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707468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范文教师在教案撰写时所体现出的思想观点、内容知识以及传授方法都应该是准确的、科学的、富有效益的。为保证科学性,教师对教材应经历懂、深、融的过程。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

2、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教学例5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X=20 2x=2023x 3x3=603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

3、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7.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8.P5“试一试”指名读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6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

4、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7.P5练一练解方程:X0.2=0.8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四、巩固练习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0.6x=7.2 方程两边应同时x1.5=0.6 方程两边应同时2.化简下列各式8 X8 50+X-40X99 X-1.4+13.P6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0.7=14 0.9x=2.

5、45 76+x=91x9=90 x-54=18 2.1x=0.84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X=20 2x=202 40X=9603x 3x3=603 解:40X40=96040X=2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左边=4024=960,右边=960X=40是原方程的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2教学内容:教科书p7练习一第913题教学目标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

6、,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教学难点: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 x=1 12-Y=4 S+12=4921-blt;24 x=14+78 16+a=27+ba +b=6 b-8=100 X+10 4X=602.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性质一和等式的性质二(1)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25=37 X-23=52 0.7X=3.5X0.5=12 48-X=25 4.8x=20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算理。3.在运算

7、符号,在填数字。(1)X-20=30 (2)5x=2.4解: X=30 解:x=2.4X= x=(3)3.6+X=5.7 (4)4.8x=12解: X=5.7 解:x=4.8X= x=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小结:通过把解方程的过程补充完整,启发学生简化解方程的书写,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二、指导练习1.p7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2.P7第11题:pp列方程求表中的未知数的值学生看懂题意,列方程,解方程3.P7第13题学生口答练习4.出示小黑板判断题(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

8、程。( )(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的用处大吗?四、作业1.P7第10题2.P7第12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题12x=31.2 9.6y=48解:x=31.212 解:y=489.6X=2.6 y=5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3【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

9、能力。【重点难点】1.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

10、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归纳提高】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4.(1)在8,35,96,102

11、,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2)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课堂作业】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后作业】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

12、道吗?”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4【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复习导入】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324 153 345 2460 986 756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1.猜一猜:3的倍数

13、有什么特征?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31=3 32=6 33=934=12 35=15 36=1837=21 38=24 39=27310=30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1221 1551 1881 2442 2772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210 54 216 129 923

14、1 987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3402 5003 1272 2967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提示: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验一验、比一比等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教师在想一想这个环节中要进行适当点拨、引导,这样效果更明显。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最新范文5【教学内容】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9页例1,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