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语文十大差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71483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语文十大差错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语文十大差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语文十大差错(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4年十大语文差错”。在被“揪出”的十个高频差错中,大多数来源于今年各类新闻事件中,包括在明星“污点”事件报道中,常有媒体将“拘留”误为“逮捕”一错。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表示,所评选出的“十大语文差错”,大部分都出现在当年的新闻事件中,且为高频差错。这“十大语文差错”包括:一、“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二、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三、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五、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中用词滞后:“通信”误为“通讯”。

2、六、明星“污点”事件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拘留”误为“逮捕”。七、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数字用法错误: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八、清明纪念活动报道中的常见知识错误:“碑文”误为“墓志铭”。九、影视作品中的常见繁体字使用错误:“松树”误为“鬆树”。 十、文体新闻报道中的用典错误:“折桂”误为“折桂冠”。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韩隽教授表示,新闻报道本该是严谨的,媒体语言更应强化引领功能,有些不该错的错了,必须予以纠正,如“拘留”误为“逮捕”、“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等,这样的错误可能导致读者获取错误信息,甚至对政策误解。此外还有些差错是因为不细致、不规范等造成的。她建议,媒体应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使之透彻理解政策,熟悉相关法律,同时把好关,为广大读者提供严谨准确的新闻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