而且生活质量也会显著下降,约25%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可在6个月内死亡。中国医院协会 2008 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就是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1。因此,预防跌倒的发生,保证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是病房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老年病房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进

3、行综述。1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1.1生理因素 据调查,跌倒病死率随年龄递增,80岁几乎达50%,年龄越大,跌倒危险越高,发生跌倒的比例也越高2-3。老年人视觉、听觉等功能减退,不容易看到或者听到有关跌倒的警告信号,老化过程中肌肉张力及强度减弱,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运动范围缩小,导致老年人肢体协调能力下降,身体姿势平衡控制能力降低 ,行动不灵活。同时,老年人神经传导减慢,中枢反应时间延长,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规避危险,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导致平衡功能失调,而使跌倒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另外有调查发现,女性跌倒的概率约为男性的2倍,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

4、性骨质增生有关。1.2疾病因素 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功能协调一致才能保证人体姿势稳定,如果受到扰乱,会破坏机体内在稳定性 ,从而诱发跌倒。例如:患者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均会出现头晕、体力下降现象造成跌倒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往往影响肌张力 、反应时间、平衡和协同运动等能力造成跌倒;肾病及肿瘤患者因长期疾病消耗,营养物质大量丢失,导致身体虚弱容易引起跌倒。1.3药物因素 在我国,老年患者经常服药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且缺少医生关于用药方法的正确指导和对药物的评估,随意性很大4。很多药物(镇静 、催眠、抗焦虑 、抗抑郁药 、降压药等)可影响人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

5、面,使跌倒危险性增加。覃朝晖和于普林调查发现 ,降糖药和精神类药物与老年患者跌倒有关,其中精神类药物的危险性更大;相对于某一种药物的作用而言 ,服用多种药物导致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性最高。1.4环境因素 据报道,65岁的老年患者发生跌倒 (跌倒率为 51%)与环境因素有关,以医院硬件设施不完善为主。例如:楼梯不规则,病房内光线不足、且地面防滑度不好,卫生间、开水间地面潮湿,病床单元周围、走廊、通道有障碍物,走廊、卫生间无扶手 ,病床高低不适宜 ,无护栏,床旁椅过低,床脚刹车未及时固定 ,呼唤器不易触及等都可能引起跌倒。1.5管理因素 护士缺乏管理经验,对发生跌倒的预见性低,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6、责任心不强,对跌倒风险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住院患者宣传教育和指导不到位;照顾者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认知存在缺陷,尤其在夜间放松对老年患者的照顾,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需要帮助的患者。1.6其它因素 对于跌倒发生的高峰时间,一般认为与患者的活动高峰时间一致。晚间至清晨护理人力相对不足的时间段跌倒发生率明显增高。其次是患者对跌倒风险的认识不足,患者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者是不愿意麻烦家属、护士和护工、对所有事情都勉强为之而造成的跌倒。另外,有研究显示,曾经发生过跌倒的患者,其再次发生医院内跌倒的概率显著增加。2跌倒的预防措施2.1对筛查跌倒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入院后首诊护士

7、根据跌倒危险度评分表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 ,根据评分分值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护理计划。筛查出高危人群,如有晕厥史、严重心律失常、血压不稳、有肢体运动感觉障碍、认知行为受损、不稳定的步态和不平衡的坐姿、年龄65 岁等的患者应明确标识,做好预防跌倒的标识,如在床头挂红色警; 标识等,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 ,协助生活护理,并及时提供生活所需物品,严格并加强床边交接班,增加傍晚和夜间的巡视次数。对住院患者实施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 ,能全面而有效地减少跌倒预防的盲目性和被动性。2.2治疗原发病 配合医师治疗原发病;通过各项辅助检查和监测,了解患者的发病规律 ,加强巡视并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护理计划;对于

8、老年痴呆患者要着重做好陪护人员的宣教,加强其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对于多种疾病并存患者更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降低跌倒风险。2.3用药的观察与护理 对应用镇静催眠药物患者,嘱其上床睡觉前提前排便,以免用药后引起肌无力而跌倒,同时加好床档,并加强巡视患者夜间的睡眠情况,将呼叫铃置于床头;对长期使用利尿剂的患者,应严密监测电解质情况,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加强夜间巡视,增加陪护人员;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根据药效的长短及进食时间准确注射胰岛素。对于饮食不规律的患者,要每天监测血糖水平,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告知患者随身携带糖块,以备低血糖时急用。根据血糖水平按医嘱合理调整用药剂量,不随意增减

9、药物剂量。2.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合理布局 做好基础设施的检查:定期检查轮椅及活动床的刹车是否良好,固定牢固;定期检查照明设施是否良好;确保地面干燥,应用防滑材质的地板。走廊两侧、厕所安装扶手,特别是在意外发生而周围又无人扶时,扶手对于保持身体平衡能起到必要的支持作用。浴室有防滑垫,在门槛的位置注明红色警示标志;病房过道上不要堆积杂物,病房内尽量不用接线板,不得不用时放置在适宜的位置,避免造成对患者走路的障碍。建立适合老年人特定的生活环境,布局合理、安全,入室有充足的照明,避免灯光直射,最好有夜间灯且电源容易触及。2.5加强护士及陪护人员的安全防范管理 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护士是预防患者跌倒工

10、作中最重要的人员。护理人员应向高危患者及陪护人员讲授跌倒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使患者认识到跌倒的危害性。因此,应加强对护士的安全防范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能对跌倒因素进行准确判断,宣教到位,及时去除各种不利因素,教会患者自我防范的技巧;对于陪护人员,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发放跌倒预防手册等方式对陪护人员进行有关跌倒知识宣教 ,帮助其形成正确、系统的风险预防知识系统。加强夜间巡视,增加薄弱时段的人力资源,针对子夜至凌晨为跌倒高发时段,护士应提高工作主动性,及时排除各种隐患。2.6日常生活 多晒太阳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日常生活起居做到3个30 s,醒来30 s再起床;起床30 s再站立;站

11、立30 s再行走5,坐起和直立行走时动作宜缓慢。研究表明:预防跌倒意识越强则预防跌倒行为越好;平时加强体能训练体育锻炼能增强肌力和肌肉的柔韧性,使步态平稳,保持平衡能力,增加灵活性,减少反应时间,是一种简便、安全、迅速有效并被广泛接受的防跌倒的方法。指导患者平时多食含钙丰富、低盐、适量蛋白质、足量维生素C和 K的食物,多喝牛奶,多食粗纤维食物,养成 良好的饮食习惯。3结论住院患者跌倒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医护人员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应从多方面,多渠道全面抓起。给予有效的跌倒预防措施,给患者一个安全的环境,满足患者安全的需要,减少跌倒发生率,从而缩短有效住院日,提高住院老年患者满意度,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参考文献:1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2周玉兰,谢嘉敏,冯晓瑜,等.住院患者跌倒高发时段和地点的分析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 ,2010,8(3):392-400.3王惠芬,李宇红.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A):29 -30.4肖伟丽.我国居民自我药疗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18(2):16-23.5刘琼芳.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7):52-54.编辑/张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